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霞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增长迅速,为了更好地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管理,本文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根据已有的标准及相关文献,通过模糊理论明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各指标评分,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得到交通车辆各指标的综合权重矩阵,从而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可靠性评价体系。以期构建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可靠性评价体系,可以为相关业内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可靠性评价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体系已得到高度发展。在城市轨道交通日常管理运营过程中交通安全与可靠性尤为重要,车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故此应全面系统的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可靠性评估,避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的发生。本文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根据已有的标准及相关文献,通过模糊理论得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各指标评分,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得到交通车辆各指标的综合权重矩阵,从而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可靠性评价体系。
1 构建车辆可靠性评价体系
1.1 车辆可靠性评价指标
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营管理过程中,故障事故的发生无法避免。在运营单位资料整理中形成的故障库数据,一种是在车辆运行验收时,由相关工作人员发现车辆存在故障后,手动记录上报,另一种则是车辆系统本身自带的故障诊断系统形成的相关记录进行上传。本文根据某市2号线车辆运行验收中的统计数据,以其故障数量为可靠性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分析。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本文将车辆故障指标分为车门、空调、牵引/辅逆系统、网络控制系统、转向架、制動系统、乘客信息等7个部分进行研究,将车辆可靠性状态记为k,将7个故障指标一一对应,每个故障指标按等级用1-4来表示,并将7个指标按照车辆故障严重程度进行细分为清客故障、轻微故障、救援故障、运行故障4类。
1.2 车辆可靠性评分矩阵
本文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根据已有的标准及相关文献,通过模糊理论将车辆故障的各项指标评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其中评语“甲”表明该车辆检测效果较好,评语“乙”表明该车辆检测合格,评语“丙”则表明该车辆检测不合格,并根据模糊理论列出车辆评分矩阵,将甲、乙、丙三个等级评语的评分由FK表示,其中车辆系统故障数越少(即A1~G4数值越小),表明车辆可靠性越高,所以A1~G4全部28项指标均为成本型指标。
2 车辆可靠性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2.1 分层分析
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可靠性多指标整合分析中,对于各指标在其所属子系统中发生的频率,以及产生的影响程度进行分层分析,来得到车辆故障指标的权重值,采用分层分析法进行相关理论,并将车辆故障的定量信息细分为目标层、指标层以及目的层等,然后通过相关细分后的量化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由于车辆可靠性评价主要针对故障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两个层面,车辆故障指标:车门、空调、牵引/辅逆系统、网络控制系统、转向架、制动系统、乘客信息等7个指标的故障影响程度应在所属系统内进行划分,各指标在所属子系统中的权重即为发生频率权重。
2.2 车辆可靠性综合评价
本文通过模糊理论得出评分矩阵,以分层分析的方法对于车辆故障权重进行划分,综合以上分析得出城市轨道车辆可靠性综合评价流程图(图3所示),车辆可靠性综合评价Q=HS。
本文将城市轨道车辆可靠性综合评价分为三等级,分别以甲100分、乙70分、丙60分进行系统性评价,其中在车辆可靠性综合评价中显示得到“甲”评分的车辆故障较少以及对车辆故障的影响程度较轻,得到“乙”评分的车辆故障以及影响车辆故障的相关因素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得到“丙”评分的车辆可靠性以及影响车辆故障的系统检测不合格,无法在城市轨道上运行。由于车辆不断运行,因此其可靠性评价指标是动态变化的,故此在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过程中,也需要对车辆可靠性进行评价,保障城市轨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处于可控的状态。
3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也相应在发展,车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安全可靠的运行,本文通过模糊理论得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各指标评分,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得到交通车辆各指标的综合权重矩阵,从而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可靠性评价体系,全面系统的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可靠性评估。由于不同线路上车辆产生故障的情况差异性过大,因此在评价车辆可靠性推进过程中,需要更多相关专业人士积累经验以及修正车辆故障库的各项参数,从而得到一个更为准确的车辆可靠性数据。
参考文献:
[1]张占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8(06):71-73.
[2]朱爱凤,薛淑胜.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可靠性分配及预测[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6(02):12-15.
[3]张勇,田兴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可靠性考核方法探讨[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0,33(0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