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化环境下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20-06-04 12:19陆苗霞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软件定义网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陆苗霞

摘   要: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发展变化,将应用型人才要求的实际工程技能训练与本科教育规格要求的学科理论深度及知识体系的有机融合方面应体现出“理实结合”的培养理念,在网络虚拟化环境的背景下,将专业人才培养与新技术人才需求对接及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与新技术岗位群技能对接,构建“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模块”课程体系,构建协同创新的校企互动与科教融合内涵建设的培养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专业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初步形成了“网络基础能力扎实,应用开发能力突出”的人才培养特色。

关键词:软件定义网络;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渗透到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当前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应用创新的热点。这种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国家网络技术性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加快教育改革,深化创新实践。

据国家信息产业部预测,今后五年,我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将达到60~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络人才要求的人才还不足20万。相关技术人才缺乏的根本原因除了总量供应不足之外,还在于目前供应的人才中合格人才的缺乏,即具有较高实践技能、能迅速适应用人企业需求的合格工程师严重不足。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中指出“新工科”的专业设置将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再融入其他相近理工学科,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就是希望高校可以多培育SDN、云计算、大数据、5G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以弥补企业对人才的渴求,通过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搭建一条培养相关技术人才的通道。因此,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教学将会成为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道路的重点。

1    网络虚拟化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网络虚拟化的核心特点是抽象出网络操作系统平台,屏蔽底层网络设备物理细节差异,并向上层提供统一的管理和编程接口,以网络操作系统平台为基础开发出应用程序,通过软件来定义网络拓扑、资源分配、处理机制等。

1.1  专业人才培养与新技术人才需求对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报告中指出,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因此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在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大环境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与企业深度合作,在双方对接与调研过程中,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系统地掌握网络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且能在相关行业从事网络工程方面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

本专业既有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的网络协议研究与创新人员,又有不同于高职类学校培养的网络操作员、网络维护员,主要培养面向大中型企业、公司、学校、行政事业单位,具备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能力、网络系统集成能力、网络管理和安全审计能力、网络应用及开发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通信及相关领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专业基础扎实、基本技能熟练、实践能力较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1.2  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与新技术岗位群技能对接

以SDN技术行业的工程师岗位能力模型为参照,生成的设计标准和评价标准,本模型和标准来自于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对SDN技术典型工程师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和能力推导。

岗位能力模型归类后所得的能力模型為3层金字塔,如图1所示。

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建设水平的根本体现,本课题组与企业系统论证,围绕“网络系统规划与集成”这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和定位,着眼未来几年专业发展趋势,立足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在紧紧抓住教育教学基本环节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全期的“一个主体、两个分支”的培养过程体系。

“一个主体”是指涵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期的培养过程体系;“两个分支”,即纵向上的全期创业教育体系和横向上的第一、二课堂紧密结合的融合培养体系[2]。

“全期培养过程体系”立足校内校外资源条件平台,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将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集中指向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将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都赋予培养功能,使整个培养过程内部各环节上关联清晰、指向明确,实现了培养过程中的目标牵引、多元融合、层层递进、整体发展。

“全期创业教育体系”将入学专业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第一堂课,将专业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企业实习作为教育的实践课堂;从2017级开始,在第3学期开设“创业学概论”,第4学期开设“创业案例学”;在暑期实习和毕业实习中,不仅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应用技能,还指导学生考察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经营模式;在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报告中,要求学生同时撰写自己创新创业的认知和计划。运用校企合作平台,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还聘请了5位企业负责人为创业导师。由此,将创业教育安排在学生在校的全过程[3]。

“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培养体系”是将学生课内外活动都置于人才培养的同一目标下。教师既负责课内教学,也担任学生课外活动的导师工作;社团活动以专业社团为主,将课外所学知识技能用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暑期社会实践结合专业、行业开展,成为实践教学的补充;同时,开展专题化的时事政治学习及文明礼仪、法制法规教育,开设“新技术新应用综述”系列讲座,弥补课内教学在全面培养上的不足。以课内教学支撑学生课外活动的知识技能所需,以课外的教育与活动弥补课内教育的局限、增强全面素质教育的效能,两相结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5]鄭荣奕.基于利益共同体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7(8):30-34.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new social needs, the training concept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should be reflected in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skills training required by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and the discipline theoretical depth and knowledge system required by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pecifica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twork virtualization environment, from the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and the needs of new technical talents docking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Che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skills of new technology post group,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general education module”+“discipline basic module”+“professional modul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training model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 interaction and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is constructed.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model has a certain promotion value.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major has achieved the expected goal, and initially formed the talent cultiv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lid network basic ability, outstanding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Key words: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talent trai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猜你喜欢
软件定义网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业务功能链技术及其应用探析
针对大规模软件定义网络的子域划分及控制器部署方法
一种新的SDN架构下端到端网络主动测量机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