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贞,孙 珂,高 产,鲁自芳,王红丽,聂玉伟,远富春
(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为浆果。因果实色泽艳丽,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鞣酸、氨基酸、矿物质、草莓胺、果胶、纤维素、叶酸与花青素等营养物质[1~3],深受人们喜爱。草莓经济价值高,生产效益好,近年来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整体呈增长态势,种植面积由 2009年的 9.01 万 hm2增长至2017年的14.13万hm2,总产量由2009年的220.60万t增长至2017年的375.30万t[4]。草莓种植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日趋严重,土壤生态破坏,病虫害增加,草莓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5~7]。
微生物菌剂对改善土壤环境、防止土传病害发生具有显著作用[8~10],由多种菌剂混合制备的复合菌肥对促进草莓生长和提高果实品质具有较好的效果[11~13]。笔者试验采用的菌剂是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的复合型微生物菌剂,目的在于考察其在田间的应用效果,为生产做指导。
试验所用种苗为宁玉草莓苗,微生物菌剂为NEM微生物菌剂。
草莓于2018年9月5日定植于塑料大棚中,采用高畦栽培,畦高40 cm,畦面宽80 cm,畦间距25 cm。植株双行定植于畦上,行距50 cm,株距20 cm。NEM微生物菌剂于2018年10月20日作为追肥进行沟施,距草莓根部15cm开沟,施用深度为5~8 cm,施用后用土覆盖,覆盖地膜,采用膜下微喷灌带进行供水,常规草莓生产管理。试验共设6个处理,处理1:150 kg·hm-2、处理2:300 kg·hm-2、处理3:450 kg·hm-2、处理4:600 kg·hm-2、处理5:750 kg·hm-2、处理6:不施用菌剂。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0m2。
施用菌剂1月后调查草莓的生长发育指标:株高、冠径、叶片长、叶宽、叶柄长、花序梗长,每处理随机取10株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在盛果期调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和风味。测量方法均按照《草莓种植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进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爱拓PAL-1”手持式糖度计进行测量,总酸含量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求平均值;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形态指标均在2018年11月23日进行调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风味在盛果期进行调查。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草莓的株高、冠径、叶片长、叶柄长、花序梗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菌剂用量的增大而增大,以处理5数值最大。株高处理5与对照之间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比对照增加10.87%,冠径处理5与处理1、处理5与对照之间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处理5比对照增加9.03%,叶片长增加5.68%,叶柄长增长6.83%,花序梗长增长9%。叶片长、叶宽、叶柄长、花序梗长各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处理对草莓叶宽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均比对照减少。
使用菌剂处理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果实的风味。由表2可以看出,果实风味较对照酸味减轻,甜味增加。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有不同程度增加,以处理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10.87%,处理4和处理5与对照之间的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可滴定酸含量变化不大,各处理与对照差异性不显著。固酸比提高6.86%,处理4和处理5与对照之间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
表1 不同处理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表2 不同处理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1)从不同处理对草莓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菌剂处理对草莓的生长和果实品质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对株高、冠径、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可能与菌剂施入土壤后,增加土壤有益菌群,改善土壤环境,利于根部生长有关[6,14~15],在进一步的试验中,对于菌剂施入土壤后对土壤菌群的变化和对草莓根系的影响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2)从笔者试验结果看,草莓上施用菌剂以600~750 kg·hm-2效果较好。在进一步的试验中,在施用量的设置上需要进一步改进尝试,如果要达到更好的施用效果可能需要增大施用量。同时,在田间施用受到土壤温度、湿度、土壤结构和pH值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生防菌剂定殖和存活率等方面的不稳定[16],为保持菌剂的活性,在施用上要严格按照操作方法进行,同时采用综合防控技术以达到更好的种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