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倡议:“V起来”在自媒体语境中的功能扩展

2020-06-06 06:28李桂梅
现代语文 2020年10期
关键词:自媒体

李桂梅

摘  要:从构式语法的角度,考察自媒体语境中广泛使用的新兴构式“V起来”的功能,并探索这一构式从常规“V起来”结构扩展的路径和动因。新兴构式“V起来”在常规“V起来”结构的基础上,扩展出“公众倡议”的功能。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语用推理和类推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V起来”;公众倡议;自媒体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中,“V起来”具有多种意义和功能,其中,谓语位置上的“V起来”可以表示位移义、结果义、起始义,非谓语位置上的“V起来”可以虚化为评价义和话语标记。例如:

(1)太阳升起来了。(自拟)

(2)窗户已经关起来了。(自拟)

(3)他们打起来了。(自拟)

(4)这种车开起来很省油。(自拟)

(5)算起来,我们已经认识有一年了。(自拟)

近些年来,我们注意到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语言①中广泛存在着下面一种用法:

(6)超级有爱的西瓜手提箱,喜欢的童鞋(即“同学”)转起来。(新浪微博,2013-08-31)

(7)夏天就是秀美腿的季节!各种显瘦短裤穿起来。(新浪微博,2013-09-02)

例(6)、例(7)中的“V起来”与例(1)~例(5)中的“V起来”,在语义和功能上有明显的不同,无法归入任何一种,但目前尚未看到专门针对此类语言现象的研究。我们对BCC语料库微博语料中检索到的前1000条包含“V起来”的用例进行了统计,发现这类新兴的“V起来”构式共有172条,说明这种用法在自媒体语言中已相当普遍。可以说,自媒体在当今人们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媒体语言是现代人们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受影响的人群数量来说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自媒体语言的传播十分迅速,很多开始只是出现在自媒体语境中的语言现象,现在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语言交流,乃至主流媒体。因此,我们对这类语言现象应有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

我们将“V起来”的这一新兴用法称作新“V起来”构式,将原有谓语位置上的“V起来”称为常规“V起来”②。构式语法最重要的理念是整体意义大于部分意义之和,整体意义不能从部分的意义中获得。本文的分析亦将证明,新“V起来”构式可以接受大部分常规“V起来”结构中的动词,同时在表义上是同一的,并没有因为动词的不同而出现语义分化,整个结构的意义也不能从已知的任何一种“V起来”的意义中推导出来。而常规“V起来”的表义功能取决于动词的词义,“起来”的作用以动词的词义为根据[1](P23)。因此,我们认定新“V起来”是一个典型的构式[2](P4)。

本文拟着重分析新“V起来”的构式义及相关的句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新“V起来”构式与常规“V起来”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新“V起来”构式功能扩展的路径和动因。我们认为,新“V起来”构式在自媒体语境中具有“公众倡议”的语义功能,用于向自媒体上的话语受众发出倡议,号召话语接收者实施某一动作行为。在继承常规“V起来”的句法语义基础上,新“V起来”构式又有所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句法上发生了动词的泛化、主语受事化的转变,语义上经历了从对动作结果实现的期待到对动作实施的期待,语用上则经历了从命题功能到言谈功能的转化。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语境推理和类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就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语言实际情况来看,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博客、各个论坛的帖子及回复等形式的自媒体语言中,都广泛存在着新“V起来”的用法。不过,考虑到语料检索的便利,本文的语料全部来自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的微博语料部分,其网址是:http://bcc.blcu.edu.cn/,访问时间为2020年7月10日。

二、新“V起来”的构式义及句法特征

(一)公众倡议

通过考察收集到的例句,我们发现,在自媒体语言中,新“V起来”构式主要用于发话者对受众发出实施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的倡议。这一语义功能可概括为“公众倡议”,因此,新“V起来”构式也可称为倡议义“V起来”。如上文中的例(6)是号召所有喜欢某一款手提箱的“童鞋”转发这条信息;例(7)是建议所有的话语接收者穿某一款显瘦的“短裤”。再如:

(8)只要回复就有奖品,手指头动起来!(新浪微博,2014-03-08)

根据这句话出现的语境,“手指头动起来”指的是“动动手指回复某个帖子”,前一分句是指出这样做的好处,后一分句则是号召所有的话语受众实施这样的动作行为。

在新“V起来”的构式义中,有两个核心的语义要素:一是行为主体具备自主实施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的能力;二是言者系面向一个群体发话,话语的受众即动词所代表动作行为的施事主体为某一特定群体,而非个体。这两点在新“V起来”构式及其构成的句式中都有句法上的体现。

(二)句法特征

1.自主性动词

与常规“V起来”结构一样,新“V起来”构式可以作为一个半实体半图式性构式,其中,“——起来”起到了一个框架作用,“V”系填入框架中的成分,是一个可变量。两者不同的是,它們对动词的选择有各自的限制。能够进入新“V起来”构式的动词,必须是自主性动作行为动词。出现频率较高的有“转”“动”“学”“刷”“吃”“穿”“走”等,以单音节、口语色彩的动词居多,双音节动词则比较少见,如“转发”“行动”等。在我们考察的172个用例中,不重复动词用例共有49个,其中,单音节动词42个(占86%),双音节动词7个(占14%)。这还是绝对数的统计比例,如果考虑到使用频率,两者的比例会更加悬殊。这一点与单音节动词的原型性特征及新“V起来”构式在使用中的语体风格有关。按照认知范畴观的层次论,单音节词属于基本认知范畴,原型性特征强,而双音节词的意义会有不同程度的抽象与泛化,原型性特征较弱[3](P151)。同时,新“V起来”构式主要用于表达日常生活或网络世界中发生频率较高的动作行为,尽管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但就语体风格来说,仍是一种以自媒体为媒介的言者和受众直接对话的类口语风格。口语语体风格和话语表达内容的共同作用,使得与日常生活或网络生活密切相关的单音节自主动作行为动词,成为出现在新“V起来”构式中的高频动词。

一些非自主的变化动词、非自主的心理动词,尽管可以与“起来”结合,构成结果义或起始义的常规义“V起來”结构,但都不能出现在表“倡议”义的新“V起来”构式中。前者如“变化”“成长”“生长”等,后者如“爱”“喜欢”“羡慕”“担心”等。变化动词所代表的行为是自然发生的,行为主体对其实现不具有可控能力;而非自主的心理动词所代表的心理状态,也是主体不能控制的。如果言者希望行为主体能够通过主观努力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那么在特定语境下也可以构成新“V起来”构式。例如:

(9)很期待第二部。大家第二季继续爱起来!(新浪微博,2015-10-16)

表示行为主体可以自主控制的心理活动动词如“注意”“警惕”等,则可以出现在新“V起来”中。例如:

(10)太危险了!大家看看,注意起来!(新浪微博,2012-01-18)

2.非单一的施事主体

新“V起来”构式在句中作谓语,在句子形式上,“V”所代表的动作行为的施事主体,既可以以显性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隐性的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施事主体在所指上都指向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可能是所有的话语接收者,也可能是话语接收者中具有某一特定特征的群体,但都是非单一的个体。

当施事主体以显性形式出现时,它是以复数的形式指向一个群体或符合特定条件的群体。如例(6)中的“喜欢的童鞋”,例(9)和例(10)中的“大家”。

当施事主体是隐性形式时,则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无主句,例如:

(11)925纯银镶马克赛石。俗话说男戴观音女戴佛,赶紧戴起来。(新浪微博,2013-09-24)

在例(11)中,“戴起来”的行为主体指向“男”“女”这两个群体。

第二种情况是受事主语句,例如:

(12)天气真好,面膜敷起来!(新浪微博,2014-03-17)

(13)【讲座预告】讲座听起来!(新浪微博,2013-09-23)

在例(12)中,“敷”的受事“面膜”作主语,“敷起来”的施事主体指向所有读到这条信息的受众;在例(13)中,“听”的受事“讲座”作主语,“听起来”的施事主体指向所有看到这个信息的受众。此类受事主语句是新“V起来”构式的典型句式,能产性极高。常规“V起来”句式涉及到受事时,一般要用介词“把”引进,如例(12)可以说“把面膜敷起来”,这时,不但与新“V起来”构成的受事主语句结构不同,而且语义也有很大的差异。而例(13)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形式上,都不能用常规“V起来”表达。

尽管构式义不是组成成分意义的相加,但构式义也不会完全脱离组成成分的句法语义特点而凭空产生。新“V起来”构式中动词的自主性语义特征、行为主体的群体性特征都对构式义的浮现(emergence)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受事主语句是新“V起来”构式存在的典型句法环境,这也是它与常规“V起来”结构的区别性句法特征。

三、新“V起来”构式的功能扩展路径

根据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一方面构式的形式意义的某些方面不能从构式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另一方面构式也具有理据的探索性[2](P67)。Lakoff这样定义语法中的“理据性”:如果一个构式的结构是从语言中的其他构式承继的则该构式的存在具有理据性”。并提出了“最大理据性原则”:“如果构式A和构式B在句法上有联系,那么当构式A和构式B在语义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时,构式A系统的存在是有理据的”[4](P22)。因此,我们需要找出新构式存在的理据,分析新“V起来”构式的语义功能是如何在源结构常规“V起来”的基础上扩展的,其句法语义的扩展路径是什么。

实际上,常规“V起来”表结果义和位移义时都可以构成祈使句。此类祈使句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V起来”与其他表示祈使的句法成分结合成句。例如:

(14)设计机构不能光关起门来一个单位干,要组织起来。(《人民日报》,1965-04-08)

(15)让我们联合起来,为中日友好和世界和平而努力。(《人民日报》,1988-04-30)

(16)请你站起来!(自拟)

例(14)中的结果义“V起来”之前有情态动词“要”;例(15)中的结果义“V起来”与使役动词“让”一起构成兼语句式;例(16)中的位移义“V起来”与使役动词“请”构成兼语句。从广义上来说,位移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结果,位移的实现也是结果的实现。这类句式表达的语义是号召大家或要求某人采取某种行动,从而实现某种结果。这类祈使句的祈使义是由整个句式传达的,情态动词和使役动词在这里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二类是表结果义和位移义的常规“V起来”单独作祈使句的谓语或单独构成祈使句,句中不再需要情态动词或使役动词。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此类的句子常常作为口号或标语出现。位移义“V起来”直接构成命令句的用法更为常见,如“站起来!”“举起来!”可以说,这两类祈使句都传达了言者对动作结果实现的期待。

在上述两类祈使句,尤其是在第二类“V起来”单独作祈使句谓语或直接构成祈使句的基础上,以单音节自主动作行为动词为主构成的新“V起来”构式,在自媒体语境中大量出现。例如:

(17)女人没错的,错的是那个男人。所以,姐姐妹妹站起来。(新浪微博,2014-03-31)

(18)情侣卫衣,全家一起穿起来。(新浪微博,2017-10-05)

(19)大家投起来!(新浪微博,2016-12-01)

(20)圣诞节快到了,红色控们转起来!(新浪微博,2013-12-24)

新“V起来”构式中的动词从结果义和位移义“V起来”中的动词扩展到了包括起始义“V起来”在内的所有自主性动词,并且以起始义“V起来”中的动词类型为主。这时,在语义上也发生了统一的转变,新“V起来”构式表达言者对话语接收者发出实施某一动作行为的倡议,传达言者对动作实施的期待。可以说,从常规“V起来”构成的祈使句表达言者对动作结果实现的期待,到新“V起来”构式表达言者对动作实施的期待,在语义的发展上是一脉相承的。

这类新“V起来”构式形成的句子,需要借助特定的语境来消除歧解。如果脱离具体语境,例(17)可以理解为“姐姐妹妹已经站起来了”,例(18)可以理解为“全家已经穿起来了”,例(19)和例(20)可以理解为“大家开始投了”和“红色控们开始转了”。但是根据其出现的语境及上下文语义关系,这里的“V起来”都应理解为倡议义。

上述存在歧解的新“V起来”句式都是施事主语句,而新“V起来”构成的受事主语句已经完全摆脱了对语境的依赖,即使脱离具体语境也不会有歧解。例如:

(21)销量冲起来!(新浪微博,2014-12-27)

(22)队形摆起来!(新浪微博,2017-10-12)

(23)库存活起来!(新浪微博,2015-11-09)

(24)100%纯果汁尝起来!(新浪微博,2018-01-25)

(25)好店铺淘起来!(新浪微博,2016-04-13)

这类句式的能产性很高,自媒体上的发话者根据表达需要,可以创造出大量的新鲜例句。这是新“V起来”构成的典型句式,整个句式传达了言者希望广大话语接收者实施某一动作行为的强烈愿望。如果说这里的新“V起来”构式还有对应的常规“V起来”的起始义的残存的话,其语义已经不是某个个体动作行为的开始,而是言者号召所有受众作为一个整体实施某一动作行为,语义已经发生明显的转移。原有的语义内容也不再受到抑制,而是被完全漂白。整个构式的意义无法从构成成分的意义直接推知,新的构式由此而形成。

新“V起来”构式在原有谓语位置“V起来”的句法语义基础上,句法上经历了动词泛化、主语受事化的转变,语义上经历了从对动作结果实现的期待到对动作实施的期待,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构式,并在句法结构上形成了典型句式。

四、新“V起来”构式的功能扩展动因

从语用功能上看,常规“V起来”以陈述行为为主,新“V起来”构式是发出倡议,从命题功能转化到了言谈功能。新“V起来”构式的句子都有一个言者主语,旨在发出言者倡议。从“行、知、言”三域理论来看,从陈述行为的常规“V起来”到发出倡议的新“V起来”,是从知域到言域,而从知域到言域就是一个主观化的过程,在这个主观化构成过程中语境推理和类推起到了關键作用。

新“V起来”构式倡议义的用法主要来自自媒体语境的语境推理。在通常情况下,常规“V起来”是表示动作已经实现,但自媒体的语境却显示动作并未实现,而是说话者希望它实现,语言惯例与语境的冲突促发了一种新的语言惯例的产生——倡议义“V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重新理解”得以发生。“重新理解”的特征之一是针对意义而不是针对形式,多指意义或意义关系的再认,重新理解的对象的语符不发生变化[5](P20)。新“V起来”构式与常规“V起来”相比,“V”和“起来”之间的语法层次、语法关系都没有任何变化,仍是述补结构,只是两者之间的语义关系发生了变化,由表示动作的进程、状态和动作造成的结果演变为表示对动作实施的期待。因此,这是一个“重新理解”的过程。Heine & Kuteva认为,“重新理解”主要是语境诱导造成的,通常跟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过程有关,如从实体到实体空间、从空间到时间、从实体空间到话语空间等的变化[6](P3)。新“V起来”构式从叙述动作行为到发出实施动作行为的倡议,也是隐喻机制作用的结果,属于实体空间到话语空间的变化。同时,新“V起来”构式常与表说话人建议的语气词“吧”在句中共现,主观性的语境为重新理解“V起来”提供了语用条件。例如:

(26)家有剩饭的同学,学起来吧!(新浪微博,2014-01-22)

类推实际上是一种抽象化和普遍化,新“V起来”构式形成的典型句式——受事主语句的高度能产性就说明了这一点。网络上的语言传播很快,尤其是新颖的表达方式,一旦出现便会引起争相效仿,频繁使用,并类推扩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类推就是成人的语言习得。沈家煊指出,语言习得包括成人的语言习得是语言演变的重要动因之一。一个语词初现一个新的意义或新的用法后,如果这项创新为创新者或其他人所重复,这就发生了所谓的“习得”,语义的演变由此而开始[7](P243)。新“V起来”构式的规约化也是如此,它通过自媒体语境中的互相效仿而得以快速传播。

网络语言的语法化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主要依赖“共时强度”,即更多地依赖频繁、大量的使用;二是“共时强度”突出,“历时厚度”不足,导致其语法化过程中的渐变性特征不明显[8](P82)。新“V起来”构式的产生和使用也表现出这两方面的特征。我们几乎看不到常规“V起来”到新“V起来”构式的时间演变过程,两者在共时系统中并存,但还是可以发现处在过渡状态中的两解情况,即当主语是施事主体时,句式既可以理解为动作的结果或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对动作实施的倡议和期待。

构式作为一个整体表达式,体现了说话人对情景的识解,具有典型的语境适切度。自媒体语境中产生和使用的新“V起来”是在常规“V起来”结构的基础上,在句法上发生了动词的泛化、主语受事化的转变,在语义上经历了从对动作结果实现的期待到对动作实施的期待,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构式,扩展出“公众倡议”的功能。自媒体语境是新“V起来”构式的典型适用语境,语境推理和类推模仿共同促成了新“V起来”构式在自媒体语言中的应用和普及。通过对新“V起来”构式的分析,我们也感觉到,在目前的社会语言生活中,自媒体语言是最有活力、最具创新性的语言,处于语言发展变化的最前沿。在一定程度上说,网络语言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为语言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新的语用环境。

参考文献:

[1]房玉清.“起来”的分布和语义特征[J].世界汉语教学,1992,(1).

[2]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3]王灿龙.句法组合中单双音节选择的认知解释[A].中国语文杂志社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5]储泽祥,王寅.动词的“重新理解”及其造成的影响[J].古汉语研究,2009,(3).

[6]Heine,B. & Kuteva,T.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7]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

[8]储泽祥.网络语言里“各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兼论网络语言的语法化特征[A].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编委会编.语言学论丛(第四十九辑)[C].北京:商務印书馆,2014.

Public Advocacy:

The Function Expansion of “V Qilai(起来)” in the Context of We Media Context

Li Guimei

(China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Language Norms and Standards,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unction of the new construction “V qilai(起来)”,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context of we media, as well as the path and motivation of its expansion from the conventional “V qilai(起来)” structur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new construction “V qilai(起来)” extends the function of “public advocac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V qilai(起来)” structure. In this process, pragmatic reasoning and analogy play a key role.

Key words:“V qilai(起来)”;public advocacythe;we media

猜你喜欢
自媒体
智能手机时代隐私权的保护
自媒体对高中汉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自媒体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网络创业策略分析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自媒体时代我国公民新闻的审视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