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柱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摒弃灌输式教育,转变教学理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技巧性的知识上,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能力。在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现今的阅读教学内容发生了许多阶段性的转变,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与新课改思想教育理念相契合的教学方式。本文针对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 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0.013
语文是初中阶段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而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只有熟练掌握阅读技巧,才能在学习语文时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因为各种主观因素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课堂问答环节,教师只凭自己的意愿设置答案,对偏离自己主观思想的答案不置一顾,不加以分析,也不向答题的学生追问他们的想法、见解,只以书面答案的解析为基准,生搬硬套,这不仅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还会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打击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或者,为了追赶规定的课程进度,教师不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纳和吸收能力,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强迫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忽视学生思考的权力,将重要知识点和答案打包好一起塞给学生,让他们去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索,就无法将书本上的知识转移到自己的脑海里,过分的催促、施压只会换来极低的教学成果和学生们的厌恶。
在课堂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辅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身份,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谋求便利。对于学生们不同的想法,教师也要基于正确答案给予合理的评价。
2.难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多层次多角度理解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多层次、多角度理解的能力是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对于刚脱离小学学习不久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在面对相对晦涩、复杂的文学作品时,常常只能看见作者陈述的表面现实,而无法从其他角度剖析作者更深层次的思想,这也为学生的阅读理解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文章内容,是保证阅读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新《课标》更加重视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内容的改动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设计新的教学方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对文章进行拆解、分析,帮助学生养成多维的思考方式。例如,在学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时,就可以教导学生们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份,解读作者想要吐诉的真情实感——对于勒叔叔辛酸往事的悲怜、对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的厌恶……
3.忽视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助燃剂,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提高个人素养,增加文化内涵。然而,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环境下,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卷面分数,而忽视了对他们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课外阅读方面不仅没有加以倡导,甚至还持有反对的态度,极大压缩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剥夺了他们见识更广阔世界的机会。
当然课外读物的质量良莠不齐,学生确实很容易被一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口水文小说吸引,更有甚者还会沉溺其中,这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但众多课外读物中也不乏国内外经典名著、让人脑洞大开的科普著作,阅读这些读物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并且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帮助学生对读物进行甄别,为他们筛选具有阅读价值的读物。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升措施
1.创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境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在不脱离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创设别开生面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环境是课堂,课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而课堂环境又左右着课堂质量,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打造一个令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欲望爆发的教学过程,让他们在更好的课堂环境里获得更佳的学习体验。
区别于传统教学,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更在乎学生的主观体验,同时也更加强调他们的课堂参与程度。由于许多课文里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是感性的,仅仅依靠教师的解读无法让他们完全领会其中的意思。相比于教师干巴巴的陈述,将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象征性思想,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举例、类比等方式将复杂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绘声绘色的讲解过程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文章。
2.不断创新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转变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如今的教育思想理念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背记层面,就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背诵、大意理解的同时,也要向学生解读诗人是在何种环境抱着怎样的心态写下这首诗,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文天祥赤血丹心的爱国之情。
另外教师可以从课堂结构和模式的创新入手,从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开创开放式课堂,改变传统课堂教师主导的现状,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习一篇相对简单的文章或者诗歌之前,可以将这个课题的讲解留给学生自己,让学生们自告奋勇走上講台。同时还可以设置奖励机制,对大家投票选取的最佳讲解者表示鼓励。这样别开生面的课堂,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保证他们高昂的学习热情,并且在听同学讲课时将会更加专注、认真,留下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在学生自己讲解文章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漏洞和错误,这也能客观反映出部分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为学生解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最后,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课堂的时间短暂而有限,教师在疲于应付教学目标时常常会忽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善于启发学生,在解读文章内容时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之间便会形成一种默契。学生思维的活跃也将减少教师课堂上的工作量,能保证课堂的轻松高效。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能力,还是生活中的一项基本能力,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帮助学生们更轻松的借阅到有价值的图书,同时还可以开设阅读课,让大家分析自己喜欢的图书,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掌握文章的思想脉络,使学生能够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只有这样才能透彻理解每个章节的内容,这也是在考察师生间的密切配合。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了解文章主旨,只有不断地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合作,才能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晓秋《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青年时代》2016年第13期。
[2] 王长艳《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探究》,《黑龙江科学》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