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与“傻”下的智慧

2020-06-03 16:12詹静何彬向婉月
广告大观 2020年1期
关键词:哈姆雷特智慧

詹静 何彬 向婉月

摘要:一个身处于颠倒混乱的英国社会,一个生活在封建转型的土司王朝,一个“疯”,一个“傻”,面对时代潮流,身处其中却又临于其上。本文阐述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哈姆雷特与《尘埃落定》中傻子的相似性,通过分析他们各自的生活环境、生存空间、性格特征等方面,揭示“疯”和“傻”掩盖下的智慧。

关键词:哈姆雷特;尘埃落定;“疯”“傻”;智慧

引言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哈姆雷特是悲剧的代表,“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他经典地思考,自创造以来,广为流传,改编为电影、舞台剧,为后世所瞻仰和研究。《尘埃落定》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关注,后世对其的研究更是数不胜数。本篇论文意在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哈姆雷特与《尘埃落定》中傻子地相似性与相异性,以及他们背后的意义。

一、哈姆雷特与《尘埃落定》中傻子的相异性

(一)哈姆雷特的“疯”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时期的创作,表现了文艺复兴后期莎翁关于人性的思考。剧情随着在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回国为父奔丧展开,回到家中,物是人非,一切都超出了他的想象,使他无从接受,直到父亲的鬼魂出现,道清事情真相,希望儿子能为他复仇。因此,哈姆雷特便决定用“疯”的形式开始他的复仇之路。

1、疯癫是哈姆雷特决定替父报仇后采取的第一步行动,但也是他几近崩溃的精神状态的展现。作为丹麦的王子,本应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无忧无虑的享受学习生活,可一瞬间,原本期许的幸福美好人生成为幻影,复仇的激愤填满了他的心胸。

2、哈姆雷特是完全有能力完成复仇使命,他勇敢冷静、机智聪明、善于随机应变,奥菲利娅称赞其有着“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同时他也深受民众的爱戴,是正义与能力的代表。但他采取用“疯”的形式伪装真实的自己,伪装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一是因为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为了保护自己,放松敌人的警惕,给自己以生存和反击的空间,同时,也可以说这是一种保守、退让的方式,作为涉世未深的王子,社会经验不足,造成了思想行动上的犹豫和延宕。

3、在“疯”的形式下,他被一步步拉近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曾经高尚的理想变成了眼前人欲横流的现实,在迷惘、矛盾、痛苦之中,他不仅关注眼前的复仇,还思考着更深刻的时代问题:情感与理智、原欲与道德、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混乱颠倒的时代,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他是痛苦的思想者、矛盾的人文主义者。一种个人价值危机在他身上发生,多年来建立的内心世界被种种的巨变所击垮,让他不得不怀疑过去所相信的一切,无论是外在世界的秩序,还是精神世界的规则,他都渴望寻求一种真实的生命状态,这或许就是他在复仇之外,真正的精神追寻,也是他生命的寄托。

(二)《尘埃落定》中傻子的“傻”

《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一个傻子的视角展开,讲述了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家族内部的争权夺利,以及土司统治下的社会生活境况,并从中揭示了土司制度衰落的必然趋势。

1.全文以“傻子”的视角展开,开篇便说道“我是一个傻子”,他是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与汉族太太所生的一个傻瓜儿子,他的“傻”是与生俱来的,在土司管辖的土地上,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是一个傻瓜,与哈姆雷特不同,盡管他没有接受过人文主义教育,但也同样用灵敏的眼光洞察到了事件的真相。

2.作为土司家的傻儿子,一方面是值得庆幸的,因为他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傻子,做了傻事便不需要付出代价,一定程度上,他的“傻”给他带来了常人无法拥有的自由,他可以到处玩耍、放声大笑,不用为继承土司的位置殚精竭虑,不用像他的哥哥一样,每走一步都要尽力表现出自己最聪明的一面,就如他自己所阐述的那样“要是我是聪明的家伙,说不定早就命归黄泉,不能坐在这里,就着一碗茶胡思乱想了”,他只需偶尔做一件称得上聪明的事,就会得到大家的惊讶和称赞。但是一个聪明人只要犯一次傻,就会让人大失所望,甚至自己也将一败涂地;另一方面,作为土司家的傻儿子也是悲哀的,他无从决定自己的命运,他是一个傻瓜,除了他的母亲,几乎每个人都喜欢他这个样子,他的母亲将他的后半生寄托给他的哥哥,希望可以照顾他。他的人生有着一定的自由,可一眼就望到了尽头,甚至当他有了自己的欲望,他也没有能力去满足。

二、哈姆雷特与《尘埃落定》中傻子的相似性

哈姆雷特与《尘埃落定》中的傻子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身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但他们的命运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

1. “疯”和“傻”都是他们各自的代表形式,是他们智慧上披的一件外衣,这件外衣保护他们的智慧不露骨的外现,同时也保护着他们的性命,在家族中,在社会中,不论主动还是被动,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选择了同样的路,时代的潮流需要被人看到,需要被挑起这个开端,需要有人去引领,而他们就是预见潮流的人。

2. 他们都处在社会的巨变转型时期,处在充满权力、欲望、斗争的大家庭里,这里发生着影响他们人生的各类事件,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家族中个人欲望的问题,更是整个时代社会所带来的问题,哈姆雷特意识到复仇行动的更大意义,以及自己肩负的更大的社会责任,傻子也如预言家一般,看清变革的社会,土司制度的衰亡。

3. 虽然他们都看到了时代、制度的局限性,但是他们却没能超越他们所处的时代,超越自身的局限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深刻答案。哈姆雷特痛苦的思考,造成了他行动上的延宕,甚至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怀疑;《尘埃落定》中傻子也以他特有的方式思考着,每次从睡梦中初醒过来,“我是谁”“我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就不断缠绕着他。不可避免地,他们都拥有着悲剧性的结局。哈姆雷特在决斗中被雷欧提斯的毒剑刺中,哈姆雷特在临死之前,将国王克劳狄斯刺死,为父亲报了仇,他无法预知自己的死亡,这重整乾坤的任务也没有完成,只好临死前托付好朋友霍拉旭见自己的故事讲述流传下去;《尘埃落定》中的傻子被麦琪的仇人多吉次仁的次子杀死,“刀子,锋利的刀子,像冰块,扎进了我的肚皮。

三、“疯”与“傻”的背后意义

故事的形式各式各样,但人性的本质始终如一。何谓“疯”?何谓“傻”?何谓“正常”?人们总是会在舒适区里不断重复早已建立的规范模式,不断地固化它们,慢慢的根深蒂固,不仅规范自身,也用这种规范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疯”和“傻”在这时就会被另类出去,当作不合时宜的少数人。

什么是生活的真相,每个人或许都或多或少的察觉到了,并对于它都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敢于真正鼓起勇气去面对的,只有那么少数。哈姆雷特意识到自己肩负重整乾坤的责任,傻子引进新事物,洞察到土司制度的变革。每个人都像是处在时代的漩涡之中,随波逐流的人,跟着潮流一起波动,觉得生活一如往常的平静,如一潭死水;看清方向的人,逆风而行,看到一汪的死水像是前所未有的暴风雨。常常坚信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常常否定的也不一定就是错误的,聪明和愚蠢往往是相对的。

结束语

在哈姆雷特身上可以看到,天才与疯子,往往就一步之遥,在《尘埃落定》中傻子的身上可以看到,聪明和愚蠢,相对而生,也相互转化。生活的定义需要每个人用心追寻,真正的智慧可以掌握在每个人手中,只待你去用心发现。

参考文献:

[1]  阿来.尘埃落定[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213~215

[2]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四大悲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5~37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哈姆雷特智慧
Different Thoughts on Performing Hamlet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The Experience of Acting Hamlet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从二元对立的角度看哈姆雷特
凋零的爱情之花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哈姆雷特(中)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