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听“民声”

2020-06-08 02:59
当代贵州 2020年4期
关键词:民声

随着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全面小康建设的大力推进,贵州民生“短板”在不断补齐,一系列民生关切变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易感知、得实惠的民生福祉。

而每年的“十件民生实事”,备受关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贵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之所兴在顺民意。贵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安全、治安等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揪心事,努力为老百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饮水安全 · 龙里

有了水,我们的幸福指数提高了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覃淋

覃淋龙里县湾滩河镇桂花村村民用自来水洗菜。

桂花村坐落在龙里县湾滩河镇盘脚山下。这里群山怀抱,植被丰茂,风景宜人。村脚下有一口古井,此前,全村人都靠着这口井水生活。

近年来,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老人小孩要自己从村脚古井挑水吃,这牵动着在外务工儿女的心。

“不出门找不到钱,出了门又牵挂家人。父母70多了,腿脚不利落,娃娃又才几岁,总担心他们在家挑水时发生意外。”村民王德邦说。

脱贫攻坚、同奔小康,安全饮水问题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为了把农村“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落到实处,龙里县投入30多万元,村民投工投劳修建了桂花村电提人饮工程,建设50立方米的调节池1口,11千瓦电提站1座,铺设管网6933米,让桂花村家家户户都喝上了自来水。

“桂花村农村人饮工程水源取自山脚下离寨子2公里、落差70多米的白岩冲水库,远距离高扬程电提输送到山顶5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再由水池分流进到盘脚家家户户。”桂花村支书王积举说。

王积奎是村里的贫困户,村里为了照顾他就业,让他担任管水员。两年多来,他负责维修水表外供水管线、机电设备和按制度收取水费,认真按照管水制度进行管理,尽职尽责。

王积奎的管理井井有条,桂花村从来没有断过水,2019年他被评为湾滩河镇“优秀管水员”,桂花村村民自治管水模式也成了龙里县推广运用示范点。

脱贫摘帽的村民罗顺权家,自从自来水通到家里面后,不仅买了洗衣机,还增加了太阳能热水器,“有了水,我们的幸福指数提高了!”

罗仕玉今年65岁,从小就生活在桂花村。罗仕玉说:“以前家里用水需要到村子外面的水井去挑,来回4公里,每天需要走5趟才能挑满一天的用量。为了挑水,我这几十年来不知道摔多少跤。”

“现在,政府花钱给村里修建了饮水工程,将山下水库的水输送到家门口,我们也喝上了自来水。”罗仕玉说,用水不再难,家里也修了卫生间,买了洗衣机、热水器,生活是越来越方便了。

饮水安全,乃民生大事。目前,龙里县累计投入资金1.16亿元,建设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18处,巩固提升87个行政村14.5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全县实现了安全饮水100%覆盖。

公路安全 · 雷山

行驶在安全长廊,心里踏实放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王玉林

货车司机姜仕权驾车行驶在山间宽阔安全的公路上,他把一车货物送至雷山县固鲁村后,又继续赶往下一个村寨。

近年来,为打造农村公路安全长廊,雷山县将群众安全出行纳入脱贫攻坚任务统筹落实,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雷山县地质条件复杂,山高坡陡、临崖临水临坎路段多,季节性灾害天气频发。农村道路路窄弯急,容易发生恶性交通事故。

据统计,仅2010至2015年,雷山农村道路发生死伤交通事故就有378起,死亡182人、受伤567人,给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导致涉事群众致贫返贫。

雷山县痛下决心、加大投入,把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作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的重中之重。

“在全县年财政收入仅有3亿多元的情况下,2015至2018年共投入资金近1.5亿元,建设安装防护栏、防撞墙1161.3公里,实现通村以上道路安全设施全覆盖。”雷山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蒙吉茂介绍。

2019年以来,雷山县对农村道路安全防护工程进行“一灯一带一镜一牌”的提档升级建设,涉及全县8个乡镇、86个村寨、101条农村道路建设。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后,目前雷山县未发生一次死亡2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同时,雷山县还推广“零酒驾”示范村经验,预防和减少了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位于雷山县郎德镇的报德村,通过土办法“四个120处罚”,打造“零酒驾”示范村。

“四个120处罚”即凡是损坏交通(道路)公共基础设施和从事非法运营经营的,处罚120斤大米;凡是酒后驾驶车辆和毒驾的,处罚120斤酒;凡是无证驾驶机动车的,处罚120斤肉;凡是违法乘坐超员无牌无证车辆的,处罚120元。

“借助这个土办法,村里没有出现过酒驾行为,遇到节日村民喝点酒,也会相互提醒不开车。”雷山县报德村村主任文旭说。

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纳入《村规民约》,打造“零酒驾”村,实施“路长+网格员”管理机制,雷山县已形成交通安全管理全民参与、全民共治的浓厚氛围。

“开车到各个村寨,道路不仅加宽硬化了,容易发生滑坡的路段也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姜仕权说,公路上安装了指示牌、隔离带、减速带,让司机互相错车更为安全,行驶在“安全长廊”里,心里踏实放心。

城市停车 · 安顺

为老百姓提供快捷便利舒心的停车体验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金秋时 王光莉

位于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整洁明亮,钢架结构的升降停车场内,一辆辆汽车错落有致地停靠在带有固定编号的车架上。

“师傅,帮我取一下车。”2019年12月28日,临近傍晚,在停车场工作人员的操作下,不到一分钟,医生钱坤顺利从停车架上取出了自己的车。

“过去停车很难,自从2019年改造成升降停车场后,真的方便了不少,节约了不少时间!”钱坤说,以前,医院员工开车上班来停车,都要靠抢位置,经常找不到地方停车,现在好多了。

钱坤回忆,在过去近两年时间里,由于医院停车数量十分有限,在节假日,不少就医群众只能将汽车停放在道路两侧,进一步增加了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

变化出现在2019年。在安顺市自然资源局统一规划下,根据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的实际情况,将医院修建立体式升降停车场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3月,医院立体升降停车场建成正式投入使用。

“以前停车场这个位置,只能停几十辆车,现在可以停260辆车,加上地面停车场,一共可停放近300辆车。”停车场工作人员蒋胜中说。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一辆车从最高层到最底层,取车时间大约在1到2分半钟之间。停车场提供24小时人工停车服务,白天有3名服务人员负责3个区域的停车服务,夜间有1名服务人员值班。

不止是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同样位于中心老城区的安顺市武当山片区,也曾面临相似的停车难压力。

2019年以来,为满足新型城镇化试点的交通发展需要,安顺市共建成2680个公共停车位,累计完成投资额2.5818亿元。

市民郭彩说,安顺这座城市不大,过去老百姓从城东到城西也用不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变迁,安顺城市面积日益扩大,经济发展在加快,老百姓生活质量在提高,私家车也越来越多,停车成为一个老难题。

“我们切切实实看到了变化。”郭彩说,医院、学校、商业区、公园等区域兴建了大型地面和地下停车场,不少停车场还通过应用智能化管理、采用车牌识别进出、使用微信支付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为老百姓提供了快捷、便利、舒心的停车体验。

基础教育 · 黔西

再也不用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去上学啦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罗亮亮

2019年12月17日午饭时间,在黔西县第十小学(以下简称黔西十小)读五年级的罗鑫悦和同学们一起,从食堂领取营养午餐回到教室吃饭。

罗鑫悦一家住在黔西县城的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8年5月,她成为黔西十小接收的第一批搬迁学生。“再也不用早起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去上学啦!”

在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锦绣学校建成投用之前,黔西十小承担起了大部分锦绣花都适龄孩子的就学任务,孩子们上学仅需步行10分钟。

校园内,孩子们三五结伴,带上饭盒往返于教室和食堂。“同学们的精神面貌真好啊,充满朝气。”一位家长感叹道。

黔西县第十小学黔西十小组织搬迁学生走进锦绣花都小区,开展“童眼看变迁”采访活动,让同学们亲身感受易地扶贫搬迁为他们带来的变化。

“是啊,但刚开始可不是这样的。”学校语文教师章黔莉说,一些易地扶贫搬迁转入学校的同学刚来时有些不适应,有的不爱说话,怯于与人交往,为了让他们尽快融入新环境,老师同学们做了很多努力。

黔西十小校长赵彤介绍,全校共有2333名学生,其中1011人是易地搬迁来就读的,县里和学校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加大硬件投入满足教学需求;采取城乡学生“一对一”结对子、教师“1+N”包保等措施,加快他们融入新环境。

“老师非常负责任,不仅教娃娃学知识,也关心娃娃的各方面发展。”陈桂香是两个孩子的妈妈,2018年5月,举家从黔西县林泉镇余姚村搬迁至锦绣花都,她告诉记者,孩子转入黔西十小后,性格变得开朗了许多。

锦绣花都是黔西县两个县城安置点之一,是全县集中安置搬迁群众人数最多的安置点,安置搬迁群众4050户17776人,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就学需求2813人。

“安置点内配套的锦绣中心幼儿园已经投入使用,解决了搬迁群众适龄子女540人幼儿园就学需求;而安置点内配套的小学——锦绣学校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装修。”黔西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徐林告诉记者,锦绣学校将在2020年春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

锦绣学校的建设属于2019年“全省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学校建筑面积1.23余万平方米,总投资5301.43万元,办学规模为小学30班1350人,可满足锦绣花都所有小学阶段就学需求。

“锦绣学校建好后,我们将根据目前在黔西十小、金凤小学过渡安置的学生及家长意愿,将搬迁学生转入新校,让他们真正实现家门口上学。”黔西县教育局局长蒋刘恩说。

儿童健康 · 贞丰

给娃娃吃了营养包,身体好得很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罗亮亮

“营养包,营养好,每天吃一包,身体健壮生病少!”2019年12月19日,记者走进贞丰县鲁容乡卫生院妇幼保健室,一张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的宣传海报映入眼帘。

营养包,指的是婴幼儿辅食营养包。

“营养包里含有小宝宝健康成长必需的优质蛋白质、铁、锌、钙等元素和多种维生素,能够预防小宝宝的营养不良和贫血等疾病。”2018年6月起,鲁容乡开始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一有新妈妈出现,乡卫生院妇幼保健负责人黄梅就要向她们宣传营养包的作用。

乡卫生院工作人员和各村村医,曾在乡镇集市、街道集中宣传营养包,但一开始,有小部分家长并不理解。“他们不了解营养包,也不相信有免费的东西,认为免费的东西是不好的。”黄梅告诉记者,为了消除家长的疑虑,全乡村医纷纷上门耐心讲解,并送去营养包。

罗亮亮贞丰县鲁容乡卫生院里摆放的婴幼儿辅食营养包。

在纳翁村卫生室,储物柜里存放着待发放的营养包。村医班克美介绍说,他们村目前有27个适龄娃娃正在服用营养包,“大多数家长都理解配合,少部分需要多花心思”。

班克美回忆说,她曾遇到过一个孩子的奶奶不懂汉语,也拒绝给孩子服用营养包。为了弄清原由,班克美用布依语和老人交流,才得知她的顾虑,原来是因为娃娃肠胃不好,奶奶是担心营养包会让娃娃拉肚子。

经过一番耐心解释和用法讲解,老人才同意给孩子服用营养包。最终,不仅孩子的肠胃好了起来,身体各项指标都越来越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检检测,我们村里娃娃的贫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发育情况也逐渐趋于正常。”班克美说。

跟随村医的脚步,记者来到纳翁村过翁组村民王金家,只见一个小男孩光着脚丫子在家中走动,奶奶正追着孩子给他穿鞋:“娃娃吃了营养包,身体好得很。”

宣传、发放、教授服用方法、体检、提出照料建议……相同的推广场景在全乡医务工作者的推动下不断上演,鲁容乡6—24月龄儿童体质得到了极大改善。

据贞丰县鲁容乡卫生院院长李政介绍,一年半时间内,鲁容乡已累计发放婴幼儿辅食营养包955盒,覆盖全乡6—24月龄贫困儿童170人,目前该年龄段儿童贫血现象有明显改善,免疫力也有一定提高。

就业扶贫 · 锦屏

小俩口一年收入近8 万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覃淋

近日,记者来到锦屏县三江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大公田社区的贵州福鑫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见到正忙着赶制衣服的搬迁妇女杨长兰。

2018年7月,杨长兰一家从钟灵乡搬迁到大公田社区,但她由于没有技能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社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杨长兰通过20天的岗前技能培训,顺利进入贵州福鑫服饰有限公司工作,每个月收入有2000多元。

2019年初,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难题,大公田社区成立了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经常开展入户送就业创业惠民政策、送就业技能培训、送就业岗位等宣传工作,对搬迁户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信息进行核实,建立后续扶持培训就业创业台账。”锦屏县就业局局长郭洪明说,现在大公田社区(含鲤鱼桥社区)共搬迁入住1304户5794人,其中就业创业2507人,易地扶贫搬迁有劳动力家庭均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送岗位、送信息、送技能,对搬迁对象“扶上马,送一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已成为搬迁群众就业创业的平台和桥梁。近年来,锦屏县紧紧围绕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多举措着力推进培训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覃淋在贵州福鑫服饰有限公司里工作的搬迁妇女。

社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定期到搬迁户家里上门入户了解情况,根据县人社部门提供的岗位信息,每年推荐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至少3次以上,每次推荐岗位不少于3个,并登记就业信息。社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会根据企业招聘要求开展针对性劳动技能培训,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激励社会力量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创办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和就业扶贫车间,采取“楼下加工厂,楼上安置房”模式促进就业创业,为易地扶贫搬迁户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提供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保障易地扶贫搬迁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户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目前,锦屏县在7个易地扶贫安置社区各建立1个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配备33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和213名就业信息收集员,引进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签约入驻安置社区,实现就业创业7405人,就业率达86.77%,提供全员培训3384人次。

今年37岁的龙竹香,2017年一家4口从锦屏县敦寨镇九南村搬迁到敦寨镇新城社区安置点。“刚来城里的时候,非常不习惯,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在新城社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龙竹香参加了免费技能培训。后来,她顺利进入到安置点附近的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班,成为一名羽毛球质检员,每月工资近3000元。

“以前种地一年到头只能挣1万多元,现在我和丈夫都在公司上班,两人年总收入近8万元,孩子在社区里的小学读书,生活和以前相比变化很大。”龙竹香说。

住有所安 · 盘州

坐在家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景诗瑶

盘州市保基乡黄兴村,一栋栋黄绿相间的小洋楼沿着公路错落分布,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2019年12月底,记者来到黄兴村。顺着干净的串户路直走,再上几级台阶,就到了苗族村民黄康芬家中。站在自家崭新的房屋前,黄康芬热情地招呼着记者。

黄兴村位于盘州市保基乡,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传统自然村寨。此前,村民房屋多有破损。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圆了村民安居梦。

家住黄兴村马夫坪的黄康芬一家,便是危房改造的受益者。“一开始,村里说我们家符合危房改造项目,可以得到项目补贴资金。但家里还缺少一部分自筹资金,就一直拖着没有参与,直到第三次。”黄康芬说。

第三次是指2017年7月他得到危房改造项目补贴资金3.5万元,自筹近1万元,房子在原址上拆除重建,在2018年春节前完工。

“房子建好以后,我们全家搬进新房过新年,做饭用的是新灶台,吃饭也是热热闹闹的!”

“老房子是我结婚时修建的,从1979年到现在,住了40年。时间长了,木质的主体结构腐朽,一是不方便,二是不安全。”坐在自家的新沙发上,黄康芬说起了旧房历史。

张从文盘州市保基乡黄兴村美如画。

当地流传的俗语“白天风扫地,晚上月照床”,是农村居住木瓦房的真实写照。过去的居住历史,记录着农村生活的贫困。

“老房子透风漏雨,很不保暖,要是遇上下冰雹,还会打烂瓦片,每隔两年时间就要请匠人来修。”说起以前居住危房的感受,黄康芬记忆深刻,“那个时候,竹篱编织的楼板,受常年烧火的影响,经常有楼板上的灰尘被吹到饭菜里。木头腐朽还容易招老鼠,偷油偷米都是常有的事。”

现在,黄康芬心里很踏实:“你看我们坐在家里,门窗一关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老鼠也找不到缝隙进家,打扫卫生更方便了。”

“房子没盖起前,房前屋后都是泥巴路,走路回家要用竹片刮掉鞋上带的泥。房子建起来后,家家户户都通了水泥路,你们走过来脚不沾泥,干干净净。”说起居住新房体验,黄康芬笑意盈盈。

老有所养 · 汇川

养老服务中心就是我的家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覃淋

2020年元旦前,记者走进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有的在庭院里聊天,有的在康复室里锻炼,有的在娱乐室看电视,有的在房间里看报纸,悠然自得。

来自汇川区高坪镇的77岁老人李登贵无儿无女,因脑梗导致半身瘫痪,属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在养老服务中心住了一年半的他,已经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

“我在这住得很好,衣食住行都有保障,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照顾我们,很放心。”李登贵笑呵呵地说。

板桥镇养老服务中心始建于1979年,是一家公办养老机构,经过3次改建,新养老院占地面积6988.5平方米,房间60个,床位120张。每个房间均有独立卫生间,马桶、洗漱台、淋浴等设施一应俱全。目前长期居住特困人员45人,社会化养老7人,季节性养老82人。

“居住在这里的老人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子女赡养、没有劳动能力,其中一半以上的老人患有残疾。为全方位做好医养服务,我们与板桥中心卫生院打通了‘养生长廊’,设置针灸、推拿、理疗等科室,并定时定人巡查,设立医养中心,组织党员队伍开展志愿服务,让老人看病就医更方便。”板桥镇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杨程说。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板桥镇养老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构建了一个养老服务新体系,管理、经营都得到社会的认可。

李显万,今年75岁,家住汇川区板桥镇柏杨村,家庭贫困。1999年,得益于政府的公益养老政策,他来到板桥镇养老服务中心居住,一住就是20年。

在服务中心,李显万每天生活很惬意。食堂供应一日三餐,早餐有哨子粉、饺子、鸡蛋等,中餐晚餐两荤两素一汤,饭菜十分可口。

居住环境方面,李显万更是满意。他和一个老人合住一间,空调、电视、衣柜一应俱全,环境好很舒适,还不用花一分钱。没事的时候就去康复室锻炼,去娱乐室看电视,天气好的时候也和其他老人打打扑克牌。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李显万的身体也出现一些毛病。为了照顾李显万等老人的健康,板桥镇中心医院的医生们每天都来给他们检查身体。“养老服务中心就是我的家,今后,我要加强锻炼,强身健体,争取少生病,不给中心的工作人员添麻烦。”李显万说。

厕所革命 · 碧江

厕所关乎城市形象和民生需求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杨刚

“对像我这样的孕妇,景区厕所设立了‘第三卫生间’,如厕非常顺利,也方便家人陪护,这种近人情、暖人心的设计,真正考虑到了我们游客的需要和感受,这样的服务设施真正做到了人性化!”王璇说。

近日,在铜仁市碧江区九龙洞景区,干净、便利的旅游厕所给湖南游客王璇留下了深刻印象。

顺着景区入口大厅向右行数十米,就到了王璇所说的暖心厕所。整体看去,干净整洁。进入厕所,毫无异味,内墙上贴有景区画册。“第三卫生间”设有婴儿护理台、快速干手机、残疾人专用厕位以及两个高矮不同的洗手池,厕位旁还设有警报器,可以一键呼救。

九龙洞景区入口处主管杨琦告诉记者:“通过改造升级,旅游厕所不仅新增了‘第三卫生间’,环境也更加干净整洁,游客满意度非常高。”

2016年,九龙洞景区曾因厕所整体布局不合理、数量不足、内部环境较差、安全隐患严重等原因,被贵州省旅游部门取消4A级资质。

厕所提升品质后,九龙洞景区再次申报4A级,目前正接受专家评估检查。

在离铜仁古城不远处的锦江河岸,一处新建的旅游厕所格外别致。

厕所的外观设计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像一座小木屋,有中式的柱子和花格橱窗。厕所背面墙上是一幅水墨画,单从背面看,根本不像厕所。

保洁员杨绍树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把每个角落打扫了一遍,这是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他和同事夏菊仙轮班,负责厕所卫生。

厕所内部设施齐全,干净整洁,提供免费厕纸、干手机等,同样设有“第三卫生间”,为老年人和儿童设立专用厕位等。

近年来,碧江区深入推进全域“厕所革命”,着力对农村、城镇、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厕所进行建设、改造、提质。截至目前,共建成城乡公厕129座(包括旅游厕所),其中城市公厕69座、农村公厕60座,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

“小厕所承载大民生,它关乎城市形象,更关乎民生需求。”碧江区文体广电旅游局社文科负责人曹梅说,2019年以来,碧江区已投入“厕所革命”建设资金1848.6万元。

垃圾处理 · 花溪

对垃圾实现真正的环保利用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王光莉

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大致分为4种方式:填埋、焚烧、堆肥和热解。

贵州首个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燕楼镇,由贵阳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建设运营。一年多来,作为贵阳市环保教育示范基地,垃圾焚烧发电厂做到了垃圾环保及再利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占地120亩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我们这里的道路设计一分为二,垃圾运输车不进入厂区正门,从垃圾运输专用道经过地秤称重后直接进入到卸料大厅,将垃圾倒入垃圾坑进行处理。”贵阳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讲解员罗清说,“现在,大众对焚烧技术还不够了解,误认为垃圾焚烧发电厂会产生环境问题,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对垃圾实现了真正的环保利用,厂区打造的是花园式厂房,值班人员都住在这里。”

罗清介绍,发电厂每天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年处理垃圾约40万吨,每年可发电1.5亿千瓦时,相当于4—5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贵阳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花溪垃圾焚烧发电厂全景。

在厂区大门外的LED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污染物排放指数。“垃圾焚烧厂为了配合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都会设置‘装树联’。”贵阳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综合部党群主管王莉说,“‘装’是依法安装自动监控设备,‘树’是树立公开的电子显示屏,‘联’是要把实时监控数据与各级环保部门联网,将实时数据传输到省环保厅国控平台。”

今年30岁的汪鑫,是土生土长的燕楼镇人,也是垃圾焚烧厂的保洁主管。

汪鑫说,虽然燕楼镇以前每条巷道都设置有垃圾桶,但是由于清理不及时,一靠近便会闻到臭味,一到夏天更是不得了,苍蝇围着垃圾桶嗡嗡转。供村民们日常生活和饮用的井水,就在垃圾堆积站附近。

后来,村民们听说贵阳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要在这里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更是不理解:“在家里烧个垃圾都臭得很,何况在这里建个垃圾焚烧厂?”为此,公司先后分4批组织约150位村民前往海南省海口市垃圾焚烧厂参观,了解垃圾焚烧处理流程及效果,消除了村民们的疑虑。

燕楼镇垃圾焚烧发电厂建立后,全镇生活垃圾每天都会运送到厂区进行环保处理。2019年,垃圾焚烧发电厂累计处理垃圾39.2万吨,发电量达1.6亿千瓦时。

猜你喜欢
民声
听取“民声”要用制度保障
电视谈话节目如何搭建民声互动平台以青岛电视台《有话大声说》为例
让政绩考核跟着民声走
让“民声”决定“民生”
西狭访古
改革迎来40年
莫让“热线”总“占线”
武义:代表定期接热线听“民声”
民生新闻转身“民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