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星 徐晓丹
1958年1月,八一电影制片厂推出了由严寄洲、郝光联合导演、丁一三编剧、于洋主演的故事影片《英雄虎胆》。该片讲述了广西解放之初,解放军剿匪部队某师侦察科科长曾泰(于洋饰演)假扮被俘敌特头目雷震霆,只身潜入十万大山匪巢,与匪首李汉光之妻李月桂斗智斗勇,最终取得二李夫妇彻底信任,得到匪部军事指挥权,把群匪“指挥”进解放军伏击圈,最终将其一网打尽的故事。影片中,当曾泰最终取得李月桂的信任,拿到匪部兵力分布情况图后,意味深长地说:“夫人的慎重,使我终身难忘!”这句经典台词一语双关,含义颇深,既有成功欺敌之后藐视敌人的自矜,又有敌人狡猾不可掉以轻心的自警,曾经启示过几代人要正视敌人(或困难),战而胜之。
关于这部影片的故事原型,正如影片开头的画外音所说,发生在1950年广西十万大山地区……
十万大山剿匪是生动的故事原型
方圆数百公里的十万大山,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南濒北部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至中越边境,如今已是著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十万大山”的“十万”不是指确切数字,而是壮语“适伐”的汉语谐音,意为“顶天”,可见十万大山的高峻。此处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粤桂边区游击队就在这里纵横驰骋。
1948年1月,为对付中共粤桂边区游击队,蒋介石委任国民党军原六十三军军长张瑞贵(十万大山当地人)为“粤桂南区清剿总指挥”,命令他指挥所部近1万人,开赴十万大山外围清剿粤桂边区游击队。由于国民党军大势已去,张瑞贵连连败北,其指挥部再三迁移,由湛江到北海,再到海南。1949年12月11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广西,设广西省。
走投无路之时,张瑞贵想到一个人,就是他那出身铁匠家庭、个性强悍、枪不离身的发妻韦秀英(当时留守老家,当地人习惯称她“军长夫人”)。如果她能在十万大山拉起队伍,站稳脚跟,或许可以帮自己杀个回马枪,东山再起!想到这里,他急忙报告上峰,给韦秀英以“粤桂边区反共救国军”总指挥的头衔,借重她重新染指十万大山。报告很快得到同意。
1950年初,张瑞贵派人致信韦秀英,希望她看在多年的夫妻情分上,与自己并肩作战,里应外合。韦秀英看完来信,把匣子枪重重地往桌子上一拍,大言不惭地对来人说:“年轻时看戏,我最敬佩穆桂英;没想到,老了老了,却当上了佘太君!”此话一出,韦秀英便是答应了张瑞贵,从此走上与人民为敌的不归路。
1950年2月13日,韦秀英在十万大山脚下当时属于广东省的钦县(今广西钦州)大寺圩那曹村召集当地匪首开会,以“粤桂边区反共救国军”总指挥的名义发号施令,树起了“反共救国”的反动大旗。会上,韦秀英下达总暴动命令:1950年3月3日为“总暴动日”。
“总暴动日”当天,韦秀英派出“反共救国军”1000余人突袭钦县长滩镇那袅村,破坏钦县人民政府的征粮工作,残杀工作人员。驻该村的征粮工作队42人仅1人幸免,史称“那袅惨案”。
由韦秀英亲自发动的这场暴动,如黑色风暴迅速席卷了十万大山,并涉及广西其他地区。当年,中共钦县县委报告称:“近来本县匪特活动猖狂,成了‘四面出击,全县紧张的局面。”一时间,台湾方面把韦秀英吹上了天。
由于十万大山闭塞难行、土匪出没无常,围剿韦秀英所部一时进展不大。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这个女匪首臆想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打响,更加无恶不作,其部对捕获的当地干部群众大肆砍头、活埋、剜心、肢解,竭力营造恐怖气氛。到1950年10月,韦秀英直辖匪众已达5000多人、2000多杆枪,成为十万大山地区实力最强、危害最大的“毒瘤”。受她掌控的土匪,共有6个纵队、25个支队,韦秀英俨然成了桂南地区的“土皇帝”。
1950年11月16日,面对广西严重的匪患,毛泽东严厉批评广西“为全国各省剿匪工作中成绩最差者”。两天后,他再次严厉批评“广西解放在西南之前而剿匪成绩则落在西南之后,为什么这样,请你们加以检讨”,要求广西省委“总结战绩,纠正缺点,务使全省匪患在几个月内基本解决”。
毛泽东两次动怒,广西剿匪迅速加大力度,十万大山地区成为剿匪重点区域,韦秀英的末日到了!
1950年12月初,解放军第四十五军一三四师在师长黄鹄显、政委谢家祥指挥下,挥师十万大山地区围剿韦秀英部。配合此次行动的,还有第二十一兵团第五十三军第二一九师,以及龙州军分区1个团。剿匪部队一路势如破竹,韦秀英匪帮一触即溃。短短几天时间,韦部在十万大山外围横县、灵山、合浦的3个支队迅速就歼,令韦秀英大惊失色。接着,解放军在钦县那彭圩周屋村围剿朱广畴大队(桂系部队化兵为匪),这是十万大山剿匪作战中最为艰险的一仗,最终我军全歼该敌。朱广畴大队是韦秀英手下最凶悍的兵匪,其覆没让她感到了穷途末路。
这时,韦秀英部匪部折损过半,解放军趁热打铁,从东、北、西三面压缩,将其向南驱到钦县贵台镇滩天村,围歼战斗打了三天三夜,韦匪又遭歼灭性打击。剿匪部队也付出不小代價,一位营长沉痛地说:“渡过长江之后,还没有遭受过这么大的损失!”可是,战斗结束后发现,韦秀英早在第二天激战时就溜之大吉了!
此时,韦秀英几乎成了光杆司令,几经考虑之后,她决定带着为数不多的喽啰直奔经营多年的据点——靠近中越边境的防城大菉镇,计划暂逃越南苟延残喘,待机回窜。然而让她绝望的是,12月11日,她和手下一到大菉镇,就落入了算定她行踪的剿匪部队口袋阵里。鉴于滩天村战斗伤亡较大的教训,剿匪部队围而不打,开展政治攻势。双方对峙了两天两夜,第三天,匪徒们终于打出白旗。可惜,狡猾的韦秀英利用熟悉当地地形之便,又一次溜之大吉。
很快,剿匪部队得到情报,韦秀英潜藏在大菉镇那厚村,部队迅速包围该村。1950年12月14日上午11时,已经包围该村一天一夜的剿匪部队发起攻击,韦秀英指挥10多个手下据守制高点负隅顽抗,最终被一名战士扔进制高点的一捆手榴弹炸毙!
到1951年2月,十万大山地区匪患基本被肃清,我军共计歼匪3.1万余人,缴获枪支4万余支。
回眸十万大山剿匪作战,韦秀英的狡猾机变、剿匪作战的艰险过程、我剿匪部队指战员的英勇顽强,自然成为军旅文学的生动素材。
严寄洲慧眼独具成就《英雄虎胆》
20世纪50年代中期,部队剧作家丁一三以十万大山剿匪为素材,创作了剧本《北仑河畔》投给八一电影制片厂,由于种种原因,剧本没有被采用。
不久,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严寄洲在编辑部翻看被弃用的剧本时,发现了《北仑河畔》。他认为虽然剧本有些粗糙,但故事选材角度不错:当时,中国银幕上反映解放初期剿匪斗争的题材比较少见,而《北仑河畔》从打入敌人内部切入,故事有潜力可挖。严寄洲如获至宝,当即向厂长陈播汇报,表示要接手这个本子,进行重大修改。
因为《北仑河畔》原作者丁一三已随所在部队整编调动,故八一厂决定由严寄洲负责改写剧本。在厂里安排下,严寄洲亲赴广西采访搜集资料。他先走访桂南十万大山地区,了解到人民解放军歼灭韦秀英匪帮的经过,得知追随韦秀英一起覆灭的还有个叫兰香的贴身丫头。后来,严寄洲又到南宁采访了当年剿匪战斗的指挥者之一陈漫远并查阅了文件材料,对剿匪斗争的艰巨、艰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采访期间,严寄洲还解开了一个谜团:为何韦秀英行踪能被剿匪部队很快侦悉?这要归功于侦察英雄林泰。
林泰是剿匪部队第四十九军第一四五师侦察员,得知被俘的国民党军上校特派员姜强拟去韦秀英处且与韦素不相识的信息后,他带着姜强的证件、武器、联络图、密电码、委任状,只身打入匪巢。
韦秀英对林泰表面上很客气,暗地里却处处提防,不断试探。经过多番考验,林泰终于取得韦秀英信任,还得到了韦部的部分指挥权,正是他的情报让韦秀英最终覆灭。
虎胆英雄林泰的传奇故事,让严寄洲对剧本的故事梗概成型于心。
回到厂里后,严寄洲根据采访的结果,对原作的框架进行调整、增删,突出土改运动的时代背景,把片名改为《英雄虎胆》,片中角色和生活原型也一一对应起来:
主角曾泰的原型是侦察员林泰;反面人物李月桂的原型是韦秀英;反面人物李汉光的原型是张瑞贵;李月桂亲信阿兰的原型是兰香。被俘“副司令”雷震霆的原型是被俘特派员姜强。
在创作剧本之初,严寄洲就对影片的风格有所考虑,从剧情出发,他有意把影片拍成一部军事惊险片。这一构想得到了联合导演郝光的认同。在之后的创作各阶段,从切分镜头到实际拍摄,乃至灯光布景、音乐设计、后期剪辑等,都围绕着“惊险”二字下功夫。
在选择演员时,严寄洲本着“找演员不要看他曾经演过什么样的角色,而是要看他能够演什么样的角色”的原则,遴选正反面人物的扮演者。因此,于洋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和刚毅机智的气质打动了严寄洲,被定为曾泰的扮演者。而扮演匪军司令李汉光的方辉,时年仅28岁,一直扮演正面角色,但严寄洲认为他的体形又黑又瘦,正适合扮演50多岁、抽大烟的麻秆司令。王晓棠曾在多部影片中扮演善良纯洁的少数民族姑娘,而在生活中却轻快洒脱、能说会道,严寄洲认为她具有表现性格复杂的多面人物的可塑性,于是决定由她扮演阿兰。
为了节省成本,严寄洲很注意控制各种开支。拍摄中,有一场解放军150余人进攻的场面,各种道具都按剧本要求准备,但开拍前严寄洲发现电影镜头中只能看清10米以内,而10米以外的人穿什么拿什么根本看不清。于是,他干脆只配备40套服装和40支枪给镜头近处的40个人,而远处的人只拿着木棍,仍然得到了很好的拍摄效果!
鲜为人知的是,为节省成本,《英雄虎胆》规定所有工作人员都要上镜,连导演严寄洲都出镜扮演曾泰所假扮的雷震霆。由于导演带头,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都在片中扮演了角色,扮演解放军连长的朱启还客串了一名土匪。只有摄影师蒋仕是个例外,因为没有人能替他执掌镜头。
剧中,曾泰、阿兰有一段伦巴舞,于洋、王曉棠起初都不会跳,剧组只好请来八一厂的一位录音师和他的爱人来现场教学。
1957年底,该片历时近8个月拍摄完成,但送审时却遇到了难题。有关领导认为,片中的阿兰过于漂亮,影片原结局为阿兰自杀,批评这是“美化女特务”。为了使影片顺利通过,严寄洲对片中阿兰的镜头进行了削减,重拍结局,改为阿兰被击毙。在拍摄时,他特意交代王晓棠一定要表情狰狞,还让摄影师把光打得难看些,如此反复修改后,影片才得以过关。
《英雄虎胆》面世已经62年了,它曾经警醒过老一辈中国观众面对强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并必将继续警醒下一代观众:胜利来之不易,成功必有牺牲,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时代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张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