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从文对《边城》整体的描写,有着浓厚的湘西味,本文从小说中的湘西方言、湘西居住建筑以及湘西歌谣三个方面探讨了《边城》中的湘西味。
关键词:边城;湘西
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笔下最具审美价值的世界,而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可谓是其“湘西世界”的典范。沈从文对《边城》整体的描写,有着地地道道的湘西味:遍布于小说的湘西方言,独特的湘西居住建筑以及年代悠久的湘西歌谣,这些无一不体现着特有的湘西味。
1 湘西的方言土语
方言土语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是最能体现出一方风土人情的语言。沈从文从湘西生活中吸取营养和水分,把湘西方言去完存菁地纳入文学创造的语言当中,使《边城》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湘西土语不仅不影响读者阅读,而且还带来了独特的、清新的湘西乡土风味,呈现了湘西独特的地域文化。
《边城》中有大量与爱情有关的方言词语、俗语折射出湘西风土人情。例如:“要城里的杨马兵做保山”,这里的“保山”就是媒人的意思,这是船总顺顺得知大儿子天保爱上翠翠后,请杨马兵做媒。又如:“老的说车有车路,马有马路”,“走车路”、“走马路”是湘西方言词语,“走车路”就是委托媒人说亲,明媒正娶。“走马路”则是男方向女方用唱山歌的形式求爱,打动对方。“马路”的求爱方式,体现了湘西人对婚姻的态度,他们并不在乎求婚的形式,门当户对似乎并不重要,他们反而更注重歌是否唱的好。因为在湘西,以前劳作行不行常常首先要看你歌唱得好不好,这与他们在劳动时要唱歌的习俗是密切相关的。再如:“是谁人?……翠翠轻轻的说:‘你个悖时砍脑壳的!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这段对话是傩送和翠翠第一次相遇时的对话。两个青年男女透露出的是特有的湘西青年的青春气息。傩送在语言上更是主动积极,情感外露无疑,更有调侃的意味,开口就是“是谁人?”,这在湘西的方言中就是“你是谁?”,毫无遮掩之意,体现了傩送直来直往,率真豪爽的湘西男人的味道。而翠翠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性情温和,连骂人都是“轻轻的”,生怕把别人给骂坏了。一句“你个悖时砍脑壳的!”,更是体现出了湘西姑娘的直率,天真无邪。这本来是一句湘西骂人的方言,但加上了“轻轻的”做修辞和翠翠的羞答,这句话更像是现代青年男女在打情骂俏时,女孩子总是说的那句“讨厌!”。所以就在二人的第一次见面中,他们互相就产生了情愫,为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更能从对话中体会到湘西人在封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养成的率真、淳朴的民风和对爱情羞涩的表达方式。这让读者更能品尝到湘西地域独特的味道。
2 湘西的山曲民谣
湘西人民历来在清秀的山水之间依靠农耕生活,更是由于其厚重的历史沉淀,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湘西山曲民歌。在农耕时期,为了提高劳动的效率,更好的一致协同,常常用唱歌来指挥劳作,久而久之,这些山曲民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继承发展,成为了他们劳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在《边城》中,沈从文运用了淳朴的山曲民谣来表达湘西独特的人文气息,来体现山曲民谣在湘西人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天保在“走车路”的计划失败后,而后又想到了以“走马路”的求婚方式和弟弟傩送一决高低,就是在翠翠的窗外唱三年六个月的山歌来打动翠翠。这一行为表现出了山曲民谣在湘西不仅是劳动时的必要形式,更是男女间对爱情的表达方式。翠翠曾在守船时独唱过这么一段:“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大姐戴副金簪子,二姐戴副银钏子,只有我三妹没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 这是翠翠在渡一对母女过河时,看到那女孩为进城看龙舟比赛的精美装饰打扮,不禁想起自己之前在龙舟赛上经历的事情,对傩送的思念油然而生,在心中泛起了对初恋的涟漪。歌词中的不咬别人,就咬团总的小姐,这生动活泼的体现了春心懵懂的翠翠对“情敌”的埋怨。因为团总的小姐是去给他的心上人傩送提亲的。“金簪子、银钏子和豆芽菜”则表示别人都有金簪子和银钏子,而我只有豆芽菜,这唱出了湘西少女朴素简单和天真无邪的生活,也是对朴素的人性美的追求。翠翠常常一个人哼起一首巫师迎神的歌,“你大仙,你大神,睁眼看看我们这里人!他们既诚实,又年青,又身无疾病。……”这首歌曲结构整齐,形象生动,完美的展示了湘西人的生活状态,虽然是从翠翠的口中唱出,但这是沈从文借翠翠之口唱给大家听,他要让人们知道湘西最真实的样子,这里的人,这里的事和这里的物。这里的男人诚恳老实,身强力壮,做事毫不马虎;这里的孩子受大自然的哺育,是自然让他们茁壮成长;这里的妇女敢爱敢恨,不受枷锁的羁绊。这就是湘西的味道也是自然的味道。这些歌曲唱出了湘西人民安居乐业的平静生活,表现了湘西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抒发了湘西人对无限未来的追求,是湘西边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湘西的民族建筑
在《边城》中常常会出现碾坊、寨子、吊脚楼等建筑类的方言词语,这些词语在文本中的大量使用,既增添了小说浓厚的乡土味道,又反映出了湘西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
“碾坊”现在也作“碾房”,是湘西农村磨面碾谷物的作坊。在《边城》中,作者总是使“碾房”和“渡船”同时出现,例如傩送对父亲顺顺这样说道:“若是为了我,容我好好想想,过些日子再说。我还不知道是要碾房,还是要渡船,或许我命里只许我撑渡船”,但“碾房”在湘西农村是稀罕物,“渡船”则是普通的交通工具。这里傩送所说的“碾房”指的是王团总的女儿,“渡船”则是指的老船夫的孙女翠翠。傩送并没有向父亲直接表明自己爱的是谁,而是通过女方的嫁妆来暗指对方。这样的暗指不仅表现了傩送对爱情的看法,更是表现了父子之间对婚姻态度的冲突,父亲是要选择“碾房”,而傩送则表明“我命里就是撑渡船的人”的坚决态度。
湘西吊脚楼是湘西特有的民居建筑,是属于古代的干阑式建筑范畴。由于湘西自然环境多雨多丘陵,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说法,从而吊脚楼都是依山伴水而建,其特点是整体房屋体积较大,下屋被架空,用于堆放杂物和圈养牲畜,能有效的起到隔潮的作用,上层用木板铺成,人们生活起居都在上层。两层之间用当地盛产的杉木做支撑,若是从远处观察吊脚楼,就像房屋悬挂在半空的样子,这也是吊脚楼名字的由来。这些用木头支架起来的湘西吊脚楼如星斗散落在茫茫山水之间,成为湘西一道独有的风景。而《边城》里的吊脚楼还承载了水手和妓女之间真挚、率性而为的情感:“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时得先交钱,再关门撒野,人既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妓女和水手之间情感真挚、热情、活泼,洋溢着原始的生命活力和张力。沈从文没有从伦理或者道德角度去批判他们,而是从人性角度去展现他们作为人应有的生活。吊脚楼作为这种情感的载体,把湘西奇异风采、奇特风俗记载下来。
沈从文从小受到湘西文化的感染,从而创作了《边城》,让淳朴美丽的湘西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了人们眼前。《边城》里的世界是湘西边陲和谐的自然、社会镜像,故事中无论是人物、人物的活动场所、娱乐方式等都有着明显的湘西味,体现着浓厚的湘西地域文化色彩。
参考文献:
[1] 沈从文.边城[M].长沙:岳麓书社,2010.
[2] 沈从文.从文自传[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3] 沈从文.沈从文的湘西[M].北京:2004.
作者简介:郑春玉,1986年12月出生,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汉语史方向研究。
(作者單位:四川武警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