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智慧校园生产型实训基地的思考

2020-06-07 01:58张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35期
关键词:校企共建软件技术微信平台

张宇

摘要: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校企共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智慧校园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湖北省教育厅立项项目。项目联合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探索软件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新型运作模式,升级改造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升级后的实训基地除具备教学、实训、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师资培训功能外,提升了微信平台开发、资源案例制作等项目生产能力,增强技术服务能力。

关键词:校企共建;软件技术;微信平台;智慧校园;生产型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5-0171-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校企共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智慧校园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联合光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新型运作模式,升级改造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全面服务软件技术专业群。基地除具备教学、实训、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师资培训功能外,提升了微信平台开发、资源案例制作等项目生产能力,技术服务功能得到增强。

校企合作完成了基于腾讯“智慧校园”的微信平台建设,申报著作权5项,并将智慧校园平台推广到其他学校;完成联合实训室建设,新增智能硬件接入和集成实训室两间、应用和数据集成实训室两间;完成智慧校园移动端资源库建设,在线发布共享;完成实习实训管理制度汇编;完成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社会服务项目,社会服务收入168.7859万元;完成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软件技术专业双师比达到100%。建设内容具体如下:

1) 在腾讯“智慧校园”解决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及信息学院自身特点和个性化需求,针对微信企业号进行开发,打造满足信息学院师生办公和教学需要的微信平台;

2) 联合实验室建设;

3) 实训资源建设;

4) 实习实训管理及制度建设;

5) 社会服务;

6) 师资队伍建设。

2 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2.1 资金执行情况

计划投入资金300万元,其中软硬建设使用资金287.633万。

2.2 项目完成情况

建设任务共包括8个内容,20个完成要点,建设项目任务全部完成,部分要点超额完成。

3 项目建设成效

1)对软件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运行机制、管理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丰富了实践教学体系。

项目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将软件技术专业现有实训基地建设为“校中厂”模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创新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管理机构,形成“合作育人、协作生产、共同研发”的运行机制,实现学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现场环境、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基地生产性设备在满足正常教学安排的同时为企业生产所用,企业提供真实的生产项目或经营案例,参与实训项目开发,逐步形成基地教学案例来源于真实生产项目,丰富了实践教学。

2)校企合作开发基于腾讯智慧校园的微信平台,满足了信息学院师生办公及教学实训需求。

校企合作在腾讯“智慧校园”解决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及信息学院自身特点和个性化需求,针对微信企业号进行开发,实现学校管理、学习生活管理、教师办公管理等模块,打造了一个满足师生办公和教学实训需求的微信平台。开发过程中部分模块提炼成实训案例,满足软件技术专业相关课程实训教学。

3)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大联合实训室建设,实训环境持续优化,实训功能持续加强,实训条件持续改善。

校企业合作建设联合实训室,企业投入价值133万的设备和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媒体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自媒体分享系统”“微信公众平台媒体融合应用系统”等软件产品。学院改造实训室线路(网线和电源线)11间,采购包含196台计算机、26台触摸屏一体机在内的硬件设备一批,校企合作开发实训案例一批,建成智能硬件接入和集成实训室两间,应用和数据集成实训室两间。

采购触摸屏一体机(含交互平板、内置电脑和移动支架)放置在包括智能硬件接入和集成实训室在内的26间实训室,不仅可以作为电子白板使用,也可以作为投影和计算机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端的资源也可以很快分享到一体机,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建成的实训室可以完成专业实验,也可以承担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培训及技能鉴定等工作。

联合实验室攻关微信平台开发中的技术难题、知识难点,开发仿真实训案例4个,解决了微信平台开发教学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难题。承接企业软件项目外包,同企业一起完成两所小学微信平臺开发项目。

联合实验室实施企业技术人员教师双向交流机制,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深度合作,双方相互兼职,提升教师技术技能积累,专职教师中“双师型”比例达到100%,解决了教师企业顶岗实习问题。近三年,基地教师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57篇,立项省市级课题13个,申报著作权11项,9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审,6人通过国家中高级软考。

4)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资源建设,逐步形成实训案例来源于企业真实项目案例。

项目建设中校企合作实训资源建设,完成十七门课程的微课建设和九门课程18个实训案例建设。

建设完成的微课,以课程知识点为单元,每个单元时长为5~10分钟,既有知识点内容讲解,也有对应例题讲解,力求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建设完成的实训案例,来自企业真实项目,既有典型案例也有综合案例,可以满足课程的章节训练和课程结束后的综合实训。

精品云课堂-JAVA程序设计     JAVA程序设计-第三章程序的流程控制

5)实训管理及制度进一步规范。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管理机构,形成“合作育人、协作生产、共同研发”的运行机制,实现基地在满足正常教学安排的同时为企业生产所用,企业提供真实的生产项目或经营案例,参与实训项目开发,逐步形成基地教学案例来源于真实生产项目。

建设过程中将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引入到基地。在实施过程中,推行量化管理,对实训人、财、物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并形成制度汇编。

6) 社会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依托软件技术国家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积极开展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等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均取得明显成效,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发展贡献力量。

7)师资培训有序推进,教师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实施实训基地教师双向交流机制,实现实训指导教师与企业项目开发人员的深度合作与互动,构建实训指导教师到企业现场顶岗实践,企业派一线项目开发人员讲授主干专业课程,尤其是实习实训课程的双向交流机制。

4 本项目建设特色

1)建设了一个实用的平台,满足办公需求

通过挖掘信息学院内部需求、遴选腾讯“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打造了一个支持手机及PC端操作、满足学院办公和教学实训需求的微信平台。

2)建設了一个微课资源库,打造7*24小时自主学习

校企合作建设了软件技术专业微课资源库,覆盖了软件技术专业所有核心课程。建设的微课资源以知识点为单位制作PPT和视频,完成的微课资源上传到微信平台精品云课堂模块,支持手机端及PC端使用,支持翻转课堂教学,满足学生7*24小时学习。

3)建设了一个案例资源库,撬动一类岗位

校企合作建设了一个实训案例,覆盖了软件技术专业所有核心课程实训。案例资源来自企业真实项目,文档按照软件开发流程建设,既有满足章节实训的典型案例也有满足综合实训的综合案例。实训案例以模块为单位录制开发视频,上传到微信平台实训资源分享模块,方便学生“跟我做”。

特别是校企合作能够将微信平台打造成一个实训项目,功能模块提炼成实训案例,满足JAVA、HTML、Android等课程综合实训。以此为基础,校企合作建设联合实验室完成企业外包的微信平台项目等生产型项目,实施生产性教学,培养的学生可从事微信开发工程师、微信企业号管理员等岗位工作。

参考文献:

[1] 肖英.Java程序设计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2] 袁晓曦.计算机应用基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

[3] 孙琳.数据结构[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4] 董宁.JavaScript程序设计[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5] 王关义.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通联编辑:朱宝贵】

猜你喜欢
校企共建软件技术微信平台
高职院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的探索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探讨
基于长三角地区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
利用Java开发智能软件技术研究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