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歆怡
摘 要:坚持是幼儿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很多幼儿缺少的宝贵品质。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对幼儿的后继深度学习和终身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 坚持性; 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2-097-001
荀况说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对于学前阶段幼儿,教育者需要着重的不是教授多少知识,而是要培养他们的习惯、品质,让他们能够受益终身。为了幼儿日后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显得尤为必要。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孩子会缺乏坚持性,经常会听到孩子说:“老师,这个太难了,我做不了。”玩角色游戏时也经常会看到幼儿离开自己的岗位;看图书时,常常有孩子快速的翻完一本又一本的书,却不能认真地坚持看完一本。针对这些现象,本人梳理分析了一下原因,认为幼儿坚持性差主要是由以下这些原因造成的:
一、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好奇心重,3~6岁幼儿的注意往往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的品质往往和刺激物有很大的关系。而有意注意的稳定性差,容易转移,极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所以幼儿很难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造成了幼儿坚持性差的现象。
儿童进入幼儿期,也相应进入了新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儿童在幼儿园需要根据一日生活常规来进行活动,在不同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进行学习,对集体承担一定义务。这些都要求幼儿形成和发展有意注意,而幼儿的坚持性则对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显得尤为重要,帮助幼儿更好地遵守生活制度和幼儿园的行为规则。
二、幼儿自身的经历
幼儿自身的一些经历也会影响到幼儿的坚持性。幼儿的兴趣具有间歇性和活跃性,当孩子对一样事物感兴趣时,成人应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理解,为其搭建向上发展的平台,为孩子创造适合其探索思考的条件。比如孩子很专注地在用蜡笔画画,家长如果轻易打断她,常常试图和她说与绘画无关的事物。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坚持性的培养,孩子做事就容易半途而废。
其次,父母和老师都应该端正言行,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果父母常常说话不算数,说好陪孩子一起看绘本,却因其他事情看了一半就不看了,那孩子以后做事情也可能会三心二意,缺乏坚持性。
三、任务难度不适中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思维方式和发展水平都有差别,教师不应该以整齐划一的要求来看待所有幼儿。对发展程度不同的幼儿可以提出不同难度的任务。之前我上过一节手工课《漂亮的假发》。孩子们先把彩纸撕成细细的条状,把撕好的“头发”贴在浴帽上。但是活动效果不理想,孩子们的差异很大,有几个发展好的幼儿出色的完成了制作任务。但是对精细动作发展不好的幼儿来说,撕纸都比较困难。他们向我求助:“老师,我不会撕,你帮帮我。”对这样的幼儿,我给他们的任务难度就太大了,他们无从下手,很难坚持完成。所以老师布置的任务难度是否适合幼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坚持性。
四、教师和幼儿缺乏创造性
让幼儿学会坚持,就得让他们感受到坚持的快乐。长时间的进行简单、单调的活动,很难让幼儿坚持到底。但是如果为幼儿创设各种情境,如袋鼠宝宝运粮食、小青蛙跳荷叶,孩子们就会兴致勃勃的练习。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经常会看到孩子擅离职守,几个基本的情境玩腻后,没有结合生活实际创造游戏情节的能力,因此在游戏中难以坚持。
幼儿坚持性差的原因有很多,作为教师应该要多思考、多探究分析其深层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帮助幼儿学会坚持。以下是我对提高幼儿坚持性的一些建议:
一、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升幼儿坚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幼儿好奇心强,好动爱玩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幼儿,比如在课堂中加入小游戏,创设情境,带领幼儿做一些与课堂相关并且可以活跃气氛的动作、律动等等,让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这样就能坚持听讲,坚持学习新内容,学习的深度也会得到提高。
二、不随意打断幼儿,为幼儿做好榜样
教师在幼儿专注的做某件事,比如玩玩具、看图书、做游戏时,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可以多观察,少介入,等幼兒遇到困难难以解决时再介入。另外,教师还应和家长交流沟通,要求家长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在家里也不要随意打断专注的幼儿。家长和老师做事情的时候,不轻言放弃,在孩子面前,要为幼儿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如果成人一直改变要求,那幼儿就容易困惑,觉得没有坚持的必要。
三、为幼儿设定小目标
教育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切忌揠苗助长。每提出一个任务要求,都要考虑到现阶段本班幼儿的发展状况。另外,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不同。有时给部分幼儿设定的目标太过高于他们的发展水平,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容易让幼儿产生畏难情绪,从而不利于幼儿坚持性的培养。对于这部分幼儿,教师应循序渐进,慢慢鼓励。先设定一个接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小目标,当幼儿达到小目标时,再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逐步完成任务。
四、有意识的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幼儿常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的做法往往是寻求老师帮助。作为老师,不是全部包办代替,而是要能够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儿歌、做动作、比赛等方式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幼儿发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减少挫折发生的几率,促进其坚持性的发展。
五、培养幼儿创造性
希恩说过:“欢乐的名字是创造。”孩子们感受到了欢乐,才会愿意把事情继续做下去。孩子们如果有丰富的创造力,往往能迸发出令人兴奋的灵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多问幼儿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在语言活动中,可以多让孩子创编感受创造的喜悦。在体育活动中,还可以请幼儿自己想游戏的主题和情境,让他们体验创造的成就感。有了创造力,那任何枯燥的事情都能被注入新的活力,都能有坚持下去的理由。
总之,培养幼儿坚持性任重而道远,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从细处着手,锻炼幼儿各方面的技能,使幼儿充满信心,培养良好的坚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