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枝花》

2020-06-03 09:28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0年14期
关键词:绿萝年糕妈妈

作者介绍

沈书枝,原名石延平,1984年生,安徽南陵人,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热爱自然与文史,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文艺风象》等杂志。现定居北京。2014年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佳作奖。2015年作品《姐姐》获豆瓣阅读第二届征文大赛非虚构组首奖。

作品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二辑——“南方的雨”和“远近的人”。“南方的雨”主写故乡江南的风雨、花草与吃食;“远近的人”主写亲人、邻里与故知。在沈书枝笔下,万物生辉,自成一个清淡又丰盛的世界,仿佛世间一切皆可赏可食,变成灵魂的一部分。

推荐词

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姑娘,她用温柔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她独一无二、充满精彩的童年回忆。

书中文字细腻而动人,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但我們能感受到她最真实的生活体验和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这其中有栀子花、打猪草等许多植物,更有她青春懵懂而最难忘的执念。希望经过我的推荐,大家能产生兴趣,走近这个姑娘。

作品赏析

至日

冬至日竟又这样迅速来临,去年的冬至仿佛还历历在目。暮色里和小侄女在楼下烧纸,捡了小小的树枝去把燃不尽的草纸拔开时,倏地冒出来的一串火舌。大风把未燃尽的纸吹到隔壁院中,惊惶里去踩灭时,为火灼痛皮肤。

那时的寒冷,这时的寒冷,在冬天的萧瑟里连成模糊一片。我却在冬至的前夜记起妈妈的萝卜炖肉来,大约是小时的冬天妈妈常做这一个菜吧。这一个“小时”却是指十岁以前,妈妈尚未去城市里打工的时候。【批注1:冬至,“我”回忆起了母亲对儿时的“我”的照料,萝卜炖肉这道菜不仅给了“我”身体上的温暖,更给了“我”心灵的抚慰。然而这种无间的亲密与幸福感,现在却体验不到,内心不免有些失落和惆怅,体现了“我”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母亲的思念。】白萝卜正是最好的时候,从田里拣了大的拔回来,去了缨子,切成方丁般一块一块。离村一里路,小孤山的小店里称一点带肥的肉回来切成块。妈妈在锅洞里夹一些炭火正红的枝子出来,放到红泥的小炉子里,又加一些黑炭,吩咐我们到灶屋门口用一把沾了黑炭灰的破扇子扇。白扑扑的烟扇净后,细红的火星溅开来,渐渐黑炭枝上亮着微红了。肉与萝卜洗净了稍稍炒过,便一同放进一只小白铁锅内,架到炉子上慢慢炖着。吃饭时,用一只浅沿碟子,里面加一点水,垫在炉子下面,或者只是用两根筷子支着。家里的饭桌上,渐渐有一个圆圆的黑圈,是炉子烫成的黑炭颜色。炉子上的锅渐渐发出近于叹息的噗噗声,揭开盖子来,白色的水汽在昏暗的灯下一拥而出,萝卜已炖作焦黄色。爸爸妈妈把锅里较好的肉拣出来,一一分给我们五个。除萝卜外,又常常洗净蔬菜放到锅里烫。常烫的蔬菜是芫荽、菠菜、茼蒿与大白菜,只是视菜园里的有无。碧绿的芫荽放到锅里便柔软下去,细细的梗子发出清澈的香气,那味道茼蒿似乎比不上。菠菜沾了肉块的油之后,大叶子更显得亮,菠菜根的那一小段红嚼起来有甜味。大白菜吸收了油汤,吃起来是多么的安抚舌头啊——虽是那样烫的,却正要烫着才更满足吧。

少时冬天的寒冷,是比现在要更甚许多的吧。霜重的夜晚,早上推开门看如同薄薄一场雪。记得我们冻得生了如同蜜枣丝般红丝的脸,和一样红红黑黑的小手。妈妈早上有时给我们洗脸,用热毛巾用力帮我们擦手,用雅霜给我们搽脸,一面嘲谑我们。

大约是二年级的冬天,爸爸给我和妹妹买了两件酱黄色的夹克衫。夹克衫那时才刚刚流行到我们那边,姐姐们都还没有,最先穿的是我们两个。【批注2:“我”家有五个孩子,但父母并没有因为照顾不过来而对任何一个孩子减少关爱,而是关心到孩子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即使家庭不富裕,但依然把最好的供给孩子,让孩子的世界充满温馨,给予了孩子年少最美好的回忆。】得了新衣服很是欢喜,夹克衫的外面每天早晨却会变作铁一般坚硬寒冷,我们每天早上都以把这件冰冷僵硬的衣服穿上身直到它暖起来为最大的苦事。冬天还未结束,衣服上的颜色已经开始小块地剥落下来。然而那时仍是宝贝的。

早饭后走去学校,田里的霜还未化去。田中多半种有红花草,这时才长作半寸长,霜下密密一层绿。稀薄的阳光把稻草堆淡淡的影子拖得长长的。书包是一只蓝色布包,斜背在肩上,走在路上里面一只铁文具盒吧嗒吧嗒响。有时村口塘里结了薄薄的冰,则用脚尖踮在冰上,小心踩破一块,折一根稻草梗子吹一个孔出来,用稻草串了拎着走。拎到太阳底下,看阳光把它照得黄黄的。有时忍不住,咬一口下来在嘴里咯吱咯吱吃了,虽然只是水的味道,却总期待它有什么不同似的。【批注3: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嬉戏玩耍的幸福。作为一个南方的孩子,我很羡慕,羡慕她能和薄冰、白雪有这些奇妙美好的故事,而深圳的冬天,甚至过年吧,也就只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小区里丝毫没有那种热闹的年味,只有深漂者孤独的身影。】下雨天水牛走过的路上,蹄印成了小水洼,后来路干了,蹄印的小小荡子却仍在,这时也结成一个小小的冰窟了。我们每见到这样的冰洼,总要用力去跺一脚,因为它的冰比塘里的要厚许多,跺着冰上现了歪歪扭扭的裂痕,很满意似的,跑了。

学校里的竹篙子上偶尔挂着老师家的一两只腌鸭子或几刀腌肉。下课时,因为太冷了,便都聚拢到向阳的墙根下晒太阳。男孩子趁着老师看不到的时候打闹,把靠着墙角的同学往里挤,一边挤一边喊,“挤油渣子啰!挤油渣子啰!”渐渐挤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差不多整个班的男孩子都卷入了。热闹持续到“当当当,当当当”的声音响起来,那是某个上课的老师在去教室前顺手敲响了办公室前的钟。一群人马上散去,跑回教室,生怕跑得不及,要被老师赶上,额外赏一巴掌在后脑勺上了。

一个冬天总要下三四场雪,还没放寒假的时候,踏着雪去学校,四处田野茫茫然一片,老远的没有一个人,目力所尽只是泾县那里青黑色的重重山影。电线上裹满一层粗粗的雪,随时就见到一截被雪压断了拖在地上,想着晚上不要又停电呀。松针上的雪一蓬一蓬。拣没有人走过的地方去走,看那么干净的一串脚印,心里得意极了。【批注4:曾经的“我”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子,不用面对残酷的生活,简简单单的幸福,真好。长大后的“我”回忆起这些美好的时光,还是会“扑哧”一声被自己乐倒。】

到放寒假时再下雪,妈妈便很宠爱地许我们不用起来,坐在床上吃蛋炒饭。用一个废旧的瓷脸盆在锅洞里盛了火炭,覆上一层灰,帮我们把衣服烘热再叫我们穿。

下雪天我们常吃的食物是煮年糕,因总已在过年前后,年糕是在过年前大人们拣一个晴好天气,挑着淘洗净了的糯米走十几里路,去乡里街上碾好了再挑回来的,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在街上的哪里。对那时的我来说,“街上”是一个多遥远的世界啊。一个小孩子所敢单独走的路,不过是去外婆家,去给爸爸打酒,帮妈妈买盐和酱油,离家总不及两里路。爸爸和其他人清早一起用稻箩挑了米出门,到半下午时方回来。若回来得及时,那下面的年糕总还有一些温的、软的,小孩子们照例一拥而来,等得了大人们的赏赐,便去一边玩。想方设法,去烧过中饭的锅洞里寻一点余热,想把年糕烤热,却沾得白糕上满是冷灰。妈妈则把家里最大一面竹制的圆簸箕拿出来,把稻箩里已结成团的年糕倒出,一条一条掰开,在簸箕里晾一会儿。这簸箕冬天里也晒腌萝卜丝和白菜丝。到晚上时,年糕已变得铁硬,妈妈收拾出一个干净的腌菜坛子,把年糕放进去,再灌满冷水淹住了。

这一坛泡在冷水里的年糕我们隔三岔五吃一回,一直吃到元宵节后。下雪时妈妈就从冰冷的坛子里捞些年糕出来,洗净切片,加上大白菜和猪油,煮好端给我们。有时候也把年糕切成两段,加在早晨的粥里煮了吃,或煮饭时等米开了之后,贴在饭锅上蒸熟。然而这些都是妈妈的做法,我们自己,却还是因为口馋,常常在妈妈不做年糕的日子,捞一块趁妈妈烧饭时架在火钳上,伸到柴火上去烧。这样烤熟的年糕结着一层焦黄而脆的壳,拗断时一股热气,中间的年糕滚烫,绵糍雪白。如今想起来,白菜煮年糕与烤年糕的滋味,竟仿佛是和冬天相依为命的感觉呀。

冬天的农村实是那样的寂寞萧瑟,割尽了稻禾的田地一眼望去只是枯黄,水塘里的水失了一大截,露出灰色的淤泥和破碎的农药瓶子。除了风,没有声音。中午時我们去稻草堆里扯稻草把子去喂牛,最外一层稻草已变作霉黑,我们扯那中间的还保留着明黄色泽的。抱到小小的牛棚里,那头夏天里发着乌黑光泽的大水牛也变得憔悴极了,黄黄的毛使人不禁要嫌它稀疏,觉不到一点温暖了。它卧在角落里,见了这新来的草毕竟是高兴,扇着耳朵,用舌头卷一把草起来寥落地磨着。饮牛。风吹得它瑟瑟的,站在塘下埋首啜了几口,就抬起头看远山田野。等一会儿仍不喝,就轻轻唤它,“牛,喝水。”一天只有这一次喝水的机会,它却是不懂,终于就被我牵走了。【批注5:牛儿本来应该在草原奔跑,它们应该是自由的生灵。可是现在它们憔悴不堪,吃喝都会被人所限制,读到这里,我也感到心疼。】

因着记忆的一时溢,虽是冬至,说出的却是关于冬天的话。在苏州时,每到冬至,对门宿舍的同学总要去横街的菜市买了冬酿酒来喝,装在大号的雪碧瓶中。这是苏州的习俗,使我见了也不免动心。然而酒并不难得,所缺的只是可以对饮的人罢。家乡的冬至并不喝冬酿酒,也别无活动,只是烧纸给那地下的人罢了。

夜里天早早黑下来,吃过晚饭,村庄已是一片沉寂的黑暗,三三两两寥落的灯火外,唯一历历可见的,是天上冬天的星子。小时的我,这样的夜里,从堂屋出来,在阶檐上走过,去灶屋端饭时,总免不了心里的害怕,咚咚一路跑着。那大约是对无边的黑暗的畏惧,或许还有寒冷。许多年后,我才知道冬至是一年里寒夜至长的一天。

我喜欢这个节令,大约是对漫长的寒冷和黑夜近于仪式的敬畏感,对此后渐长的白日满心的欢喜。今年的冬至不得回家,妈妈便做了白菜、扁豆、菠菜和一盒鱼让妹妹送来,一起在食堂吃完回来时,楼下却有一个绿袄的小姑娘蹲在已落光了叶子的榆树底下化纸,小心地拿着棍子拨火。这光景也是动人的罢。【批注6:独在异乡,依然惦记着过往的“冬至”,因思念而产生的美好也持续温暖着远行者。】

尾批

看到他们一家人的互动,作为读者的我甚是感动,他们温暖彼此,无条件地支持彼此。孩子们能在床上吃年糕和蛋炒饭,妈妈如此辛劳却从不抱怨,这就是爱的付出。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感化孩子们,让她们成为温柔的人,温柔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过路人。

读书感悟

起初听说这本书,是因为老师推荐阅读,听书名觉得可能是一本枯燥、无趣的写景散文,但当我尝试走进作者的童年,走进这本书时,却收获了一份感动与趣味。

看到作者无忧无虑的童年,会觉得欣喜和羡慕:她能够亲密接触大自然,和小动物一起玩耍;她的母亲不会像现在大部分家长那样,每天忙于工作而错过了陪伴孩子的成长;即使家庭并不宽裕,爸爸仍然给两个女儿买了夹克衫,让她们能拥有最幸福的一切……

读了这本书,我也感受到作者浓浓的乡愁。她怀念最爱的人们,怀念家乡自由自在的鸟儿,怀念她的花、她的草,怀念她的童年。我欣赏她细腻的思维与细致的表达,她是如何对周围的美好事物观察得这样细致入微的?我想这应该是她和睦的家庭或者是温柔的生活环境浸润出来的。

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朴素但不失优雅的小姑娘。希望大家可以像她一样,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关注每一个“过路人”。

(荐评人:深圳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初二〈10〉班赵玥泽;指导老师:王从从)

【未来之星】

胡佳慧,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初三(15)班学生,兴趣广泛,爱好阅读、画画、手工等。作文曾多次获奖,并在《广东教学报》《广东第二课堂》等报纸杂志发表作品。在学校,对待作业与考试态度认真,一手好字是其证明;在家中,是父母的小开心果,勤劳懂事,主动分担家务。自信,乐观。个人座右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佳作展示】

我想握住你的手

胡佳慧

又是一个朔风凛冽的冬日,我瑟缩着,站在熟悉的十字路口,路上行人匆匆,却让我想起了那个老人,那双被我握着的苍老的手。

寒风肆意地在街道上游走,在恐吓两旁树木为之战栗的同时,仍不松懈地挑战行人们可怜的御寒手段。天空中并无半点云彩,也许已经乘着风去了另一个地方旅行。于是天空变得有些单调,反而让我注意到那个一直低着头忙活的老人——风扬起了他单薄的风衣下摆,他也不在意,双手交于胸前,似乎在做着什么。

我走近了,更清楚地看见他冻得通红的鼻头,苍老枯瘦的双手中那未完成的草编工艺品,还有摊前各式各样的草编动植物。浅浅的伤痕在他的手上交错,也许是被草片锋利的边缘割伤的吧,叫人看了虽不至于触目惊心,但也于心不忍。

我忽然觉得这样一个不畏寒风的老人有些可敬。

此时他正在专心地编织着手中的草编工艺品——这尚未有轮廓的小东西将和摊上的其他“伙伴”们一同,成为老人双手之灵巧的证明。只见他双手翻飞,娴熟地捻起一片草,从小小的空隙中穿过,快速地拉起,转了一转,只在眨眼间,这片草便安安分分地贴合轮廓了,有如绣娘走线穿花,熟稔无比。想来他对草编艺术的热爱,正是由这一只只经他之手创造的小动物来展现的吧。

这样认真专注于自己手艺的老人,以他的方式,使我于这冬日里感到温暖。

我上前,买下了那只草编兔子,转身欲走。却被他叫住了,他脸上是一如既往的平淡神色。他摊开手掌,掌心赫然是另一只草编兔子,“刚才那只有点扁,换一只吧。”我接过那只兔子,心中的敬意溢了满怀,握住他的手,真诚道谢。

老人处在生活的底层,也许潦倒,也许不被重视,也许饱受生活打击之苦,但他心中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这份爱,驱走了现实的寒冷,也温暖了他人,比如我。

“锐锋产乎钝石,明火炽乎暗木,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并非一个人生来平凡便低到尘埃里去,在他平凡的躯壳里那个闪亮的、执著的灵魂,才是可敬的根源——

所以,这一次,我想握住你的手。

【点评】小作者偶遇街边一位平凡的手工艺人,由街头所见反思人生哲理,发掘出生活中的“小人物”执著朴实的精神品质,引发读者思考。文章描写细腻,如“转了一转,只在眨眼间,这片草便安安分分地贴合轮廓了,有如绣娘走线穿花,熟稔无比”,可见老人编织技艺高超;结尾感悟颇有深度,“锐锋产乎钝石,明火炽乎暗木,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引用古代经典,也体现了小作者阅读积累之丰富。

向着阳光成长

胡佳慧

已经不记得窗边仍有株绿萝了。

那一束阳光斜斜地投进窗边,恰巧正照着那株绿萝,朦胧的光线扬起它层积的灰尘,在空中颤颤微微地闪着细碎的光点。绿萝似乎也跟随着阳光的律动,一同释放出生命的气息。

我看得痴了,这怎么会是记忆中病恹恹的绿萝呢?它如同精灵一样美好,积极向阳的模样,怎么能让人将它和那蔫黄的小芽联想起来?最初将它丢在角落里,并没有放在心上。那么瘦弱的苗,似乎连根也不能扎稳,一陣不期而至的风就能将它带走了。

这时,绿萝忽地停止了颤动,似乎已经蜕去了原先晦暗阴沉的外衣,要以舒展的全新姿态去迎接阳光了。它的枝节,尚不如别的绿萝一样挺拔优雅,却是一弯弯流畅的弧线,在与阳光互相挑逗。那一枚枚小巧如碧玺的叶子,被阳光照得透亮,上面的脉络依稀可辨,似乎在这纵横之间,蕴藏着生命最初模样的密码。深绿的茎源源不断地沉淀绿色,似乎在根的底部,笼罩着一个储蓄绿色的小银行。

绿萝的根繁密交错,上方粗壮的根曲曲绕绕,盘住的,是它赖以生存的资源。细看盆底,似乎又有几条细细的新根从花盆底的缝隙探出来了。若说这澎湃着生命的根群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微缩版地下迷宫也不为过。

我又怎敢再称它为孱弱的小幼芽呢?

只不过是一抔泥土,原以为它将难以存活,也并不打算在上面多花心思,却不曾想,在我没注意的时候,它尽力扎根,茁壮生长,出落成这般喜人的模样。

有如此绿萝相伴,往日所遭的困难与不幸,又怎么能与人生的浩瀚相提并论呢?黑暗中,发现光明轻易就能做到。同样的,逆境中寻找希望也并不困难,只不过是考验内心是否能够熬过黎明前的黑暗罢了。明亮炽烈的太阳,又何曾叹诉过黑暗的荒凉呢?

我再也不愿忽视这绿萝了。

【点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小作者惊叹于病恹恹的绿萝重又绿意四溢,感慨于生命的顽强与不易,表达出逆境中仍需发光,追寻希望的决心与勇气。文章开头看似随意,却为下文绿萝的茁壮成长埋下伏笔。结尾简洁明了、含蓄隽永,与开头形成前后呼应之势。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如“那一枚枚小巧如碧玺的叶子,被阳光照得透亮……蕴藏着生命最初模样的密码”,用比喻的修辞描摹绿萝枝叶的茂盛,富有生机,引人入胜。

(指导老师:娄红玉)

猜你喜欢
绿萝年糕妈妈
我的植物朋友——绿萝
年糕
年糕
我的植物朋友
我爱我家的绿萝
净化空气的植物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巴铁
不会看钟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