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华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科技日新月异。在今年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要求,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是补上“三农”领域短板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信息化改变社会各个方面的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为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必将成为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进步的新动能。
一、信息技术助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机遇
当前,利用信息技术助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恰逢其时,有以下几方面优势和机遇。
(一)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乡村网络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农村网民和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据工信部数据,2019年我国行政村光纤和4G网络通达比例均已超过98%,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贫困村的固网宽带覆盖率达99%,实现了全球领先的农村网络覆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20年3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2.55亿人,占整体网民的28.2%,较2018年底增长3308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较2018年底增长7.8个百分点,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5.9个百分点。从2G、3G到4G、5G,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再到人工智能,数字乡村已经逐渐发力,融入乡村生活的每个场景,也改变着村民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农业农村农民与城市的联通无限接近,城乡发展鸿沟在数字化的作用下渐成弥合态势。
(二)国家政策提供了有效指导
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和改善乡村文化公共服务都十分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要加强农村网络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建成一批特色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的目标,同时要求加强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利用互联网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互联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示范基地。
(三)乡村丰富的文化资源提供了发展潜力
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灵魂和血脉的根基所在。“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文人们的无数千古佳句源自于乡村;稻鱼共生系统、旱作农业系统等许多先贤们为我们留下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来源于乡村;大量的非遗文化传承人、优秀传统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如今仍保存在乡村。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展中,乡村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乡村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互联网技术的催化作用下,必将实现裂变式发展,爆发出不可估量的潜力。
(四)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带来了良机
自2018年起,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专属节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是传承农耕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大举措。中国农民丰收节积极采取互联网思维,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坚持文化为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可以充分发挥节日对各民族传统农耕文化、各地特色乡村文化的传承提升作用,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夯实广大农民文化自信,极大地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如今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迅速,但是城乡发展鸿沟依然存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采取相应对策解决。
(一)乡村公共文化供给方式亟待改善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乡村文化供给建设成效显著。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末,96.8%的乡镇有图书室、文化站,11.9%的乡镇有剧场、影剧院,16.6%的乡镇有体育场馆;41.3%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然而,乡村公共文化供给仍然存在错位和失衡等现象,部分乡村图书室、剧场、影院、体育场存在长期闲置现象,这主要因为乡村公共文化供给缺乏差异性,而乡村文化的需求主体,正由单一的农民主体向社会多元需求主体转型。而信息技术带来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的普及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在拥有海量文化资源的互联网之上,需求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更好地选择所需的公共文化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推荐算法也能更智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需求,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公共文化服务。
(二)乡村传统文化宣传途径亟待拓宽
当前城乡发展鸿沟依然存在,部分城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并未完全覆盖至乡村。由于地理因素,乡村文化需求主体获取文化服务成本较高,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随着互联网思维不断发展,尤其伴随着网络论坛、视频网站、直播平台等的兴起,让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下乡”和乡村传统文化“进城”变得更加便利。例如如今一些网络达人,将乡村的传统文化制成视频,将乡间优秀的文化宣传至城市,不仅在城镇带动了热爱乡村传统文化的热潮,甚至让我国的这些文化宝藏输送到国际网站,让无数外国网友为之着迷,从而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产生向往,形成了我国的文化输出。
(三)乡村遗产文化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乡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存在着民众保护意识薄弱、保护主体无法充分发挥保护作用等问题。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新媒体手段,不仅可以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舆论环境,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等活动,逐步扩大农业文化遗产的普及程度,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氛围;同时,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可以进一步了解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挖掘其经济价值,通過对这些遗产价值的挖掘,将其生产的农产品注入文化内核,创立具有独特元素的品牌,提高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极大地提高遗产文化保护效益。
三、信息技术助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推进路径
(一)推进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建设进度的要求。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借助新基建的“东风”,进一步加强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公共文化下乡、传统文化进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鼓励市场主体开发农民爱用、常用、易用、好用的文化服务APP,让手机成为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工具。统筹推进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利用,建立乡村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二)加强乡村复合型人才培养
围绕改善乡村公共文化主题,建立乡村“文化达人”人才库,发掘本地深入了解乡村传统文化、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人才,利用新媒体学习城镇公共文化服务、宣传乡村传统文化服务;实行新型文化乡民培育工程,培养既热爱乡村公共文化,又能熟悉运用互联网及新媒体手段的复合型人才,打造高素质文化服务队伍。
(三)丰富乡村传统文化内涵
乡村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内涵十分丰富: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因此,要将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讲好中国乡村文化故事,形成新型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继续展现其风采和魅力,不断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
(四)充分利用中国农民丰收节平台
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坚持文化为魂,充分融入信息化元素,是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是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丰收节启动了丰收历史文化数字保护工程,运用数字化理念和手段,保护传承各地各民族历史文化,推动优秀农耕文化以鲜活的形态融入城乡居民生活。因此,通过充分利用中国农民丰收节效应,深化实化节庆内容,构建起充满活力的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可以进一步提升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