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红
隨着沙漠蝗灾和新冠肺炎疫情的相继发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的爆发,粮食生产、加工、供应问题引发全社会关注。江都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粮食连年增收,水稻种植面积约133万亩,水稻年均产量43万吨,不仅是省内的大粮仓,而且同时具有交通便利、稻米加工业起步早等独特优势,具备稻米加工业做大做强的坚实基础。
从疫情后的复工复产情况看,我区大米加工企业相比于其他食品行业复工时间最早,复产率最高,部分大米企业在复工复产后订单不断,产量不降反升,在“危”中看到了“机”。
但江都大米加工企业“小、散、弱”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并没有得到解决。本文旨在全面掌握我区大米加工企业现状,分析其具有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大做强我区大米加工行业提出了思考建议。
江都区大米加工企业基本情况
截至2020年4月底,全区大米加工企业22家,其中樊川镇7家,大桥、武坚镇各3家,吴桥、邵伯、真武镇各2家,郭村、浦头、丁沟镇各1家。全区稻米年加工量约18万吨,年加工量达3万吨以上4家。大部分大米加工企业为即购即加型企业,流动资金小、原粮仓容小,收购季节直接从农户手中收购稻谷,边收边加,非收购季节主要从国有粮食储备企业采购原粮维持正常经营。其中,有的大米加工企业资金相对充裕,具备一定的仓容量,这些企业在收购季节除边收边加外,还储存一定数量的原粮用于非收购季节加工,有的还自建了一定规模的粮源基地和烘干设备,如中月米业、神谷米业,已初步形成产、购、存、加、销一体化经营。年产值3000万以上的规以上企业10家,产值过亿元6家。
当前江都区大米加工企业主要特征
资深米业畔河集聚。我区樊川镇因三阳河而集聚了7家大米加工企业,加工量占全区大米行业加工总量近70%,年总产值近10亿元,是名符其实的大米加工集中区。其中神谷米业、朝阳米业、名扬米业、鸿阳米业等大米企业成立时间均不少于15年,产品远销上海、杭州等地。
新兴米企异军突起。位于郭村工业集中区的扬州中月米业有限公司经过近8年的发展,成为扬州市农业农头企业,2019年入选苏米核心企业,在疫情期间为保障粮食供应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位于吴桥镇的扬州市瑞利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走差异化、定位中高端米的发展之路,线上线下结合,成立不足3年,产值已近1亿元,成为江都米业后起之秀。位于武坚镇成立不足2年的江苏金麦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0余万元建造日烘干1000吨烘干设施、库存能力2万吨粮库,日加工1000吨无尘大米加工生产线,前景可期。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全区10家大米生产企业有自有水稻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少则千余亩,多则4万余亩,还自建粮仓、烘干房,农头企业同时与农户发展订单农业,既保证充足的优质粮源,又带动农民种田积极性。江都大米行业初步形成了产粮、仓储、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稻米加工产业链的延伸,催化了加工企业和本土种植业的双赢。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近年来,江都区涌现了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米品牌,如江苏神谷米业有限公司的宝康牌大米,扬州中月米业有限公司的中月稻场,扬州市朝阳米业有限公司的朝阳大米,扬州市瑞利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当季稣扬米等,其中宝康牌大米和中月稻场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和江苏省名牌产品。江都本地产的南梗9108渐渐打出知名度。
产品质量持续稳定。多年来,全区大米生产企业加工的产品未出现过镉等重金属、农药残留及生物毒素超标,也未出现“两超一非”的违法行为,在每年国家、省、市、区各级监督抽检中大米合格率均为100%,大米产品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当前江都区大米加工行业的问题
企业规模小而散,竞争力弱化;技术装备落后,创新能力差;同质化竞争严重,品牌意识不强。
江都区大米加工行业发展对策思考
扶持基地建设,培育优质粮种。好稻米是种出来的,经多年的治理,江都区高沙土质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改良,具备了“优粮优产”的条件。建议加大种植基地和加工以及深加工集聚基地的投入、扶持和规模建设,根据土质特性,由龙头企业牵头,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粮大户调整种植结构,做到统一供种(苗),统一供肥,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统一烘干,实现连片种植和规模化经营,打造具有江都特色优势品种如南梗9108,5055等品种,保障优质原粮供应。
整合资源优势,打造米业“航母”。目前江都大米加工企业小而散,企业间各行其是,各自为战,恶性竞争,相互内耗,制约了大米行业的发展。整合是改变江都大米加工行业弱势局面的关键一招。建议政府要发挥牵头作用,对现有大米加工厂通过兼并、改组进行整合,成立合资公司,或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实力强大的集团公司来我区通过收购、并购等方式,投资整合米业,组建米业集团,以集约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实施五个统一管理:统一储存、统一加工、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形成富有生命力的大米企业生态系统。通过联营,江都可以建造年加工量达20万吨稻米,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的较大规模大米加工企业。
产学研一体推进,走精深发展之路。通过联营,做大企业,让推进大米行业的精深加工发展成为可能。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其与扬州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所联合攻关,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提升稻米系列产品质量,提高稻谷加工产物的综合利用率,延长稻米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强化舆论宣传,促进品牌建设。大力宣传、培育江都优势特色稻米品种南梗9108,全力帮助企业申报江都大米地理标志认证,积极参加食品博览会、推介会等各类展会。强力支持企业在埠外设立销售连锁店,借力“互联网+”等新兴发展平台,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线下线上双管齐下,扩大销售份额和市场占有率。
落实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针对大米企业负责人文化水平低,难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问题,一是鼓励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加大培训力度,通过集中培训、一对一指导、责任约谈等方式,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三是帮助企业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做实进货查验记录、过程控制记录、出厂检验记录、销售记录等制度,实现粮源可追溯,去向可查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四是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打通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年度信用等级评定与银行征信系统的接口,并向社会全面公开,提高企业诚信经营意识。从内外部推进企业提升软实力,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保障大米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