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淼晖
【摘要】目前,新媒体已广泛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大学生生活方式、学习习惯、人格塑造和价值观的影响。高校共青团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以高校的实际发展现状为基础,实现高校的教育规律与青年学生发展的有效融合,积极创新学习思路及方法,以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共青团;途径
1. 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
1.1 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以报刊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作为发展载体,充分利用网络及手机媒体的优势及创新性,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满足人们对手机及电视等网络媒体的需求。它是数字和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所有数字化媒介的统称。其借助于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进行信息传播、人际交流和娱乐分享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媒体平台的多样性变化,使得学生在学习和娱乐等日常生活中能及时进行互动交流,目前微信、微博及校园论坛等网络媒体平台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互动平台。
1.2 新媒体的特征
1.2.1 开放性
新媒体在通信时代背景下是非线性且难以控制的。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使得信息传播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信息传播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从个人变成群体,受众也可以从对象转变为主体,并继续传播信息。
1.2.2 广泛性
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多媒体,可视为一种遍于全世界的大型网络,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相比,新媒体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等条件的制约,自由进行信息的传播和互动。
1.2.3 虚拟性
新媒体迅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其主体和客体与现实世界中的社会规则、生活伦理约束相分离,并现身于假定的状态中,因而使得整个空间虚拟性更强。
1.2.4 交互性
信息传递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和随机的,当主体和客体角色转变为信息的传播者时,通过信息交换实现信息传递的功能,体现了新媒体的活跃性,也为信息互动创造了环境和条件。
1.3 大学生新媒体的现状
大学生有着丰富的网络活动,比如观看视频、在线聊天、学习等,通过腾讯网、风行网、QQ、微信、百度搜索和游戏等不同的载体,可以勾勒出大学生网络视频生活。在获取团体活动信息的具体渠道中,52.6%的学生选择了网络,选择手机及微信的学生高达47.3%。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在获取团体活动信息时主要依赖于网络和移动电话等新媒体。
2. 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的影响
新媒体作为时代进步的新事物,具有大众传播的特性,而大众传播是影响年轻人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政治青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媒体的最新表现影响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将成为共青团工作研究的重点。
2.1 新媒体改变了人们互相交流的方式
新媒体打破了以往交流的时空壁垒,解放了人们的“双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人们在不同地点可以做到“触手可及”、也可以随时创造“在场互动”,极大地增加了互动的频率和广度;(2)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趋向于双向或多向,可以通过选择参加或不参与,匿名或不匿名,“旁观”或“隐身”的方式以实现真实互动无法实现的效果,互动更加自由开放。然而,应该指出的是,相对于一般的日常互动,这种强烈的互动往往是浅薄的,多地局限于信息的传递,即“口和耳”的解放,但很难解放“眼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难以加深,互动的深度难以提高。現在团员青年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新媒体进行互动,团员可以“看到”组织,但很难看到组织背后的人员,很多团员愿意展示的只是“片段”,组织很难关注全部,难以“关爱”团员。
2.2 新媒体影响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新媒体的“事物”正在影响使用新媒体的人。对于个人而言,新媒体让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发送邮件,在任何地方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此外,信息的内容是立体的,并且可以使用语言、文本、音频和视频,并且可以忽略信息的受众。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出版”本身就是一个古老的概念,“阅读”是其他人的事情,使人们能够展现你的个性。人格的传播和互动可以作为一种共性产生。“微信朋友圈”缩小了熟人间的时空距离,“漂流瓶”破了陌生人的边界。新媒体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这种网络是由行政区域或组织建立正式的网络不同,但它是基于因果报应,利益和地理同质化的一些非正式的网络。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并非所有人都是共青团成员,他们似乎不太可能通过一个或多个新的媒体平台来联系所有成员,但采取措施、提高认识、基于青年人的思维方式的共同体是唯一方式。
2.3 新媒体动摇了组织和成员的传统话语模式
在传统的话语模式中,社会组织对组织成员具有强大的权威,组织的成员通常处于服从的位置。在新媒体环境中,受限于非正式的对话方式、匿名的身份和言语概率的平等,人与人之间可以更充分地表达不同意见和看法,但是也积累和夸大了负面情绪。由于新媒体传递了大量信息,在信息的海洋中,不再有权利和强制性的发言权,由于其鲜明的政治取向特征,它往往面临反对或明显的意识形态影响,有时甚至与敌对政治力量竞争话语权。
3. 高校共青团工作运用新媒体的基本途径
3.1 以新媒体的开放性作为引领学生的基础
学校网站作为学校发挥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职能的重要平台,对推动学校发展及文化创新与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团组织的新媒体平台也应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在指导青年学生提高思想意识,增强对党的爱心,爱国主义和对学校的热爱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移动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是的手机产业及行业迅速崛起。当前手机作为青年学生的主要通讯工具,对于其日常学习及娱乐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手机作为信息传递与互动的载体是当前新媒体的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学校都在积极使用这种新的媒体形式。以黄山学院为例,团委、图书馆、学生工作处等诸多校方微信公众号纷纷上线,并以学校的新闻及学生动态等项目作为重点。这种新的媒体格式在手机上报道,以帮助年轻学生了解学校信息和学校动态。
3.2 以新媒体的互动和广泛性作为引领学生的关键
在高校中大学生使用QQ和微信是最多的,也是表达意见的主要媒体。共青团要充分利用其优势及技术,通过信息的传递与传播,实现青年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及提升,从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黄山学院学生会、志愿服务组织、社团协会等组织建立了微信、QQ公众号平台,平台具有收集、知识传播、信息共享、沟通和互动的功能。
近几年,“网络直播”和“状态墙”等新媒体技术改变了过去舞台表演观看的单一模式,观众能亲身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或学生组织可以使用新的媒体技术(如State Wall),实现参与人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充分利用状态墙来进行信息反馈及意见建议,从而使得工作人员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观众参与感的提升也使得观众的活动积极性得到大大的提升。当前,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视频分享更加便捷,学生通过拍摄视频记录分享生活中的趣事,一方面可以与大多数用户分享美好时刻,另一方面让观众了解自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举办视頻短片等竞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引导自我生活的平台。
3.3 以新媒体的即时性作为引领学生的条件
手机短信作为大学生交流的传统方式之一,受短信费用和新媒体手段的冲级愈发严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APP开发应用的日臻成熟,语音、视频等新媒体方式不断涌现,基于网络的微信、飞信、QQ等APP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新宠。与时俱进,高校团组织应利用新媒体的即时性引领学生积极健康发展,主要包含以下两点:
3.3.1 构建微博平台
高校团组织应以加强团支部之间的交流为突破口,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建立团支部的官方微博来实时推送团支部的相关信息及活动内容,加强团支部微博的活跃度,并重点收集学生们所反馈的需求及相关信息,加强在微博上的互动交流,实现微博体系的建立健全。
3.3.2 构筑手机短信、微信平台
学生手机用户群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实现学校活动通知及安排、师生故事及日常饮食等情况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反馈,从而提升共青团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切实推动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发展。
4. 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有效地保护了新媒体的使用
4.1 建立和完善新的媒体管理系统
学生工作部、宣传部、团组织等单位应加强沟通与交流,通过建立完善网络工作联动机制来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督,强化高校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安全管理,有效鉴别并清除有害信息,构建和谐、安全、多元的校园网络平台。在突发的舆论中指导和教育学生,建立网络化的新媒体工作模式,在高校各级学生组织中建立多层次学校(小组分支)网格系统,以新媒体应用程序的多元性实现对校园工作的支持和管理。
4.2 建立及健全新媒体内容系统
坚持国家政策的主导地位,实时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发展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相关动态。教师应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其互联网话语权,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建立及健全新媒体内容系统,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督与控制,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加强系统的反馈,并就所反馈的问题进行积极应对,切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4.3 加强新的媒体团队的建设和培训
由相关专家、学者和学校教师代表组建针对新媒体团建工作的研究小组,重点探究当前新时期高校工作的内容重点及方法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相关教师和辅导员形成宣传小组,传播正能量,发扬传统文化精粹,实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体系,适时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工作。以高校网络运行情况和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加强新媒体技术团队的建设与培训,坚持学生主体地位,提升教学质量。
5. 总结
共青团在高校的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它是青年团的青年精神、情感和行为的形成。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是探索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条件。年轻大学生对新媒体产品的热情实际上是对新媒体文化精神的热情,大学团体组织应把握精神,将其应用于工作创新,真正代表青年赢得肯定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国桥.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研究[J].大学教育,2013(21):95-96.
[2]刘海波.利用新媒体引导凝聚青年并创新共青团工作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18):183-184.
[3]陈渝.新媒体和旧媒体在团青融合中的比较研究[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27(1):7-9.
[4]王昭倩.论新媒体环境下首都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构建[J].北京社会科学.2011(06):19-23.
作者简介:方淼晖(1986-),女,安徽歙县,助理政工师,团学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