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巧
【摘要】目的 研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后,其对患者近期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6年2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别成立两组,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三位一体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后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明显较低,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明显较高;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护理时,应首先考虑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其护理效果明显,其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三位一体护理模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7..02
短暂性脑缺血其发病原因主要为患者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发生一过性血流减少,从而使患者脑组织局部发生缺血,引发神经功能发生可逆性的受损[1]。其发病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且多数患者于1小时内恢复,因此,多数患者对此病关注不足,未采取及时治疗,导致该病进一步发展,对生命造成威胁。三位一体护理模式为临床新型护理模式,其以医生、护士以及家庭三方面为主导,其主要护理目的为促进患者抗康复进程[2],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皆在探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效果,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样本来源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样本选取时间为2016年2月~2018年2月,样本数为60例。经确诊后,均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30)與实验组(n=30)。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为(59±1.6)岁;实验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最大年龄为77岁,最小年龄为41岁,平均年龄为(59±1.6)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本均衡(P>0.05),可以开展临床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三位一体护理措施,方法为:①成立小组:小组成员为医生、护士和患者家属。其中医生和护士成员均经过该疾病培训,且具有专业水平的成员,并由本组护士协助医生对患者家属进行该病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家属对该病情的了解和认知。②医生干预:由主治医师向患者讲解疾病治疗措施以及用药情况,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对治疗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③护士干预:护士人员就给予患者建立档案信息,同时,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做出纠正。保证患者室内环境干净、整洁,并根据患者好转情况,进行功能锻炼。对于伴有抑郁心理的患者,应与其积极进行交流,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解答,同时,通过康复视频等有效手段,鼓励患者积极治疗,以缓解患者抑郁心理情绪。④家属干预:通过患者家属的参与,指导其家属给予患者情绪安抚和家庭支持,使其增加治疗信心,早日回归社会。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一个月后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效果评判标准:以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且不影响正常生活为显效;以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不影响正常生活为有效;以护理后,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护理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自制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评分越高代表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核实无误后将其输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护理效果相关数据应用n(%)描述,组间经x2检验,生活质量评分应用“x±s”描述,组间经t检验,计算结果显示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间护理效果对比
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明显较低,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见表1。
2.2 两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三位一体护理模式为目前临床应用较多护理模式,其护理手段主要为通过医生-护士-患者家属三方面平台为一体,使患者疾病得到全面、整体的护理效果,从而为患者解决疾病痛苦,使其早日回归社会。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实施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且有效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为临床护理效果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综合以上分析,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护理时,应首先考虑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其护理效果明显,其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 奚,吴淑芳,潘卫平,顾志贤,徐萍.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07):783-786.
[2] 周丽英.三位一体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4):65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