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质量结合式”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践研究
——以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为例

2020-06-07 10:56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质性教学质量专业

王 尉

(烟台护士学校,山东 烟台 264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发展性教师评价契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内一些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实践,但中职学校对发展性教师评价关注不多。目前,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不平衡,加之无高考压力,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动力,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中职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质量结合式”发展性教师评价立足于中职学校教学实际,着眼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用评价手段促进教师专业自觉、自愿、自信、持续发展。近年来我校进行了发展性教师评价探索,建立了“质量结合式”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希望对中职学校教师评价工作有借鉴意义。

1 “质量结合式”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内涵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近年来逐渐得到国内外认可的一种教师评价方式,它不是为考核教师而进行评价,而是更关注教师的自我发展,强调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通过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实现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统一。

“质量结合式”发展性教师评价基于发展性教师评价,不但关注质性评价,也重视量化评价,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进行有机统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单一定量式评价并不能完全反映工作实际[1],但是质性评价目前对部分教师还不能发挥有效约束和激励作用,量化评价方式在要求教师完成教学科研基本任务、奖优罚劣、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质量结合式”发展性教师评价可以兼顾二者的优势,形成推动教师发展的有效机制。

2 “质量结合式”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见表1)

表1 “质量结合式”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

3 评价体系核心要素与指标分析

3.1 质性评价

3.1.1 概念 质性评价是指教育主体自身对评价信息的收集、整理,以非数字形式呈现评价内容与结果。

3.1.2 建立质性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听评课小组评价、校外专家评价等多元评价,制定反映教师主观努力程度的评价指标。通过指标体系的确立,让教师不断认识自身的不足,凝聚内生动力,不断改进,获得满足感与认可感。

教师每学年制订个人学年发展规划,结合规划查找自身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课后,教师通过教学管理平台,按照教师自我评价指标(见表2)进行自我评价并记录。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管理平台向信息中心申请调看课堂实录,通过视频回顾自己的授课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改进、提高。

表2 教师自我评价指标

教师间互相听评课,针对教学设计、师生互动、重难点讲解等内容进行探讨,书面记录授课情况,教师根据记录自我总结、改进和提高。学校兼顾各专业的不同特点,成立听评课小组,由教学质量管理部门人员、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听评课小组成员采用随机推门听评课、跟踪听评课等方法,对教学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对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师利用学校教学管理平台组织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只面向教师本人。期中考试前,学校组织学生(每班3名)对任课教师进行书面评价,对出现问题较多的教师进行个别反馈。

由于职业院校教师的特殊属性,学校可广泛邀请各兄弟院校和医院专家到校对教师授课进行评价、指导,听评课过程全程录像,以便教师查看学习。学校组织教师到外校听课、观摩学习,教师填写听课记录,开展教研活动。

3.2 量化评价

3.2.1 概念 量化评价是指制定出量化标准,然后依此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量化评价重视评价的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并以数据作为客观性标志。

3.2.2 建立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工作量、教学与科研、培训等方面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定赋分标准,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能力。

每学期末,学校组织各班级对教师进行评价,填写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原则上每名教师由两个所教班级评价。为保证学生评价能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师授课情况,学校组织班级综合表现前1/3的学生参与评价,且评价过程由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督导。

每学期末,学校组织一次同行评价。由教学部组织本部教师填写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教师用),根据部内教师实际教学工作表现赋分。为保证各教学部评价均衡,教学质量管理部门根据平均成绩按比例进行量化赋分。

定期统计教师每周课时数、同时上课门数、实训课量、听课学时、课程性质、班级人数等方面信息;统计教师的课题级别、数量,论文级别、数量,著作、教材编写情况,竞赛级别与获奖情况,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试题开发情况,教学研讨记录、教学反思、教学经验总结情况;统计教师参加培训的级别、时间、学分及培训记录;统计教师临床学习进修的时间、学习效果、学习记录。

4 “质量结合式”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践路径

4.1 建立健全制度,促进教师发展

教师是立校之基、强校之本,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校于2017年设立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教师评价工作,按照学校常规工作分工,划定各科室的教师评价职责,将教师评价从传统的终结性量化评价转向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评价。为此,学校先后制定《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听评课实施方案》《教学能手评选办法》《名师评选办法》《名师带教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将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贯穿于学校内涵管理。

4.2 质性评价为教师自我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教师评价的目的不是“鉴定、分流、分等”,而是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和成长。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确立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即用动态、过程、变化、发展、生成的眼光来看待教师,注重分析教师的专业成长轨迹和能力提升前景[3]。

教师通过课堂实录回顾自己的授课情况,并通过教学平台对授课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且评价只面对教师本人。此过程完全是教师的主动行为,教师愿意参与,主动改变授课方法,采用更丰富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学校鼓励教师间互相听课,将听课学时纳入工作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利用课下和集体备课时间交流讨论,通过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当然,只有教师间的内部交流是不够的,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广泛邀请兄弟院校、高职院校、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管理部门的专家教师来校听评课,或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听公开课,教师参与积极性高,主动思考讨论。这些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新理念、新做法、新手段的应用,也不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对象,是教师教学的直接感受者和受益者,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感受最深,对课程教学质量和实习实训质量最有发言权[4]。学校鼓励教师本人组织所教班级学生评教,针对学生提出的意见改进授课方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评教,提出意见和建议,评教内容仅限教学质量管理部门查看,针对学生评教问题较多的教师,学校组织听评课小组跟进重点听评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听评课小组采用推门听课方式,结合教师自我规划,对教师授课情况做出诊断,然后将意见反馈给教师,讲明授课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反馈过程注意不要打击教师的积极性,要给予适当鼓励,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依照反馈信息认真查找自身不足,积极改进。听评课小组专家再评价、再诊断,教师再改进,形成良性循环。对缺少主动性的教师需要重复上述步骤,形成循环链条式评价,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持续发展。

教师通过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听评课小组评价、学生评价、校外专家评价等质性评价,进行反思、总结、升华,完成从“要我教好”到“我要教好”的转变。

4.3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合理应用量化分数,发挥量化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现阶段,量化评价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评价手段,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推荐职称晋升等荣誉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需要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进行量化。学生评价和同行评价分数、工作量、教学与科研是重要的客观依据,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有助于教师认识自身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促进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学校利用教学管理系统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将工作量、教学与科研、培训等信息按年度汇总,由教师自行填报,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审核,每年更新一次。这既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量化总结,也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体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成长轨迹有更直观的感受。教师成长档案能唤醒教师主动成长的意识,点燃积极成长的热情,有效激发专业成长的动力[5],发挥量化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4.4 实现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有机统一

从实践来看,学校实行人性化、科学化的教学质量管理,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能充分发挥评价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质性评价过程中,为保护教师的自尊心,将问题直接反馈给教师本人,在交流过程中注意讲话技巧,让教师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讲究方法也要遵循原则,在管理过程中做到“有则必问、有责必讲、讲则必透、注意方法”,不做老好人,要让教师积极参与质性评价过程、查找自身不足、相互学习提高、主动了解学生。学校对量化评价结果要科学、合理使用,既发挥其激励和导向作用,又能挖掘无法量化的教师价值。

采用质性评价并不意味着否定量化评价,反之亦然。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能保证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合理性、评价结果的科学性,能激励教师树立更高的目标,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5 “质量结合式”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践效果

5.1 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教师的成长和突破更多是源于自我认识与自我反思,是主动发展,但又离不开外部条件。学校应建立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评价制度,用以总结、反思教师自主发展的阶段性成效,据此不断促进其发展的方法、策略[6]。

近年来,通过“质量结合式”发展性教师评价实践,教师主动听评课、进行教学反思、参与科研、参加比赛(见表3),实现了自主发展,带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93.8%的教师为双师型教师,现有正高级教师5名、“齐鲁名校长”1名、“齐鲁名师”1名、市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名师28名、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2名。

表3 “质量结合式”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前后3年教科研成绩比较

只有当教师评价制度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契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指引教师专业发展的努力方向,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营造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和谐环境,才能使理念引领转化为教师的发展实践,更好地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7]。

5.2 促进教师创新发展

创新是每位教师都具备的潜能,对专业领域熟悉的教师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愿望与更高的创新能力[8]。

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专业成长又激发了教师的创新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校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讨教学方法,突出“教”为“学”服务,创新采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思维导图、数字化教学平台等教学手段,注重学习环节、学情分析。经调查统计,我校92.6%的教师在工作中尝试过创新,包括创新教学流程、开发校本教材、改良教具、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考试形式等方面。

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以来,我校教师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市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完成十余本校本教材编写,成功申报省级“养老护理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和“母婴护理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在省级“创新杯”说课比赛、省级创新创业教师说课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5.3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校以发展性教师评价作为质量兴校的重要抓手,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在97%以上,先后有两名学生获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学校录取分数线在烟台市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毕业生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达3∶1,毕业生签约率达100%。学校先后成功申报了山东省优质特色校,实现了初中起点“3+4”贯通培养护理专业本科生联合办学,牵头成立了烟台市职业教育护理专业联盟。

“质量结合式”发展性教师评价在我校近3年的实践表明,它不是冷冰冰的检查、整改,而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发展意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质性教学质量专业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护士工作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女性自杀未遂患者自杀动机的质性研究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