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力超
简单来说,生酮饮食模式就是高脂肪、中至低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该饮食模式是减重领域的时尚新宠,但在神经科医生眼中并不陌生,在20世纪20年代,它是针对用药物难以控制的儿童或成人癫痫的配合饮食配方。因为生酮饮食模式的能量供给主要来自脂肪,脂肪在供能过程中必须将自己分解为脂肪酸和酮体,而酮体穿过血脑屏障以后,在脑部可以发挥抗惊厥的作用,所以在现代医学中,生酮饮食模式配合药物治疗癫痫仍有一席之地。
那么,这个治疗癫痫的辅助饮食模式怎么就变成了减重方法呢?生酮饮食其实就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普通饮食模式的供能主要靠碳水化合物,人体利用碳水化合物是最直接最高效的,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人体就不需要脂肪参与提供能量,过多摄入的脂肪则存储起来,成为赘肉。而在生酮饮食模式下,人体减少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能量不够用,只能改用脂肪分解来提供能量,脂肪分解了,人自然就瘦了。所以,生酮饮食是一种通过减少能量摄入从而达到减重效果的饮食模式,确实有一定的减重效果。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标准,每日摄入的能量应有55%~65%来自碳水化合物,20%~30%来自脂肪。而生酮饮食的碳水化合物能量供给需控制在5%以下或是摄入量小于20克。也就是说,吃一个甜一点儿的水果就可能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一般为了减重而采取生酮饮食的人,往往都达不到这个标准,只能说是相对少吃两口米饭或馒头而已。而吃几口红烧肉,立刻适得其反。
同时,真的严格执行生酮饮食减重的人,是以损害健康为代价的。首先就是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眼冒金星、出冷汗、乏力等。其次可能造成脑细胞受损,当我们思考的时候,大脑内的数百万个神经元会相互传递信息,促使它们工作的就是血糖,如果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不足,大脑就面临着迟钝、过劳等问题,严重时会造成脑细胞死亡。其他已经有报道的副作用还包括:尿频、便秘、腹泻、颤抖、痉挛、睡眠障碍、肾结石、心悸、脱发、口臭、视力下降等等。产生这些副作用的原理不一一讲解,总的来说,生酮饮食改变的就是身体整体代谢的模式,发生各种身体不适是必然。如果用生酮饮食来治疗癫痫疾病,付出一点健康代价无可厚非,但如果是用来减重,就要掂量一下以上这些副作用对身体的影响了。
减重的基本原理非常简单,就是让消耗大于吸收,记住公式:均衡膳食+适当减少能量摄入+运动=健康减重,没必要采用非常极端的饮食模式。此外自行采用生酮饮食模式非常危险,因排酮不畅导致住院的病例不在少數。所以,如果坚持要执行生酮饮食减重计划,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在生酮饮食前要到医院进行营养学评估,进入生酮饮食阶段,要及时进行追踪复查,并由医生制订所有饮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