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的成长,主体的消弭

2020-06-07 11:45麦利凤
文教资料 2020年36期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

麦利凤

摘   要: 本文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工具对电影《狗十三》中的人物台词进行解读,关注影片中话语及其背后的情态是如何压抑主人公的个体感受、扼杀其个性并同化其价值观的,旨在把握主人公李玩是如何在以主体性消弭坍塌为代价的前提下快速成长的,同时挖掘促成或助长这种代价的原因。

关键词: 《狗十三》   批评话语分析   主体性消弭

电影《狗十三》是导演曹保平于2013年制作的电影,但这部电影被尘封5年,2018年才得以与观众相见。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叫李玩的女生短短一两年间长大成人的故事,以及这一过程中与家人发生的摩擦和遭遇的伤害。最开始,李玩对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倍感迷惑且从不苟同,但在经历一系列事件之后,最终社会规则胜出,李玩被迫放弃曾经努力捍卫的童真、原则、个人感受等,得以成长。不少观众在影评中感叹这部电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了自己成长过程的影子,原因之一在于李玩这一角色及其成长过程具有典型性,她的家庭具有典型性。原因之二在于这部电影揭示了成长的本质,有研究者称其为“一场制造受规训的人的视觉景观”(马聪敏,2019:26-28,179)。

一、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篇分析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领域的语篇分析,尤其是机构语篇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关注的是作者如何通过语言体现意识形态。Van Dijk(1993:36-40)将意识形态定义为一个群体在社会、经济、文化、群体利益等方面的心理表征,意识形态不仅具有体现和表达人们信念的功能,还有劝说和改变他人想法的功能(毛浩然等,2018:284-299)。批评话语分析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也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一种路径和方法(田海龙,2016:1-9+144),批评话语分析的分析工具主要包括架构、及物性、情态、分类等(杜金榜,2013:51)。

架构是指文本内容组织呈现给受众的方式,实质上是“前景化”和“背景化”的博弈。语篇是在情境语境制约下通过对意义的选择生成的,前景化涉及文本的整体意义及与意义相关的情景语境。语言中的前景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功能与目的,哪些内容被凸显,哪些内容被隐藏,都被语境左右并反映语境。

及物性的作用在于将人们的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韩礼德(胡壮麟等,2005:75)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及物性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在电影《狗十三》中,父亲的台词多次运用关系过程,试图加速主人公李玩个体成长和身份转变的进程。关系过程指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分为“归属”和“识别”两大类;心理过程指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胡壮麟等,2005:76-78)。

情态在广义上包括逻辑哲学中表达“可能世界”概念的模态和表达主观立场、态度、感情的情态。不同于国外文献中的情态,汉语界一直采用语气的提法,其内涵涵盖情态(何鸣等,2019:13-17)。韩礼德提出情态的重要意义在于讲话者对自己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的判断,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包括断言、否定、规定、禁止等(胡壮麟等,2005:145)。

分类的表现方式通常为再词汇化和过度词汇化。过度词汇化指多次运用同一或同义词汇进行指称,旨在强调与凸显信息,通过强化信息在受众大脑中的印记达到特定目的。比如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用过渡词汇化这一工具帮助读者识别某一人物或某一群体的特征及意识形态。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个人看法及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张琳,2010:108-111)。因此,當个人感受和看法不再有意义、失去自主建构自我的自由时,主体性便开始消弭坍塌。本文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工具,解析影片中话语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是如何压抑主人公的个体感受、扼杀其个性并同化其价值观的,同时挖掘促成或助长这种代价的原因。

二、主人公李玩个体的成长与主体性的消弭

(一)架构与主体感受的压抑

在主人公李玩的家庭中,孩子仅仅被看作是附属于家庭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感受值得被尊重的个体。李玩在经历不想要狗—试着接受小狗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丢失—独自找狗—家人逼着自己违心认下一条长相相似的狗等一系列事件之后,通过喝酒发泄愤懑情绪,激怒了父亲,父亲以此为由实施家暴,家暴过程中的对话典型地以架构为手段强制达到压抑李玩个体感受的目的(见表1)。

表1   父亲施暴过程中的双方的台词

在这一段对话中,父亲刻意前景化的信息包括:(1)作为一个被家人爱护的孩子,李玩没有大到可以发脾气的委屈;(2)李玩作为一个小孩子,没有资格对家里的成年人和长辈发脾气;(3)对于爷爷腿受伤和奶奶差点迷路这两件事,李玩应该自责。父亲刻意背景化或忽视的信息是:(1)家人并未为寻狗作出应有的努力;(2)爷爷腿受伤和奶奶差点迷路并非李玩的有意或直接过失。父亲的台词以架构为工具,传达的意识是李玩作为一个孩子,不应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应认清自己在家中的位置,应“懂事”,不应挑战父亲和爷爷一直看重并极力维护的秩序。在这件事情上,李玩挑战了父亲屡试不爽的“娃娃家,哄哄就好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父亲借助肢体暴力和语言暴力进行双重施压,刻意使有助于息事宁人的信息前景化,迫使李玩压抑自己的感受,强行终止失去爱因斯坦的哀伤情绪和被大人明目张胆欺骗的愤怒情绪,最终哭着回应“我不闹了,爷爷奶奶对不起”。如此,父亲成功重申了权威,维护了秩序,使家庭的运转至少暂时在表面上看来更让人省心。

(二)及物性与自我意识的转变

影片中人物角色为了达到说服或改变他人想法的目的,多次运用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因此,以及物性为分析工具,有助于厘清主体自我意识转变的过程,挖掘主体意识发生转变的原因。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青少年时期个体发展的主要课题是解决自我同一性的冲突,成长为自己肯定的成熟的成年人。青少年期自我意识的类型包括自我肯定型、自我矛盾型和自我否定型等,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过大,个体的自我意识便容易倾向于自我否定(程素萍,2007:247-249)。

李玩是一个对物理和天文有浓厚兴趣的女孩,她爱看的书是《时间简史》,她会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期待天文展。无奈的是她偏科,英语成绩稍差。在填报兴趣小组时,英语老师说:“其实李玩各科成绩都还不错,如果英语成绩能好一点,前十名她是稳稳的。”他和李玩父亲的目的一样,都希望李玩能放弃填报物理组的想法,加入英语组,提高综合成绩。老师利用及物性中的关系过程,试图达到这一目的,将“加入英语组的李玩”归类为“前十名”,将“不加入英语组的李玩”归类为“十名之后”,如此归类,直接促使李玩父亲粗暴地动手将李玩填报的志愿改为了英语。一年之后,当家人因李玩获得物理竞赛省级一等奖兴奋激动时,淡漠疏离的李玩与大家显得格格不入。李玩独立探索自我同一型的机会和权利被频繁干预甚至被剥夺,使她成功构建积极型自我意识的难度增大,概率降低。

心理过程指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在李玩被父亲家暴之后,父亲为了使自己的施暴行为合理化,运用了及物性中的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首先,父亲让李玩坐在自己的腿上,拉近物理距离后开始道歉“爸今天过分了”,在这句话中“爸”是心理活动的感知者,“今天过分了”是父亲暴露的自己的心理认知,目的在于表达歉意,拉近心理距离,为接下来合理化自己的施暴行为铺平道路。接着,父亲进行了一系列归类,比如“爸最近工作忙得很”“你爷你奶年纪大了”,通过将自己归类为“忙碌的需要被体贴的群体”,将爷爷奶奶归类为“年迈的需要被照顾的群体”,目的在于顺理成章地传达“你要原谅爸”和“你更要懂事”这两点信息。李玩原有的自我角色定位和行事原则让身边的大人倍感耗能,大人们便选择向她重申权威和秩序,剥夺她自主探索世界和自主建构自我的机会,强加给她最能让大人省心的身份和意识形态。李玩曾问高放:“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这说明在李玩看来,自己身边的大人不具备自己真正想成为的大人的特质,李玩终究没有机会独立地解决自我同一性冲突,没有机会成长为自己肯定的成熟的成年人。

(三)过度词汇化和情态与原有价值观的摒弃

和现实中一样,在该影片中,成人世界有一套既定的,有别于孩子世界的游戏规则,“长大了”“懂事了”就意味着臣服于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本片中两套世界规则最激烈的碰撞表现在应不应该说假话上。以李玩为代表的孩子坚信说假话是不对的,而以父亲和继母为代表的成人则认为为了哄娃、奉承、省事等,说假话没有任何不妥。爱因斯坦丢失之后,大人们为了息事宁人,买了假狗一起撒谎试图蒙混过关让李玩接受,其间以过度词汇化为工具,众口一词,刻意强调和凸显“这条狗就是爱因斯坦”这一信息(见表2)。

表2   家人众口一词骗李玩认新狗为爱因斯坦的台词

在影片短短的2分钟内,有7句台词强调新狗就是丢失的爱因斯坦,这样高频且集中进行强调的目的在于使李玩相信爱因斯坦已被找回这个谎言。但李玩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不能撒谎,现在家里的成年人合起伙来明目张胆地指鹿为马,让她感到不可思议。她说:“这真的不是(爱因斯坦),你们要是弄错了,把这只狗给人家送回去。我们尽全力找爱因斯坦,找不到也没办法,我不是非要只狗。”让李玩歇斯底里的不仅仅是对失去狗这件事的焦虑,也不仅仅是对愛因斯坦依附的情感被强行剥离的痛苦,还有对成长环境和身边成年人难以言语化的失望和不满。家人运用过度词汇化的手法刻意强调这只狗就是爱因斯坦,并没有让李玩相信新狗就是爱因斯坦,但撼动了她一直持有的人不能说假话的信念,为她摒弃这一价值观做了铺垫。

李玩对原有价值观的摒弃并非发生在一朝一夕之间,而是在原有价值观和成人世界规则碰撞,博弈失败后被迫发生转变的。以情态为分析工具来看,李玩最初是严格坚守的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比如弟弟打伤奶奶时,李玩提出应该让弟弟给奶奶道歉;父亲哄骗弟弟说要带他去公园时,李玩指出不应该用一个谎言弥补另一个谎言;家人众口一词欺骗自己新狗是爱因斯坦时,李玩抗拒道:“你们当我是傻子吗?随便找条狗来就没事了?这是你们对待错误的态度是吗?”这些高值意态词,如应该、不应该、不能等,使话语情绪激烈化,语气严正化,反映出最初李玩恪守童真的原则,并勇于和破坏这些原则的势力做斗争的决心。

在父亲和张伯的饭局上,李玩眼看天文展结束的时间临近,父亲即将失约,忍不住提醒父亲“爸,不行我自己去吧”。尽管对天文展半个月的等待和父亲的失约让自己坐立难安,李玩却不再用高值情态词向父亲作要求了,而是采用了恳请的语气。情态和语气的转变,体现了李玩被迫逐渐向成人世界规则低头的过程。最终,李玩心里流着泪脸上带着笑地吃下了刘叔特地给自己点的红烧狗肉,并违心道了谢,第一次说了假话。至此,在经历家暴这一“热暴力”和被要求跟父亲朋友喝酒、被逼吃狗肉等“冷暴力”之后,社会胜出,李玩“长大了”。

三、结语

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并非都是不好的,它有存在的价值,成长的实质确实是逐渐适应社会的过程,但成长的方式是有好坏之分的。青春期是积极探索世界,主动建构自我意识,解决自我同一性冲突的成长阶段,它的常规方式应是积极主动地与世界互动。通过批评话语分析,笔者发现在影片《狗十三》中,主人公李玩被剥夺了积极主动成长的机会,原因在于青春期的探索和成长是一个漫长且耗能的过程,她的监护人父亲有新的家庭要照料,平时照顾她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已经不起折腾。于是,家庭成员们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强制干预并加速李玩的成长,使她用十三岁这一年的时间完成几年的成长,让她“懂事”“长大”,达到“让人省心”“省事”的目的。通过探索和试错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建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往往需要花多年时间,要加速这一过程的方法便是压抑李玩探寻世界和认识自我的欲望,强加给她一个角色定位,并赋予她一套现有的价值观。因此,李玩个体成长的代价是主体性的消弭,消弭的原因是家庭结构的松散和家人教育理念落后。这部电影引起广大观影者的共鸣,说明李玩的成长经历不是小众化的。非科学教养理念、留守儿童经历、单亲家庭结构等因素都可能成为观影者产生共鸣的原因。

参考文献:

[1]Van Dijk, T A. Elite Discourse and Racism [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93.

[2]程素萍.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杜金榜.语篇分析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4]何鸣,张绍杰.国外情态研究对汉语语气研究的借鉴与启示[J].外语教学,2019,40(05).

[5]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马聪敏.一场“制造受规训的人”的视觉景观——论《狗十三》中的主体性消弭及其电影性表达[J].当代电影,2019(01).

[7]毛浩然,徐赳赳,娄开阳.话语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J].当代语言学,2018,20(02).

[8]田海龙.批评话语分析精髓之再认识——从与批评话语分析相关的三个问题谈起[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2).

[9]张琳.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猜你喜欢
批评话语分析
金融新闻中语法隐喻的批评话语分析
对《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批评话语分析
对《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批评话语分析
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英汉新闻报道对比分析
英国执政党网络报对中式教育纪录片评论的批评话语分析
广告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英文报道中国阅兵的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及其对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
新闻语篇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意识形态解读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下的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