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建国
这是首部关照中国高铁建设者命运的良心之作,国家工程背后的苦难辉煌,利益冲突面前的人性选择。
2019年的秋天,我接到一个文友的微信——作家孟广顺69万字的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已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两天后我接到孟夫人的电话,知道此事确凿,并答应送我一本题字的书。我听到消息很激动。两天后我在北京城东的蓝岛大厦见到孟夫人,看着那本厚厚的小说,我无比钦佩作者,由衷地说:“孟广顺简直神了。”
因为一年前他刚完成同题剧本的创作。我当时还辅助性地跟着写了一点文字,那时广顺告诉我:他准备把剧本改编成小说。我听后,心里很欣喜又能读到他的新作了,也惊讶于他刚完成的电视连续剧已属万分不易,再改写成小说,那至少是几年以后的事,没想到只隔了一年的时间,我手里就掂着他沉甸甸的作品了。我有过一点写作经历,知道剧本和小说虽然都属于文学创作的范畴,但剧本是需要众多人物的同时出场,剧情的起伏跌宕,在不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中去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而小说则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情节去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展示生活中的真善美。两种文学形式的展示过程不一样,中间还隔着一道深深的鸿沟,至少我当时是那样的感觉。
世界领先的高铁
作者(左)与孟广顺合影
我和孟广顺28年前就认识了。那是一天中午,我看到单位的同事小陈正在认真地抄写文稿。那一行行娟秀的小字很漂亮,便问了一句,小陈说:“我爱人的报告文学。”同时扬起的脸上带着几分自豪的神情(后来小陈也成为一名中铁职工)。我那时是个文学爱好者,业余时间涂写着一些不成样子的文字,正处在投师无门的苦闷之中,一听这话立即来了兴致。甚至打断了小陈的抄写聊起来,小陈便是孟夫人。后来因为她的从中帮忙,我结识了亦师亦友的作家孟广顺。那时他已是《中国企业报》的特约记者,北京作协的会员。
我们在一个春雨蒙蒙的夜晚,有了单独见面机会,那时他已经出版了报告文学集《大山里的回声》,正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二本报告文学集《人生dk、红舞鞋、经纬线》。更主要的是孟广顺热情真诚,待人随和,没有一点自负。他操着略带山东口音的家乡话,很健谈,那些随口而出的引经据典,让我瞬间就感觉到他读书的丰富和知识的渊博。当时社会上把刚从铁道兵转行过来的作家,还称为“军旅作家”。我们见面时他案头上正有一部写了一半的中篇小说《再生的土地》。他停下笔来陪我聊了一个晚上,让我很自豪结识了一个豪爽的朋友。不久后我在《中国作家》杂志上看到了那篇小说。
孟广顺当时在中铁十六工程局当秘书,离我供职的单位不远。我业余时间正参加着北京某报社的新闻培训班学习,处在一种对新闻写作懵懵懂懂,又兴趣十足的状态,很像一个刚学会骑自行车的人,看见车就亲。这时候能认识一位引路人,我无疑是幸运的。我把自己业余时间写出来的文字拿给他,听到了他诚恳而具体的指点。不久我也在京城著名媒体头版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新聞作品。那以后我们不时有些交往,他送给我一本俄罗斯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并告诉我,这本书对初学写作很有指导意义。
那时我在公司里已小有名气,是我们行业《北京交通报》的特约记者。并在《北京交通报》和《首都建设报》上接连发表了几篇新闻特写。一次一位编辑跟我聊起了孟广顺,听说我们是朋友,问我是否能联系上他。编辑部派我去采访他,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准备着自己的采访。事先我读了他的散文集和报告文学集,那些作品透露出强烈的军营气息,也从中看出了一些他个人的成长轨迹。当年母亲把他送入部队,军营的生活塑造了他坚毅刚强的性格,也塑造了他做事持之以恒严谨的工作作风。而后来的经历又给他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写作内容。铁道兵脱下军装集体改制,变成国有企业的职工后,也要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和激烈的竞争,他们又以铁军的精神去品味初闯市场的种种艰难与成功,而这些又在他的笔下被写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那一段段历史也留在我的记忆里。让我觉得无论生活怎样演变,当年的铁道兵精神面貌不改,兵的气质不改,他们依旧奋战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各条铁路建设的工地上,把一条条畅通的铁路线留在苍茫大地上。他在《写在红土地上的备忘录》《人与自然的生死较量》《回师景中山》《月夜听涛》等多篇报告文学和散文在告诉着人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铁路建设中,中华大地上的一条条千里大动脉,都是年轻的铁道兵们用青春的汗水和热血,甚至是用生命一公里一公里铺就出来的。
我在一天傍晚去了位于朝阳区东坝的十六工程局。没想到一到那里,就看到正忙着的孟广顺。作为秘书,他正起草着第二天会议上的重要文件。寒暄几句,我便耐心等在一旁,看着窗外的天空由殷红逐渐变成暗色,又变成了繁星满天的夜晚,心里由亢奋渐渐变得有些失落。同行的孟夫人说:“孟广顺还像从前一样地先顾工作。”说完,她流露出无奈的微笑,并说:“他们这一代人恐怕一辈子都这样。”那天因为孟广顺忙到很晚,我没能完成采访,遗憾地离开。后来又去了第二次,才写出了一篇5000多字的孟广顺人物专访《他从大山里走来》,一个月后刊登在《是与非》杂志上。
那时候,我也常常能见到他,不是见到他本人,而是在一本本杂志上看到他不断发表的文学作品。像反映北京地铁建设成果的通讯《京城,长安街下地道战》等作品。而且每隔一两年总有一次见面的机会。他也不时听到我的一些消息,见到我,他笑着说:“这不也上路了吗?”我知道那是对我写作的鼓励。事后,读着他的那些作品,我很钦佩他的才华。当秘书的他需要经常写出企业管理制度经验总结一类的行政公文,很多人因为岗位的原因,只会轻车熟路写一种文体。而孟广顺对两种文体驾轻就熟。放下当秘书的笔,同时他又创作出那么多寓意深刻、文字优美的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知道在很多时候,两种文体是不兼容的。能游刃于二者之间又融会贯通的人,肯定有着一种特殊的才能,非一般人能比。
几年后,我调到了另一个工作单位,便很少听到孟广顺的消息了。但我知道以他的生活阅历和丰富的写作经验,他是不会放下自己手中的笔,因为他在我眼里始终是一个记者和作家,一个真诚的朋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看《劳动午报》副刊版,一条书讯吸引了我,孟广顺以他的家乡鲁西北为背景,以他父亲一生为主线,通过抗日战争中父亲同时代人的传奇故事和种种际遇,展现战争与苦难给国人造成的悲欢离合,以及为求得解放奋不顾身、勇于牺牲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可惜我当时没看到那部小说。但我也从过去的老同事们口中知道,他已调到中铁二十一局当局长了,成为一名在中国西部奔波、四海为家的中国高铁建设者和指挥者,和千万名同行们在中华大地上创造着新的时代传奇——中国速度。他爱人则在北京的家独自带着孩子,守着家业。
2017年秋天,我又接到他的电话,知道了他正着手创作大型电视连续剧《高铁作证》,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内容。他利用假期中的一点空闲时间,从兰州那边的高铁建设工地短暂地回到北京,我知道他工作日理万机,马上赶到他在六里桥的驻地。多年不见倍感亲切,他送给我自己的两部长篇小说《地老天荒》《河魂》及《乡村物语》散文集,堆起来厚厚的一摞,我惊叹他什么时间写完的这些作品。他告诉我:“每天晚上很少在夜里12点之前睡觉。”我们聊了一阵也很快切入正题,他让我帮忙辅助性地写一点文字。我知道那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之后,他很信任地通过电子邮件把剧本发给我。从此以后有几个月的时间,我每天读着《高铁作证》的剧本。说实话,在此之前,我虽然也读过几个剧本,但读得很潦草。而现在我是他的第一个读者,那些日子每天读着剧本沉浸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之中,被深深地吸引着,为剧中几个主人公的命运担忧。当我读到4名年轻高铁建设者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才在大山深处开凿出一条隧道,搭建出一座座天堑变通途的大桥时,我的眼里也是盈着泪水。我曾经读过他的报告文学《人与自然的较量》,知道那些都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的故事,甚至比剧本里描写的场景还要惨烈。当剧中的主人公铁建用铿锵有力的喊声告诉世人:“我们中铁人脚踏山河,立着是大桥,横着是隧道、是路基、是轨枕,死了是永不消逝的路魂。在我们的肩膀上铺着万里无缝的钢轨,头顶上是飞速奔跑的高铁,我们就是这么一个铁骨铮铮的群体,是一群在地球上留下痕迹的人。”这时候我心中立即就有了一个鲜活的群体。只有读出这些东西来,我才能写出来。
雪山下的高鐵
很快孟广顺又从千里之外的高铁建设工地,陆续把写完的剧本用电子邮件发过来。我读完整个剧本,知道时速每小时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建设起来原来如此艰难。中国速度是无数建设者付出了无比智慧和巨大牺牲才建设出来的,高铁凝结着建设者们心血的丰碑。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好日子是靠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当我看到孟广顺把高铁建设者们的故事,用小说的形式全景式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读着这部小说,我心中无限感慨,一生中能遇到这样的好朋友,真是快哉,快哉!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