洞庭湖区地方高校服务生态经济区建设研究

2020-06-08 09:23李立辉
武陵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湖区洞庭湖经济区

李立辉,刘 珊

(湖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2014年4月14日,国务院批复,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洞庭湖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该战略不仅是进一步落实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大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对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治理、产业转型发展、旅游开发、空间地理等方面[1][2],关于地方高校的服务作用研究甚少。但高校作为地方“智库”,承担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在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性不可小觑。一方面,高度促进产教融合,是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举措。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要把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作为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需要与地方高校的智力联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和进步要靠科技创新来驱动。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科研支持和人才储备,地方经济的繁荣也能为高校带来优质的资源,二者相辅相成。对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问题,国内学者吴文清、高策、王莉从学科建设角度出发,研究了地方高校高水平学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配性[3]。吴战勇基于国内外的创新经验,探索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协同机制[4]。张萍探讨了地方高校利用自身科研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及方法[5]。吴萍从高校自我定位出发提出了服务区域经济的对策[6]。张作岭[7]、孙继周[8]等一大批学者都就这一个问题贡献了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综上所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第四大板块,湖区地方高校如何服务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产教融合,辅助湖区探索出一条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是摆在湖区和高校面前的现实考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地方高校服务洞庭湖经济建设的现状

目前,湖区各市高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湖区内共有15所地方高校,其中常德市所含高校数量最多,岳阳市招生人数最多。近几年来,湖区高校都在扩大招生,吸引人才,2017年荆州市、岳阳市、益阳市的招生人数都保持了20%左右的增长率,基数较大的常德市增长率也有10%以上。为保证教学,湖区高校也同样重视教师团队的扩张。近三年来,湖区各市的高校专任教师数也保持着2%到5%的增长。在湖区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下,为服务湖区社会发展,洞庭湖区地方高校在以下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注:1.数据来源于各市统计局统计年鉴;2.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还包含长沙市望城区,但由于专属于望城区内的普通高校几乎没有,因此不纳入表内。

(一)扩大校企合作,携手共育人才

湖区地方高校坚持开放合作的办学理念,主动对接行业发展需求,与企业共搭平台,共育人才,校企合作办学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如湖南文理学院先后与常德市人民政府及辖区内的县(市)政府和市政部门合作,与浪潮集团等200余个大中型企业和多个政府部门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不仅提高了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还为企业增创500多亿的经济效益。湖南理工学院先后与企业合作建成科研平台9个,积极与企业共同搭建协同育人平台30余个,与大型国有企业、央企民企等开办“订单班”,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个,开辟了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新局面。湖南城市学院不断与企业开展合作,丰富教育资源,与中核、中铁等300余家知名公司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实习基地协议等,不仅给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也为教学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实践依据。荆州市的长江大学与国内55家大型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160个县级以上政府、地方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是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和湖北省石油学科研究生创新基地。

(二)推进校地合作,并肩共谋发展

地方高校积极参与湖区发展和生态治理,建立了乡村发展研究中心。例如:湖南文理学院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与常德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确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常德市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和文化城市建设。湖南理工学院主动对接地方需求,与地方政府联合成立了屈原文化研究基地等文化研究中心,鼓励教师在当地服务,担任岳阳市人民政府的法律顾问和专家咨询委员,与岳阳市委市政府共建了湖南岳阳乡村发展研究中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地方的实施。

(三)发展优势学科,服务地方发展

为了在高校竞争中脱颖而出,湖区各个地方高校不断寻求优势学科的突破和优秀团队的建立。一方面,高校继续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将外国教育理念与传统培训方式相结合,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更多新的方向。另一方面,现有的研究团队不断增强实力,各院系不断集中化,努力发展优势学科。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近几年来,学校积极进行学科整合,将原有16个二级学院合并为12个,形成四大学科群,发挥了城市建设学科的优势,积极联系地方规划设计院,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年横向项目进项收入超2亿元。同时,还建立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滨湖镇特色发展研究项目,准确对接洞庭湖部分周边城镇,提出发展建议。再如长江大学,现有石油天然气、绿色农业2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16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在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荆楚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

二、洞庭湖区高校服务生态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洞庭湖区地方高校参与地方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校地、校企合作越来越紧密,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湖区地方高校对于生态经济的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的重点大多还是放在传统农业和制造业等方面。从生态经济区建设角度来看,地方高校服务湖区发展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人才流失,高水平科研人才匮乏

随着就业压力增大,生活和教育成本提高,位于非一线城市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地方高校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校毕业生的流失。据湖南省统计局的数据,以岳阳市为例,《2018年岳阳市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指出,“2018年全市就业后短期内失业情况较多”,大量的毕业生都没有留在本地就业。虽然岳阳市有三个重点发展的千亿级产业(石化、食品、物流),但这三大产业对专业技能要求高,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的岗位很少,劳动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湖区经济发展规划的需求不完全适配,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精准对接湖区企业的岗位需求。二是洞庭湖区长期以来以传统农业为依托,规模较大,但是产出低,收入少,经济效益不佳,而兼具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现代生态农业则由于缺乏科技指导发展乏力,不足以吸引毕业生回乡发展。三是湖区靠近省会城市,由于收入差距等原因,省会城市吸引了大批大学毕业生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寻求发展。

2.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匮乏。原因在于,第一,研究生态经济的投入产出比太低,许多项目都不能很快见到效益,因此愿意研究生态经济的科研人才并不多。第二,位于湖区的几个学校都不是双一流的高校,重点高校往往能够提供更好的科研平台,吸收更多的国家级项目,而普通高校不能。以荆州市为例,2017年,荆州市地方高校的科研项目总数为182项,其中大部分是市级项目,省级项目仅43项,国家级项目仅一项。即使是拿下科研项目较多的岳阳市地方高校,也仅有28项国家级立项。对比双一流的高校,以湖南省某211工程学校为例,2017年该校仅社科类国家级立项基金就有53项。因此,许多有能力的青年教师更愿意留在大城市、重点大学,而不愿在地方高校进行科研工作,导致湖区高校有能力的科研人才十分稀缺。第三,湖区高校的人才吸引政策力度不够,无法吸引到高水平的专业领军人才加入湖区生态经济的发展研究中来,带领湖区科研队伍的壮大。高校科研人员的流失和优秀科研带头人的匮乏使得洞庭湖地方高校缺乏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研究生态经济的科研人员较为稀缺,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科研成果则更加稀少,无法通过学科聚集效应将具有比较优势的科研人员有效整合,产出优秀成果,服务湖区生态产业发展。

(二)生态发展特色学科少,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与高校科研人才流失相对应,随之而来的是高校科研成果少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现有的专业与生态发展关联度较低,不适应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湖区地方高校依托洞庭湖天然的地域优势办学,与生态发展相关的特色优势学科却并不多。随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定位的确立,生态产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湖区高校的专业设置却并没有与时俱进,针对生态发展方向开设的新专业很少。原因在于一些地方高校对于学科设置的自主权很小,需要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的考核批准。同时,这些地方院校也没有足够的师资来培育新兴专业。因此,许多高校的特色学科仍然是美术学、历史学等与生态经济关联甚少的学科,导致现有的科研成果很难运用到生态经济建设中,传统学科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与生态经济的发展不对口。

2.现有科研方向与湖区发展联系不紧密,成果转化率低。湖区内许多地方高校并没有很好地引导师生培养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观念。地方高校保守滞后的科研观念使高校师生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缺乏敏锐的认识。对于湖区来说,生态经济区是一个新生事物,直到20世纪80年代,“生态经济”的概念才被引入中国[9]。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被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以前,湖区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导,以重工业为支撑,因此,有的高校仍然将高污染的化工催化类实验室等作为重点研究实验室,而对于生态产业的开发和生态理念的培养重视不够,这显然与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目标相背离。同时,高校研究成果与湖区经济的“对接”没有完善权威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高校与企业、政府之间没有一套完善的合作机制,制度的不完善和平台的缺乏进一步加剧了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脱节,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落地。

(三)生态管理参与度低,管理人才双向流动机制缺失

生态经济区既需要发展也需要管理,如何将生态治理纳入经济建设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必须解决的难题。洞庭湖区的生态治理主要针对湖区的生态危机。目前,湖区生态危机主要包括湖泊萎缩、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问题,洞庭湖区面积广大,涉及五市,治理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需要治理的问题多且复杂,需要多方面、复合型、能力强的治理队伍[10]。但是湖区留守的青壮年力量却不多,高水平管理人才更是匮乏。面对这些问题,地方高校服务湖区生态管理的不足仍然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

1.校地双向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洞庭湖区地方高校举办校企政合作项目,一方面是为了服务地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反馈学校,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这是两全其美、互利共赢的一大举措。但是,现有的问题是:校地双向流动虽然已经开始,但是这种合作大多停留在技术研究阶段,即通过建立发展研究中心、产学研基地等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并没有深入到人才培养层面。面对湖区治理问题,地方高校没有开设便捷的渠道,接纳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管理人员进入高校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学习,将先进的生态管理方法和知识带回基层,服务湖区生态管理。

2.校地双向人才流动机制不完善。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备受重视。然而,从目前来看,洞庭湖区整体人才队伍仍然存在总量偏低、结构不平衡等不足,以湖区某县为例,该县人口总数量为79万人,但人才比例仅为3%,其中生态治理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人员更是缺乏[11]。地方高校一方面缺乏有力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不了优秀的生态经济高级管理人才带项目、带技术来校挂职发展,助力地方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治理工作。另一方面,现有高校科研人员也缺乏动力积极参与湖区生态管理。参与湖区生态治理工作往往要下到基层县级或者深入企业一线,若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机制,难以调动高校人才积极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

(四)科普宣传不到位,湖区人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的开发模式也付出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洞庭湖区也不例外。1825年至1978年间,洞庭湖湖面萎缩了近60%。湖区污染量大面广,经过多年治理,目前每年湖区废水排放量仍然高达130万吨,化肥农药施用量达170万吨,水质持续变脏变差[12]。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高校并没有充分发挥以知识传播为己任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主动宣传意识不强。高校没有将先进的生态观念宣传科普给湖区人民。现在留守湖区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生产生活中环保意识不强,常常破坏环境而不自知。洞庭湖长期以来采用落后的农耕方式,导致湖区污染日益严重。同时,乱丢乱扔、就地焚烧等落后的垃圾处理方式产生了大量生活垃圾,洞庭湖堤这些随处可见的垃圾堆积物在汛期随水流入湖区,造成湖区污染。而地方高校没有很好地承担起知识传播这一责任,将环保知识及时科普给广大民众。

2.宣传团队建设不够。目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主导产业仍是冶金、石化、建材、造纸等行业[13]。湖区高能耗、重污染造成的重金属工业污染严重破坏了湖区水质和空气质量,且已经影响到了湖区的食品安全。而地方高校缺乏有环境治理方面经验的优秀团队,导致在环境治理和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科研及宣传力量薄弱,无法将先进的环保知识带给广大农村和生产企业。

3.主动宣传动力不足。一是地方政府没有对高校提出生态环保知识传播的要求,也没有面对高校的环保宣传项目。二是对于高校来说,主动进行科普宣传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地方高校精力消耗大,需要费时费力组建宣传团队,还需要寻找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并不确定宣传工作是否能产生效果,湖区人民是否能积极听取建议,因此在没有其他激励机制的条件下,由于回报比太低,很少有高校愿意主动组织科普宣传。

三、洞庭湖地方高校服务生态经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服务,地方高校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在积极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强服务当地经济的能力,实现大学与地方的互利共赢,将洞庭湖打造成为科学发展、工业繁荣、生态宜居的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具体而言,应始终围绕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要求,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人才培养引进方案

人才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洞庭湖区地方高校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学科建设。湖区高校应结合生态经济区的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因校施策。首先,要科学定位,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主动对接洞庭湖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其次,要结合生态经济区发展趋势,依托自身专业人才智力优势,开设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特色学科。最后,提升学科质量,围绕优势领域集中攻关,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学科群体。

2.加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是加强实践教育,强化对人才素养、实践技能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的培养,让培养出来的人才为地方所需。二是加快紧缺人才的培养步伐,增加生态专业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生态产业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具有专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人才,解决生态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三是加强高校与地方的交流与联系,树立校企合作的典范,促进产学研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安排相关实习实践的机会。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了解当地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将人才精准培养、定向输送,尽可能保证人力资源不流失。

3.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高校应当联合地方政府,共同制定整个湖区生态经济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高校要充分发挥地方领军人才的作用,实施创新研究队伍规划,回国留学生就业计划,战略性生态产业人才聚集计划,大力加强政策和经济方面的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优秀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打造生态经济区人才团队。

(二)完善制度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智力支持。优秀的科研成果不仅能使高校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更可以通过成果的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拉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在这一问题上高校应该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1.鼓励科学研究以当地经济为指导、以转型实践为目标。适应当地经济发展趋势是科研成果落地的前提,因此地方高校要通过制度建设鼓励科研队伍开放思想,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有针对性地为生态经济发展服务。要立足洞庭湖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以生态经济发展为导向的产学研创新科研机制,将科学研究与生产第一线相结合,努力促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运用高校前沿先进的生态理念,促进洞庭湖区传统农业工业向高科技生态产业转化,推动湖区产业融合,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湖区经济大发展。

2.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完善校内制度环境,激发校内科研团队服务地方、致力科研的热情,引导高校师生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高校可以适当地采取激励机制,将科研成果转化率纳入科研人员的评价考核体系中,制定相关的政策,调动校内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鼓励科研人员主动科研。同时,全面引入创新机制,优化高校内部创新环境,由创新推动创业。另一方面,高校要努力争取校外制度支持,努力向地方政府、企业宣传科研团队和科研成果,让地方政府和企业对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服务意识产生信心,从而为科研成果落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

3.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平台建设。要努力为科研人员搭建科研“孵化”基地,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建立一批面向地方经济服务的专业化平台,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必要的经济、技术和咨询支持,并寻求一些本地服务项目扎根于平台[14]。

(三)拓宽办学渠道,助力生态治理工作

生态治理机制的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洞庭湖区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在生态体系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完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管理机制,促进湖区科学化、制度化、有效化管理,是当前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地方高校服务湖区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指导下,结合洞庭湖区的具体情况,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视生态经济区管理队伍建设。

1.拓宽办学形式和渠道,为地方培养急需人才。目前,湖区的高校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基础,知识传播范围有限。高校应该开放思维,拓宽渠道,加强地方与高校人才双向培养。一方面,增加开设专业讲座、技术培训等专项课程,为地方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比如开设乡镇长培训班等。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干部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体系中的生态治理能力,有效增强地方生态执法水平,同时还可以反哺学校,加强学校与地方的联系,增强地方对学校专业能力的了解,方便学校成果在当地得到应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要鼓励地方优秀干部进入高校讲学,使高校老师和学生了解地方发展动态和趋势,有助于高校老师树立服务地方的科研思想,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地方需要确定就业方向。同时,支持高校老师在当地挂职,为生态经济区提供治理、观念、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持。

2.强化服务地方的制度化建设。为保障高校技术能力真正合理合规地运用到地方经济建设中,扩大学校的区域影响力,学校应该与地方政府联手建立服务地方经济的系列制度,从条件建设、人员配备、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援助,形成服务地方的强效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和现代管理人才高端嫁接。同时加强对管理人才的激励和奖励制度,支持企业对高校管理人才实施股权奖励和期权激励,鼓励高校人才主动服务地方生态管理。

3.引进环保专家和技术骨干。一方面,高校引进的专业人才可以有效服务地方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这些专家可以作为学科带头人,为高校培养一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科技人才。

(四)组建宣传队伍,服务湖区生态文化建设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是发展“两型”社会的需要,是为了探索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模式。生态文化是构成生态环境的软件,高校成立高素质的生态文明宣传队伍,将宣传生态文化视为己任,将会有力地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健康发展。

1.拓宽宣传渠道,普及生态观念。高校要加强生态理念的普及和教育,促进公众树立生态意识。除了采用集中宣讲、知识宣传、张贴标语等传统宣传形式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通过设立专门的公众号等形式,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观念传播给湖区人民,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体现在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消费之中。加强生态道德的教育和弘扬,能提升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让人们树立起以尊重保护为荣,以污染破坏为耻的荣辱观。

2.建立教育基地,扩大生态宣传。洞庭湖作为天然的生态宝库,不仅有国际著名湿地,而且有众多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等。湖区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然优势,建立教育基地,通过开办教育活动、导览宣讲会等形式,扩大生态文化的宣传,不仅让湖区人民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还要让他们掌握污染防护治理的方法措施。同时,地方高校要向湖区内的中小企业及时宣传排污治污的政策标准,将先进的生态技术和防污治理手段宣传到位,督促企业承担起各自的生态保护责任。此外,还可以组建专门的企业顾问团队,指导企业生态化发展。

3.联合地方政府,转变教学评估方式。地方高校要联合地方政府,转变高校教学评估方式,要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纳入到高校的评估中来,防止形式主义的评估,克服唯论文发表数量的评价方式,更加关注科技推广、地方社会服务等在高校评奖评优时的重要性,激励高校教师和学生主动组建科普宣传队伍,服务地方,把洞庭湖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优秀示范区。

猜你喜欢
湖区洞庭湖经济区
浅谈洞庭湖渔文化(下)
浅谈洞庭湖渔文化(上)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大通湖区河蟹产业发展综述
洞庭湖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A Wherry Good Day Out
生活在湖区
媒体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湖区波尔山羊生态型健康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