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 冲,杨依玲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 130033)
重症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面临极大的生命风险,在ICU治疗期间,其各项指标均可能突发发生变化,任何一个护理细节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常用护理方案有效性相对缺失,针对性不足,虽然强调护理的程序化,但对护理细节重视程度不足,且对护理人员的主观判断依赖性较大,极易出现护理遗漏或差错。临床护理路径是指按照制定的护理路径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包含了多种创新性护理理念。本文将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1月,在我院ICU治疗的6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45~82岁,平均(60.52±4.04)岁,平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为(5.41±1.40)分。对照组33例,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43~81岁,平均(59.79±4.32)岁,平均GCS为(5.43±1.33)分。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预防、环境管理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
(1)入住ICU第1d:评估患者GGS 评分,对低于8分的患者,应采取吸氧、备血、降颅压等处理;对9~12 分的患者,应进行CT 检查,确定颅内有无小出血点、淤血;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2)入住ICU第2~3d:严密监测其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加强体温监控,36.2~37.9 ℃为正常,若超过这个范围则应采取冬眠合剂、冰帽等措施,保护大脑;(3)入住ICU第4~5d:做好眼部护理及口腔护理,对鼻饲、长期昏迷患者,应使用2%~3%硼酸每日进行口腔护理,预防口腔及呼吸道感染;对眼睑不能正常闭合的患者,应涂抹红霉素眼膏,或使用凡士林纱布保护角膜;(4)入住ICU第6~7d:为患者定时翻身、叩背,以预防肺部感染、压疮为主;(5)入住ICU第8d及以上:加强肠内营养支持,尽早留置胃管,选择短肽型肠内营养液均匀泵入,剂量500~1 000 mL。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满意度使用自制调查量表评价,总分100分,分为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合计为总满意率。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2.02±3.33)d,对照组为(18.49±4.05)d,差异明显(t=7.089,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3.93%,对照组为75.76%,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护理理念及模式也逐渐出现,并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开展,其中,临床护理路径就是一种现代医疗及服务理念相结合的新型护理模式,可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在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程序单调、呆板,且与实际状况不符,无法全面满足的各方面护理需求。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其重点在于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开展规范化、全面化护理服务,且按照路径表执行各项护理,可对各环节中的医疗状况进行精准控制,从而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且变化较快,各项指标可能出现突然改变,难以掌控,一般出现护理疏漏或者差错,轻则导致护理无效化,严重甚至可能因护理不当诱发相关并发症,造成患者死亡。同时,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医疗成本也会随之增加,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3.93%,对照组为75.76%,差异明显(P<0.05),表明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