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华众秀钟,春风化雨乐未央

2020-06-04 12:23石和凌
读者·校园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通讯员清华大学清华

石和凌

编者按:本文作者系我刊第二期通讯员,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自2013年起,我刊先后招募了第一期和第二期校园通讯员,第三期校园通讯员近期已完成招募报名工作。校园通讯员既是校园生活的观察者、参与者和记录者,也是青春年华的见证人。目前第一批和第二批通讯员已经逐渐步入大学,近期,我们约请了一些通讯员撰文,和广大读者朋友分享他们的大学生活,从本期开始陆续刊发,敬请大家关注。

在被清华大学录取之前,我曾4次与它相遇,“暑期学校”曾经给予我近距离去感受这所大学的机会。尽管如此,当时的我远远没有意识到清华大学于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高中生来说,它似乎仅仅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一份荣耀,或者是所谓精英社会的一张入场券。但经过一个学期的相处,它在我心中的形象渐渐丰满。

在绝大多数清华学生的时间表中,占大头的是学业。日常作业从几百字的课堂报告到几十行的代码都需要查重。清华学生每学期的学分在同等级别的学校中名列前茅,许多课程还开设有不计入学时的习题课。学校的学习氛围浓厚,很少有同学在晚上12点前就休息,通宵自习室里经常人满为患。就连宝贵的假期,在很多同学眼里也是需要抓住的巩固知识和提升自己的时机。沉重的学业压力有时会使我如此抱怨:“好想回到高三休息休息。”

体育算是另一个会让我们叫苦连天的特色课程。清华大学因对体育有着超乎寻常的重视,而被人戏称为“五道口男子体校”。除了广为人知的“不会游泳不能毕业”“体育不及格不能毕业”和令人闻风丧胆的3000米测试,我们每周还有3次强制性的体育锻炼时间。每天下午5点以后,紫荆操场上到处都是锻炼的学生。学校常常组织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比如校园马拉松、赤足运动会,等等,甚至还有电竞比赛。对于爱好运动的同学来说,类型丰富、收费便宜的体育场馆也算是一大福利。

院士授课、国际知名的学者讲学和举办学术前沿讲座也算是这里的常事,让我们大大开阔了眼界。还有各种由学长运营的帮助学弟学妹提升学业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组织,譬如学业发展中心、学科答疑坊,以及分享各种经验的工作坊。只要你愿意成长,你一定会收获良多。

今天去哪里吃饭,或许是每个学生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16个物美价廉的食堂,有来自天南海北的各种美食,很多人在毕业前都没能吃遍所有的食堂。

清华大学的占地面积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前列,自行车算是清华人的必备交通工具。由于校园里到处都停满了自行车,“我的车去哪了”便成为很多学生的口头禅。骑上自行车,穿过到处都是乌鸦的新民路和两边立着各类讲座和活动通知展板的人满为患的学堂路,一切烦恼都随风而去,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宽广的校园和繁重的学业,使我们极少走出校园,极少有时间休闲娱乐,只能一门心思学习或者搞科研。

每年秋天,在寝室附近的马路上都会架起上百顶红色尖角的棚子,名曰“百团大战”,也就是各类社团的招新活动。最有特色的大概还是体育类和科创类的社团。

对科创的大力支持,也算得上清华大学的一个特点。从大一上学期开始,就有各式各样的技能培训和以学习为根本目的的科创比赛,奖金也足够诱人。我选修过一门广受好评的实验室课程,全校100多个实验室对学生开放,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动手实践,在促进学科交叉的同时也让大家体验到了做科研工作的感觉。

每年10月,院系之间、高校之间会联合举办新生舞会。在男女比例为2∶1的清华大学,能顺利寻找到舞伴诚然是一个问题。

每个院系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学生节,抽奖活动往往是学生节晚会的重头戏,特等奖常常价值上万元。学生节从拉赞助到策划,再到表演,都是由学生自己运作,节目都很精彩。虽然我们迫于学业不能场场都参加,但在奖品的诱惑下也偶尔会去看一回,尽管绝大多数时候中不了奖。

校园的景色不必多说,校园中的园林、雕塑、奇石、河流,中西合璧、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早已被无数人的相机记录。无论什么时节,校园里的游客总是很多,不过最具盛名的建筑群与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地方相距较远,游客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

学校标志性的建筑——大礼堂,其实是我们的电影院。常常有一些票房火爆的电影上映,一张票20元,常常需要抢。新清华学堂常常举行话剧表演和高水平的音乐会,有时也有学生组成的高水平艺术团(包括民乐、军乐、曲艺、话剧等,水平很高,大部分演出者并非艺术特长生)的演出。清华大学出品的原创话剧、以校友邓稼先为原型创作的《马兰花开》如今已经成为新生必看节目,并在全国巡演。

学校东边有一座艺术博物馆,对师生免费开放。展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换,展出过梁思成、林徽因等清华校友的手稿,也有关于文物的巡展,去年甚至承接了阿富汗国宝的展览。博物馆的氛围很好,非常安静,灯光恰到好处,漫步其中就是一种享受。

学校里既有科技感满满的新楼,也有韵味十足的旧楼,它们有时候能给你带来小小的惊喜。比如在图书馆老馆的某张桌子上,有一張小小的旧卡片,上面写着:“杨绛先生曾经在这里学习。”新建的教学楼的空间多元而智能,公共空间的设置也摆脱了教学楼以往的朴素风格,兼具设计感和实用性。适合研讨和小班授课的教室更是精致,在这里上课或自习都十分惬意。

清华大学里卧虎藏龙,把自己的专业学到极致的同学随处可见,学业比你优秀还比你多才多艺的同学比比皆是。下雪的日子里,同学们用雪堆出来的维纳斯、变形金刚等各式雪人登上微博热搜,很多人拥有自己的百度百科词条,有些同学公众号上的文章有“10万+”的阅读量,还有些同学早就成了知乎大V,在文艺、体育、社工、科研等领域都有人能达到你想象不到的高度。刚刚入学,有人已经当上了助教,也有人能轻松做好很多你可能一件也做不到的事。

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庸或许是这所学校教给我们的重要一课。但是,能有这样平凡而不断使人进取的大学生活,不是也很快乐吗?

猜你喜欢
通讯员清华大学清华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Notes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孙清华作品
理财杂志社2019年度优秀通讯员
“微宣传”体系中通讯员队伍的建设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上海企业 》编辑部召开通讯员工作会议
大埔县老促会召开老区通讯员座谈会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