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曼军
【摘 要】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课程教学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小学语文等课程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心理素质,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小学语文等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也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该内容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教育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239-02
在小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注重在课堂上对知识讲授、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及对课程教学进度的控制,这没有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应有的作用。小学语文等科任教师应当认真反思,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教学实践进行融合,从而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进行平等师生关系建设,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因此,当他们遇到一些挫折后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这时教师应当成为小学生的知心朋友,认真地倾听学生表达的内容,并且用自己的真诚与耐心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去了解他们所承受的挫折,并且用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减轻压力。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孩子长期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父母亲常年在外,亲情、家庭教育不够,甚至缺失,所以留守儿童内心比较脆弱,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更弱,更加需要教师放下自己教师这个比较严肃的身份,变身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哥哥姐姐,进行平等交流,同频共振,疏导学生进行自我减压、自我释放、主动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小学生就会逐渐学会沟通和交流,不断增强沟通交流的能力,抒发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才不会惧怕挑战[1]。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适当减少讲授、灌输的时间,增加相互交流、积极发言、共同讨论的环节,在这种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下学生也会积极的发言,同时他们也会敞开自己的心扉,不会存在较多的顾虑。在教师的感染和支持下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踊跃的回答问题,表现的更加自信,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会存在较多的心理负担,思考环境也会放松很多,课堂教学成效也会得到良好的保证。
小学语文教师扮演的角色的身份是多重的,在学习上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生活上是学生的朋友、伙伴。所以师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就像哥哥姐姐、学长学姐这样相对平等、注重友谊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众多问题也不会让学生感觉到焦虑,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找教师倾诉内心的问题,诉说心中的不快,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困难[2]。小学语文等科任教师应当将自己看做是学生的家长,将学生看做是自己的孩子,对于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给予等同的关爱,随时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心理上出现的各种状况,及时伸出温暖的大手,牵住稚嫩的小手,给他们以温暖、信心和解决问题的帮助。如果教师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环境氛围,让班级上每一位学生都能团结互助、良性互动、乐于助人,那么相信小学生就不会存在较为沉重的心理负担,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能得到维护,学生的心灵可以得到感化,学生的潜能便可得到激发,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因材施教,强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等课程教学课堂上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认识到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都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自信是人实现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努力地克服生活中遇到的众多困难[3]。但自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特别是小学生。对小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农村中高年级孩子,普遍表现出自卑自闭、性格内向、不擅言辞的倾向,在课堂表现为不积极主动举手发言、与人交流不主动、各种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经常独自行动、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的行为。在小学语文等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肯定和尊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带着充足的自信心步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小学语文等课程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可以体验学习成功喜悦的机会有很多,教师一定要妥善的抓住和应用这些机会。如教师在小学语文等课程教学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时,一定要结合当前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回答自己有把握回答准确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感受学习成功喜悦的机会。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不能用一把尺子对班级所有学生进行衡量,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阶段时间内取得的进步,抓住这些小进步、小收获、小成就,只要学生有所进步教师就应当对其进行夸奖和鼓励。如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班级所有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成功,他们也会相信自己潜能,从而带着满满的信心迎接下一次挑战。教师不要吝啬自己对学生赞美的语言,教师的夸奖和鼓励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动力的源泉,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及时提出有效的表扬或者鼓励。班级的每一名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闪光点”,教师要细心发现,用这些“闪光点”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动力,培养他們健康的人格[4]。
三、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同时也是深化课改的要求。小学课程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重视程度,抓住教学实践中的每一个机会,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随时随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灵活多样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培养出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知识丰富的新时代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丽.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关爱明天,2016(2).
[2]蒋丽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考试周刊,2017(21).
[3]李燕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J]. 金色年华(下),2015(9).
[4]何妮.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 明日,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