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经济及建筑企业发展的趋势

2020-06-05 18:38孔全明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建筑经济建筑企业发展趋势

孔全明

摘要: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已进入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的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耗阶段,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影响较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为此,建筑业如何承受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成为了重中之重。

关键词:建筑经济;建筑企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筑业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完善建筑行业的发展,实现我国建筑水平的提升,推动行业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是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行业水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主要手段。

1 中国当代建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1 公有制建筑经济问题

公有制建筑经济主要指的就是国有建筑经济,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在建筑企业的管理层当中,一些工作人员存在着损公肥私的情况,导致整个建筑发展陷入到恶性循环当中。其次,在一些企业当中,还存在着谋私情况,导致整个经营情况不理想,这对于建筑经济健康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最后,在很多建筑企业内部,经济体制改革还不是十分彻底,导致企业资金出现大范围流失,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还导致项目出现延期、企业效益下降。

1.2 私营建筑经济问题

从私营建筑角度上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整个法制环境不理想。在已有法律体系当中,与建筑行业经济政策或者规范制度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不是十分健全,在私营建筑企业内部,经常性的会出现乱收费或者乱罚款的情况,导致法律保护力度不理想。其次,目前私营建筑企业整体经营规模还是比较小的,这也导致这些企业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不是十分理想,也缺乏必要的资金资源。以上所出现的这些问题必然会对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解决,进而促进我国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筑企业发展趋势

2.1 绿色化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全球能源危机爆发后提出“节能建筑”开始,世界范围内陆续出现了可持续建筑、环境共生建筑、绿色建筑等理念,并逐步受到重视。随后各国纷纷出台了自己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从1990年英国推出BREEAM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到1998年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再到2003年日本CASBEE和2007年德国DGNB评价体系,我国也于2006年公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于2019年3月又发布了最新修订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作为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践行者、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承载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勇担绿色建筑新发展的领军之责,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引,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将“以人为本”贯穿于建筑全生命期各阶段,以降低资源环境负荷和提升建筑品质为重点,提炼出高质量绿色建筑的“五化”理念体系框架——人性化、本土化、低碳化、长寿化、智慧化,并将其应用到建设中国特色绿色建筑、传承中国特色建筑文化的具体实践之中。

2.2 智慧化发展

更加注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基于BIM的建筑全生命期管理信息系统,并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建筑功能和智能化、精细化运营管理水平,为使用者工作、生活提供便利。智慧化是当前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所趋,有必要对智慧化作进一步解读。未来,智能技术在城市运维、社会治理的应用创新只会越来越快,而“智能”生成的基础是信息化、数字化,因此,加快国家、社会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高科技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党和国家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就信息化、数字化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新时代,国家、社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冲锋号角已吹响。建筑业是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前沿阵地。因为新型智慧城市需要以数字城市为支撑,数字城市又需要以数字建筑、数字市政设施为支撑。然而遗憾的是,根据有关资料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建筑业是数字化产业发展洼地,数字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全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为此,建筑业必须迅速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加大投入,更快、更好地实现行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为我国全面用好“弯道超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支撑。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水平,集中体现在BIM技术的发展、推广应用水平上。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就是在建筑工程全生命期内,通过三维数字化模型等手段,集成建筑工程相关信息,并依托于此进行建设、制造、管理等行为。BIM已跨入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和管理领域,并与这些领域既有的数字化技术相互结合升级,形成工程信息模型。数字建筑、数字市政设施需要通过BIM技术实现,基于BIM技术的CIM体系是实现数字城市的基础。

2.3 全球化發展

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世界经济阶段。尤其是在加入到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建筑企业所面对的是十分广阔的全球化市场,很多企业已经开展了国际化进程,这对于拓展建筑市场健康发展有着促进意义。在2013年,我国结合实际发展需要以及顺应全球化经济要求,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经营范围将会朝着全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从本质上看也顺应了全球协同发展、竞争发展的实际要求,能够保证建筑企业在国外经营环境当中吸取更多的可借鉴之处,这对于我国建筑企业今后不断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从宏观层面上看,如果想要保证我国建筑经济的实际发展要求,就必须要同时加强公有制建筑经济与私营建筑经济的建设,充分熟悉今后我国建筑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使得我国建筑企业能够朝着全球化、工业化以及绿色建筑方向不断发展。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在今后发展建筑业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原则,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虹.中国当代建筑经济及建筑企业发展的趋势[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15-15.

[2]陈宇红.国有建筑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的分析与调查[J].建筑经济,1998,(08):3-6.

猜你喜欢
建筑经济建筑企业发展趋势
探讨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意义
浅析建筑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建筑集团心理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对建筑经济的建设成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