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皓
东四六条的一座四合院内
北京四季分明,一年中四季的輪回在一方院落中呈现出迥异多姿的情调,能让人感受得真切,体验得彻底。
北方的春季来去匆忙,年节过后,阵阵春风吹走了寒气,白云在蓝天里浮动,明媚的阳光透过繁茂的树枝照射到院子里,在墙面上投下斑驳的倒影。大地回暖,人们在院子里就可以尽情活动了。早起挂上鸟笼,听鸟叫、打太极、吊嗓子,气韵勃发。孩子们可以在院子里撒欢儿了,做游戏、踢毽子、抖空竹,招猫逗狗……大人们午后坐在屋檐下,听评书、晒暖阳,打个盹儿、养养神……一拨又一拨的燕雀、黄雀、太平鸟等候鸟会交替落在树上歇息,发出悦耳的啼叫,向主人致意。
驯养鸽子是老北京人的传统喜好,种类和名堂繁多。鸽巢通常搭在后院的某个角落或房上。春暖花开,各家驯养的鸽子成群地轮番放飞,在古城上空盘旋,成为京城的一道独特风景。
京城盛夏天气炎热,为消暑纳凉,主人会在院子里搭起高高的天棚(凉棚),甚至超过了屋檐,棚顶一般用芦席覆盖,只遮阳不挡风,芦席两端系着绳子可自由舒卷,主人根据阳光变化让天棚敞开或闭合,一家人就可以舒服地享受院子里的生活了。也有的人家在院子里支起一副木架,两侧栽种藤属植物,让架子顶部覆盖着葡萄藤、紫藤或丝瓜秧之类,只透进一丝一丝的光线,在木架下面就形成一块阴凉地,面积虽然不大,但自然美观。棚内再设置石桌石凳,是品茶下棋的好地方。讲究的四合院都设有两层窗户,外层糊有窗纸或安装玻璃,内层糊有一层类似纱布、能透气的冷布。天热可将外层窗户支起,只留内层窗扇,让屋内空气通畅。横条的竹门帘或竖条的穿珠门帘也是必不可少的物件,不仅透风,还遮挡蚊蝇飞虫。
入夏以后,宅院内外草木繁茂,满眼葱绿,清凉天地,隔绝尘嚣,闲庭漫步,惬意悠哉。黄昏时分,晚风微荡,住户们多坐小板凳于门首乘凉,与街坊们谈天说地。晚间,自家人坐在院子里,玩扑克牌的叫声、灯下的家常话能持续到半夜。
京派四合院的房屋墙体较厚实,保温效果好,夏季室内宜人的温度可保持到正午。入伏以后,酷热难耐,常见有生意人将冰窖里的大块存冰取出,捣碎制成小冰块沿街巷挨家售卖,老北京人习惯将冰桶置于屋内,起到了天然降温的效果。
在院子里养鱼是老北京人的一种传统雅好,早先从宫廷流传至民间。常用的鱼缸有泥质(俗称瓦盆)和木质(俗称“木海”)的,呈盆状,口大底小,大号的直径超过1米,外形古朴讲究,缸内通常要放置多孔珊瑚或造景石。院子里的鱼缸通常用砖石垫起或摆放在专用平台上,木盆和瓦盆透气好,缸内苔藻较多,易于鱼儿生存。
檐下观雨也是一种享受,电闪雷鸣之后,暴雨从天而降,雨水噼啪……噼啪地砸到地面,同时顺着屋顶的瓦沟急速流淌,从屋檐上瀑布般地泼洒到院子里,水花飞溅,颇为壮观。建造完好的院子地势较高,排水畅通,积水穿过四周墙根的沟眼,顺着暗沟很快就排到院外的胡同里。
秋天是北京最美的季节,被誉为“金秋”。旧时的京城没有林立的高楼,空气流畅,能明显感到季节的变化。
作家郁达夫在其散文《故都的秋》中写道: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古都的秋味……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作为南方人的郁达夫先生,在北平生活的时间不算长,居住条件并不奢华,却情趣盎然,对北平的秋天能有如此深切的感受,而生活在精美院落中的老北京在醉人的秋色中,应有更深厚的情致。
绿树掩映中的南锣鼓巷某四合院
游客爆满的传统街区——南锣鼓巷
绚烂的金秋过后,庭院归于沉静,像一部四季交响曲由华美的变奏进入庄严的乐章。老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尤其是在数九季节,天寒地冻,凛冽的西北风令人瑟瑟发抖。然而,四合院里的冬天,却充满了京华式的暖意。
京城旧式宅院里的所有房屋,除倒座房外,通常不设后窗,使寒气不会透进室内,而倒座房的后窗均为南向,影响不大。为能安然过冬,老北京人家一般在立冬之前就把窗缝封糊一遍,屋门外挂上棉门帘。旧时的冬季,四合院里室内采暖主要是烧火炕或烧地炕,建造讲究的宅院用砖垒砌成炕,底部铺有条石,其中砌出盘绕的烟道。热源通常是一种炭火盆,预先在室外点燃、烧旺后,再将炭火盆从炕洞口推入炕内,热气就在烟道中传递。同时通过砖石向室内散发,并传导至炕面,而炕内的烟气则顺着烟道从墙根的透风孔排出室外。民国以后,铁皮洋炉和铸铁炉子被广泛使用,并配有一节节的铁皮烟筒,热炕换成了更舒适的床榻。
冬季太阳斜射,阳光穿过檐廊、透过窗户照进室内,形成一道道耀眼的光柱,屋里呈现一派亮堂堂、暖洋洋的氛围。尽管室外一片凋零,而屋内依然可以种养盆花,有专门摆放盆景的花架,由硬木制成,造型优雅,与室内古色古香的装饰和陈设相应配套。常见的花卉有兰花、梅花、金边瑞香、文竹、吊兰、水仙等,给雅致的室内带来生机。
旧时的京城,每到冬季总要下几场雪,尤其在寒冷的夜晚,逢时会下一场大雪。四合院层次丰富的建筑轮廓,一道道起伏的瓦沟,被白雪勾勒得别具韵味。主院里有廊道通行,家人不先清扫主院里的积雪,愿意保留这番迷人的场景,而是先在前后的院子中扫出一条人行道。待到晴天时,积雪慢慢融化,水珠从房顶上嘀嗒、嘀嗒地落下,一夜间就结成了一排排长长的冰柱,倒挂在屋檐下,晶莹剔透,可跟雨中的瀑布媲美。
四合院是老北京人理想的安乐窝,大门一关,自成天地,与世无争。身居一方院落,可观日月星辰,可赏花鸟虫鱼。一家老少,声气相闻,几代同堂,代沟弥合。过去,年长者是一家至尊,孩子们每天都要跟着父母给长辈请安,并帮着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们没有娇贵之气,自立且能力强,讲礼貌,尊重长辈。从前,老北京人家三代同堂的较为普遍,一座三进式院落能很好地满足一家三代人的生活需求。对于四世同堂的家庭,一般家境都较为殷实,建一座四进式院落,增加一个主院落,就能让两辈老人安然舒适地起居。五代同堂在过去较为罕见,这样的家族大都是大户人家,通常都住在更宽绰的大宅院中。
建筑承载着历史,京派四合院代表了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特有的居住文化和生活方式。北京作为五朝帝都,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交融,使京城的傳统文化不断升华,兼容并包。从建都始,大批技艺高超的工匠荟萃京师,从金碧辉煌的皇家宫阙到精致讲究的民居院落,建造水平得以传承和发扬,工匠的智慧和技艺得以发挥,培育出华夏民居的一朵奇葩——京派四合院。京派标准四合院主要集中在内城,外城由于历史原因,街巷较为狭窄,胡同间距短(一般不超过40米),很多胡同走向也不规则,很难建造标准的三进式四合院,但也不乏建造精美的各式小院落。
2011年东四八条一座大杂院外景
民国时期一座四合院内采用的进口洋地砖
东城一处宅院内遗留的民国时期德国进口花玻璃
2018年经过整改后的东城区史家胡同
2014年复兴门内的胡同区
温斯顿·丘吉尔曾说:“开始时,人们塑造环境,而后,环境塑造人们。”积淀深厚的中华文明,也体现在传统的生活方式之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传承文化最基本的场所,由于居住空间的特殊性,长辈们追求的家庭和谐、长幼有序、儿孙绕膝的理想,在四合院落中得到充分的演绎。一座四合院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生活在四合院中的老北京人重礼仪,讲究家风、家教,充分诠释了老北京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价值观,可以说四合院也塑造了老北京人。
京派标准四合院大约定型于清代晚期,建造工艺趋于标准化,成为普遍追求的居家风尚。一座三进式标准四合院在当时的京城主要为中等或以上阶层所拥有,大体上相当于五品以下官员的居所,或为一些商人和殷实户所拥有。晚清时期,内外城禁律松弛,很多原先住在外城的汉官和富商也纷纷迁到内城购置房产,拥有多处宅院的房主也相当多(比如同仁堂的乐家),使京派四合院的数量达到空前。当时,一般小康之家的宅院并不大,一般是不超过500平方米的两进式院落,而外城的更小一些。在王公贵胄的王府和邸宅中,除了殿堂、厅阁、祠堂和花园等建筑外,一般都建有一座或两座带垂花门的院落,供主人起居。这样的院落相当于标准四合院中的主院落,没有盝顶(另有专门的厨厕),标准更为豪华,如恭王府中的“天香庭院”、庆王府中的“宜春堂”、大学士崇礼住宅中的东路院落等。
清朝谢幕,随着社会走向开放,京城四合院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普遍用上了电灯,有的厨卫接通了上下水并安装了抽水马桶,有的采用锅炉取暖或安装了壁炉,还有的采用了进口花地砖和玻璃等建材,室内装饰和陈设也趋于简约。这些变化,既保留了四合院的情调,又吸收了西式房屋的优点,更为舒适。1910年代末, 鲁迅先生与胞弟周作人共同出资,买下了位于西直门内八道湾胡同的一所三进四合院,作为他们两家在京的居所,所花费用为3500元大洋 ,不包括中介费。这所院落格局并不完全标准,正房有5间,不带游廊,墙面非磨砖对缝,用料和装饰较为普通。在民国初期,能购得这样的一所宅院,应属于中产偏上了。当时京城的房价也看位置,若是在东四、东单、西单、锣鼓巷等大户集中的尊贵地段,这样一所宅院至少要五六千元大洋。要是格局和装饰完好的标准三进式院落会更贵,价格相差数倍都有可能。而当时在外城宣南一带,一座占地约400平方米的两进小院,大约要六七百元,能住这样的院子至少是一户小康之家了。
被沦为大杂院的一处四合院内景
民国以后,前朝权贵和旗人失去俸禄,家道逐渐衰落,以不断变卖家产维持生计。这一时期,居京的外来户猛增,四合院十分抢手,房地产交易频繁。很多军政人士、富商士绅、学者艺人等成为四合院的新主人,而很多军阀政要和洋人买办住进了前朝的府邸大宅。1928年以后,随着国府南迁,大批军政人士和商人离开京城,商业趋于萧条,房价也有所回落。但不久,东北沦陷,大批关外同胞来到北平生活,特别是抗战爆发后,华北沦陷,又有大批日本军人和侨民侵入北平,使这一时期的房价逐步飙升。抗战胜利后,撤到后方的各界人士和机构光复北平,还有不少外来户也随之迁入北平。内战开始后,局势动荡,通胀加剧,物价不稳,房产交易通常要以黄金计价。如邓云乡先生在其专著《北京四合院》一书中列举:1948年,位于东四十二条的一所标准四合院,房屋略旧,木料尚好,正房五间,以六十五两黄金成交,折合银元后,比鲁迅先生购买八道湾的宅院时最少高出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都北京,随着国家各个军政机构的建立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大量的外来干部、公职人员和转业军人来京,进入政府各个部门工作,住房需求猛增。建国初期,大部分机构和学校都在城里,为解决各单位公职人员的住房问题,当时由政府出面,向私房业主购买了一部分院落,供各单位干部和职工居住。由于当时货币尚未稳定,交易便以布匹来论值,地段较好的一座普通四合院,可卖四五百匹市布,以1930年代布价折合,也相当于三四千银元了。还有相当一部分院落属于没收的敌产,充公后作为办公机关、学校和宿舍。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业待兴,政府不可能拿出足夠资金建房,当时京城90%以上的房屋都是院落式的平房,绝大部分是私房,而大部分职工的住房还是向私房业主租用。那时,一座三进四合院,一般要安排十几户、甚至二十几户人家来居住。有的原显贵富商的大宅,占地广,院子多,往往能住进上百户人家。如:位于德内大街厂桥地区属于广电系统的“麻花宿舍”,内分七个区,最多时曾安排过近二百户职工及家属在此居住。此宅是晚清内务府大臣麻吉勒的房产,光主路建筑就有五进院落,还有两侧的跨院,属于“院套院”的大户。还有东四六条,曾有过公安部、轻工部、林业部、民航局等单位的宿舍院,院子也都很大。
改革开放前,北京各单位住房一直都很紧缺,普通职工通常只能分到院子里的一间房,三代人蜗居一室的情况也常见。日子久了,生齿日繁,不够住了,就开始在院子里搭房间、盖厨房,或将檐廊封住扩大居住面积。有的住户将游廊也纳入自家的空间,还有的将门楼改成房屋使用,很多院子的垂花门因进出搬东西不便也被拆除。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住户们普遍在院子里建“抗震棚”,后来就都转正成为房屋使用了。“文革”之后,在解放前后出生的晚辈们都已长大成人,需要组建家庭。那时的年轻人很少能在单位要到房屋,只得想法子挤占院子里的空间,使院子里变得更加拥挤不堪。到1980年代,由于私搭乱建和年久失修,京城内属于各单位和房管所管辖的居住院落大都沦为了大杂院,失去了原貌,只有少数高级干部使用的四合院,由于住房宽裕,基本没有拆改乱建,保存得较为完好。
多年前即将拆除的西城区太平桥大街小口袋胡同
京城某宅正房内景及鞍子形天花吊顶
改革开放以后,生活逐年改善,北京也加快了住房建设。从1980年代开始,北京老城内的格局就不断在改变,一些有条件的单位拆除了所占用的院落,盖起了住宅楼,有的部委机关甚至在朝内、东四、西四、锣鼓巷等城区中心地段还建了高层塔楼,这样的住宅建设一直没有停歇,使老城的胡同四合院逐渐遭到蚕食。应该说,以前的住房大都属于公产,各单位职工住房还属于福利式廉租房,政府实行的是“以租养房”的政策。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出台了新的住房制度,逐渐实行了住房分配的货币化和商品化,刺激和加快了房地产的开发。从此在老城区内,许多传统的胡同四合院居住区迅速消失,被楼群所取代。持续已久的西城区金融街项目,拆掉了原先大片的胡同,让位于高耸壮观的水泥丛林,与此类似的整片开发也层出不穷,如金宝街、花市地区、西单地区、宣外椿树地区和大吉片等。在此期间,有多所精美完好的府邸院落被拆除,如:美术馆后街22号院;金融街孟端胡同45号院;鲜明胡同4号院;北大吉22号巷李万春故宅;大甜水井胡同的伦贝子府;西直门内的贝勒永璂府等,引起广泛关注。尽管社会各界和媒体不断呼吁予以保护,但在僵持一段时间后还是没能留住。新中国成立初,老城内共有胡同近3000条,其中内外城大约各占一半,院落星罗棋布,其中格局完好的四合式院落至少有3000座,且绝大多数分布在内城。而在1980年代初,保存较好的四合院只有800余座(不包括被列入文保单位的)了。21世纪初,老城区内尚存胡同近2000条,如今仅剩不到900条了,四合院的数量也随之锐减。到2010年为止,保存完好的传统四合院落(包括列入文保单位的)只剩300多座了。
史家胡同四合院博物馆内展出的胡同院落模型
近年来,特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北京并作重要指示为契机,市政府以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为目标,力争将北京建成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在城市改造和副中心建设的同时,市区各级政府也加大了老城街区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力度,摒弃了过去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模式。从严格禁止老城区内的房地产开发、整治开墙打洞、拆除违章违法建筑开始,到有效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和胡同院落的清理、腾退和修缮,胡同不再减少,完好的院落不断增加,老城的传统风貌逐渐得以恢复。经多方协作,史家胡同和东四社区相继腾退了古老院落,建成了各具特色的胡同四合院博物馆,向人们展示浓缩的胡同文化和深厚的历史文脉;内务部街27号院,腾退修缮后成为远近闻名的社区公共文化空间,老少群体皆可共享交流;白塔寺社区推出的“老城更新再生计划”,旨在重塑北京胡同文化的生活场景,形成社区与居民的良性互动。深挖胡同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在居民中建立归属感,形成凝聚力,创建文明和谐的社区;地处外城的老宣武和老崇文地区的传统风貌近年也有了很大改善;还有不少四合院落改建成宾馆,让八方来客体验老北京的生活;“让城市留住记忆”等主题活动,在老城区内广泛开展,传承历史文化、爱惜文物意识深入人心。可以想见,古今交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北京城,将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2013年10月建成的史家胡同四合院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