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玲
摘 要:随着人们对眼健康要求的提高,眼视光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 大。本文就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眼视光人才,从中职眼视光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观念、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做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就业观;能力;素质
1 眼视光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观念
很多眼视光的学生进校之初就对该专业缺乏了解,甚至存在很多误解。一方面认为眼视光就是配眼镜而已,学习内容简单,课业负担不像其他医学专业那样重,所以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另一方面认为该专业难以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工作,与部分家长和学生的期望相悖,而眼镜行业服务附加值低,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缺乏成就感,所以从内心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有抵触情绪,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进入实习阶段后,认为自己是专业出身,地位却跟企业从外面招聘来的社会人员一样,工资待遇也无差别,甚至因社会经验和销售经验不足,待遇比他们还低。
面对这种尴尬境地,我们眼视光教育者应该在学生进校之初就力争稳定他们的专业思想,树立职业信念,了解行业动态,用国外完善的眼视光领域做范本进行宣传,明确未来在校的学习目标。在校学习过程中,除了传统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外,我们应该开展多元化的专业教育活动,包括举办爱眼护眼活动,邀请医院和企业的专家开设眼视光讲座,社区义诊,眼视光操作竞赛等。引导学生加强对眼视光专业的归属感,树立对眼视光专业发展前景的信心。在顶岗实习阶段,邀请企业合作完成就业指导,转变工作分高低贵贱的落后观念,调整学生合理的就业期望,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正确的就业观念,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提早认知企业,理解企业文化,完成角色转变,适应职业环境,从而实现教育与行业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 眼视光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良好的职业能力是学生就业的基础。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两个层面。
1.专业能力:一个合格的视光从业者,首先应有基础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其次应有丰富的眼视光专业知识,然后进一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技能,包括验光、眼部健康检查、接触镜验配、双眼视觉功能的评估、眼镜定配、眼镜整形校配检测、仪器维护、视觉训练和保健、异常双眼视诊断以及低视力康复等能力。目前,社会上很多职业都在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其中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参加验光员和定配工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培训及考试并获得证书,对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大有裨益。
2.综合能力:眼镜行业是一个“半医半商”的行业,对从业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较高,包括沟通能力、销售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首先,对于沟通能力,眼视光学生应掌握沟通技巧和方式,加强语言修养,善于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心理,并耐心地为患者排忧解难。其次,销售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沟通能力、销售技巧、产品专业知识、相关竞争产品和品牌信息、服务能力等,需要长期实践及积极思考总结才能逐步形成。最后,关于眼镜店经营管理能力,其培养需要学生掌握经营管理知识,形成经营管理意识,并深入到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中进行实践才能逐步形成。
3 眼视光学生应具备的素养
1.吃苦耐劳的精神:眼视光毕业生大多从事的是第一线的工作,
只有肯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的人才能积极地面对工作中的困难、适应工作环境,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因此,眼视光专业学生只有坚定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沉心静气学好眼视光知识,提升专业素养,积极投入工作,为视光行业做出贡献。
2.创新创业精神:在创业教育中应首先进行创业观念的教育,要打破追求铁饭碗、不愿冒险的传统文化影响,向学生灌输勇于创业,敢于冒险的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独立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品质的熏陶、创业能力的训练,达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
3.终身学习意识: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做到终身教育,才能不被社会淘汰。眼视光专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更需要我们的学生不断更新知识,而仅靠课堂学习来掌握不断更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应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就业观念、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是长期训练与累积的结果,眼视光教育者通过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倡导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并辅以素质教育,定能提高学生自身的竞争力,成为社会需要的眼视光专业人才,从而最终实现理想的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陈雪阳.浅谈高职眼视光技术人才培养方案[J],医院管理,2016(9):279.
[2] 诸葛晶,黄金枝,瞿佳,等.中美眼视光学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5):66-69.
[3] 付滢.“互联网+”时代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研究: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J],求知导刊,2017,(35):20-21.
[4] 袁守璇,門立众,高雅萍.眼视光技术专业终身教育体系管理方法探究[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6(7):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