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瞬间黑暗在影视人物的塑造上也有着同样深沉的意蕴与内涵,它与光线形成相互衬托相互依赖的关系。画面中的黑暗往往给观者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可以让他们跟随创作者的意识进入画面人物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夜巡》;艺术风格;审美感知;光影
前言
今天我们再看《夜巡》,既有风俗画的特征,又有史诗韵味。在画面中,描绘的警卫队出发之前巡逻的景象,整个画面的构图打破了传统的观念,把一排排规整的排列改成了以人体动作配合空间,制造出了充满戏剧性的观念构图。在画面的上方,仿佛有一束光打下来,营造出了一种类似舞台灯光的特效,通过这样的打光方式,特别强调画面中间的两位主角,也就是画面中间的两位民兵领导人。
“郁金香,风车,大麻...”这或许是荷兰留给我们的思维定势。确实,这也是这个城市特有的放纵与狂野,它也有着别样的宽容与现代。在阿姆斯特丹不仅仅只有郁金香,这里有着伦勃朗,梵高对光影的思考与探索,有着伊拉斯谟的哲学体悟,更有着东印度公司不可一世的繁华。
伦勃朗作为荷兰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的许多作品都突破了当时墨守成规的呆板程式,在构图和人物画的神情上做了极大的突破。有人评价伦勃朗称他是一个孤独的暗夜追光者,纵观伦勃朗的艺术生涯,他在那个大家还对光影不认同不能产生共鸣的年代,执着的用自己的艺术态度对待着创作,依然固执地追寻着画中的光影艺术。
伦勃朗的人生也充满了起起伏伏,他的境遇以及时代的发展变化也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展现,分析其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在前期短暂而幸福的时光里,他的画由对弱者的满怀同情的表现,到当下社会繁荣美丽的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开始真正的探索艺术的真谛。
说起伦勃朗的绘画风格,他对于光影的运用是始终为人津津乐道的,他对于光线对比和明暗色的表达也是他的艺术中的巅峰。他的光影风格概括来说大致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他的作品中,为了营造和追寻空间中的距离感,他将画面中的重要部分用强烈的光线凸显出来,而其他的部分则表现的十分暗,通过这样强烈的明暗对比,整个画面中的空间和人物关系就更为明显也更立体充满距离感。尽管如此,但是画面中的明暗关系并不会让人觉得突兀,总是可以给人一种和谐的感受。他的艺术风格也充满了个人的风格特征,由于光影的营造,整个画面给人呈现的感觉有一定的神秘性,让观赏者往往沉浸在整个观赏环境中。伦勃朗的作品《夜巡》可以说是他的艺术生涯中起到转折点的一件作品,在这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伦勃朗的艺术创新,由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这种现代的光影应用并不能被大家所接受,在此时他个人的生活也遭受到了打击与不幸,由此,他的绘画对象也从对现实世界的赞美转变为了对社会底层人员的真实写照。当这件作品问世的时候,荷兰国民卫队拒绝接收了这件作品,并决定起诉他,原因竟然是他打破了当时传统肖像画的人物布局法则,把无关紧要的普通射手画在了画面的中心位置。但恰恰是这样的布局才营造出了当时紧张的气氛。
从历史长河中的今天反观这件作品,我们也通常只会感叹当时他的超前的艺术风格,但作为他本人,在经历了《夜巡》这件作品之后,他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并且再也没有人找他画集体肖像,之后甚至为了迁就大厅墙面尺寸,还被遭受了裁剪。而他本人,经受了贫富冷暖,世态炎凉,受尽了误解嘲弄病痛折磨,最终在整个艺术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夜巡》主要描绘了军人的日常生活,作者在绘画作品中有效涂抹了一层亮油,由于年代已久,画作呈现出暗黄色,从而被人们称之为“夜巡”。在该幅绘画作品中,作者采用了大量的人物头像虚化,并且将他们置于明暗之间的中间色调。与此同时,伦勃朗还采用了透明厚涂的绘画技法,首先利用灰白色以厚涂法刻画出画面整体的素描效果,然后运用透明的油彩逐层敷上,这样就能够获得五彩斑斓的颜色,并使画面整体色彩层次变得更加生动分明。光线是伦勃朗作品的最大特色,《夜巡》这副作品尤其,尽管由于年代久远的原因,画面变得暗淡,但是这种光线却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壮美。这个时候的伦勃朗已经将聚光画法运用的十分娴熟,耀眼的金色在画面中流走,上尉和副官占据画面的中心位置,小女孩的位置则作为一个辅助光源,使后排的暗区更加活跃。今天我们再看《夜巡》,既有风俗画的特征,又有史诗韵味。在画面中,描绘的警卫队出发之前巡逻的景象,整个画面的构图打破了传统的观念,把一排排规整的排列改成了以人体动作配合空间,制造出了充满戏剧性的观念构图。在画面的上方,仿佛有一束光打下来,营造出了一种类似舞台灯光的特效,通过这样的打光方式,特别强调画面中间的两位主角,也就是画面中间的两位民兵领导人。这两位处于视觉中的人,他们俩的手向观众空间来,但影子却重重的压在他人身上,造就了一种背景人物混乱不安的构图。但是借着几束强光的照射,把整个画面失控的局面稳定下来。由于这件作品的艺术风格对于当时的古典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当时就有人提出,伦勃朗的画面人像只有鼻尖上的一点光,我们根本不知道那光是从哪里来的,因为画中四周都是一片黝黑。面对大家的不同质疑以及生活上遭受的困苦,他还是始终坚持的自己的艺术风格。或许他作品中的光并不是外来的光,而是从人向内心发出来的一点光芒。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光晕,才成就了伦勃朗的独特。
伦勃朗的光线正是他情感流露的重要手段,通过画面中的合理布局,艺术家可以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从而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对于伦勃朗而言,光线就是他的精神语言,他想要表现的光线也不仅仅是自然光了,而是萌生于人类心灵之上的精神之光。伦勃朗这种对于光线的敏锐与感悟奠定了他用光表达人物情绪和精神思想的基础。影是光线的空缺,在光线照射不到或者被遮挡的地方都会形成影,如果此影无限扩大甚至成为黑暗,它就会成為观者产生无限遐想的精神空间。伦勃朗绘画中的黑暗布局就是兼顾形式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瞬间黑暗。对于伦勃朗来讲,他对黑暗的关注情有独钟。
瞬间黑暗在影视人物的塑造上也有着同样深沉的意蕴与内涵,它与光线形成相互衬托相互依赖的关系。画面中的黑暗往往给观者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可以让他们跟随创作者的意识进入画面人物的内心世界。
伦勃朗的画在幽暗中有对光影的不停追求,他用他的画笔勾勒出人类最深沉的情感,他因为自己的苦难而对一切痛苦感同身受,久而久之,他的画笔描述着人世间能看见的苦难,以及对大众的怜悯和谅解。这位孤途上的暗夜追光者,运用高超的光影艺术魅力,能够让人深陷其中,充份感受到不同的光影之下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他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对绘画艺术的更深层次的拓展,对于后期艺术家的创作也提供了很多的新思路。他受尽屈辱的后半生创作出了17世纪的荷兰乃至整个人类艺术史的不朽杰作。
参考文献:
[1] 黄而彬.伦勃朗:孤途上的暗夜追光者[J].戏剧之家,2019(12):132.
[2] 闫雪峰.伦勃朗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J].美术观察,2018(08):150-153
[3] 魏辉昱,孙献华.对伦勃朗《夜巡》分析及光影研究[J].大众文艺,2019(24):52-53.
作者简介:邵佳琦,1995年11月出生,女,江苏人,汉族,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