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 姜佩宜 李冰 胡悦桐
摘要:民族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会影响民族的每个成员;文化传统越丰厚,这种影响便越大。在我国传统的园林中,装饰、彩绘、雕刻,还有绿化,吉祥符号俯拾皆是,处处体现着一定历史条件下人民对幸福、长寿、富裕、康宁的吉祥追求。
关键词:山地果园;高效技术
1 风水
古典园林艺术强调山水相依、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以山为骨架,以水为血脉,做到相地适宜,构园得体。水以山为面,水得山而媚,造园必须有山,无山难以成园,无山水可借,也要掇石叠山;无水不成景,无水不成园,房子依水而建,山依水而造,水是血液,有了水园子就有了活力。
“相地适宜”,明末的造园宝典《园治》把相地放到了卷一,足见园林风水的重要性。园林相地,即选址,一定要是“风景吉秀之地”,风水地是“精之所聚,气之所蓄”,因“灵气所钟”而显“山吉水秀”。
2 吉祥文字
吉祥文字是建筑装饰中最直观的吉祥符号,人们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体现在装饰文字或对联中,如福、安、乐、平、和、顺等字。北京恭王府花园的景致设计与装饰就处处突出一个“福”字;清代学者纪昀为孔府大门撰写的一副对联云:“与国咸休安富贵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此联中“富”字上无点,“章”字中竖通上去,其意为孔家富贵无头,文章通天。“乐知堂”抱柱联是俞樾自撰的寿联,“上联: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下联: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描写的是俞樾福寿双全、子孙成才(孙子“探花及第”,曾孙已出生)的幸福生活,表达的是一种美好景象,也是一种吉祥的体现。
除了体现在装饰文字或对联中,取名也追求一种吉祥幸福,狮子林“燕誉堂”取自《诗经·车辖》“式燕且誉,好尔无射”,“燕”通宴,意为安闲;“誉”通豫,意为欢乐。“燕誉堂”即为“宴请宾客的安乐之所”。曲园“乐知堂”取“乐天而知命”之意。拙政园“枇杷园”南面有一亭,取丰收时节“芳叶已浩浩,嘉实复离离”而名“嘉实亭”。嘉实亭与枇杷园的枇杷树两相呼应,加强了枇杷吉祥象征义的装饰效果,大有满园富贵关不住的热烈气氛。北京恭王府邀月臺两侧的爬山廊叫“平步青云梯”,有步步高升的寓意。
3 吉祥图案
在我国园林中,传统的装饰图案丰富多彩,它更加含蓄也更加艺术地表现了人们对吉祥如意的追求,这些图案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动物,也有梅兰竹菊、芍药牡丹等植物,有八仙、寿星等神仙,也有万字纹、回纹等几何图案,表达不同的吉祥含义。鹌鹑与落叶组成“安居乐业”(鹌居落叶)图案;梅与喜鹊配合是“喜上眉(梅)梢”;鸳鸯同游为“鸳鸯戏水”,是爱情的象征;石榴与蝙蝠相配,“多子多福”;再者,蝙蝠“遍福”也,到处都充满着幸福;蝙蝠与鹿则称为“福禄双全”;将四季的几种花分置于四个花瓶中象征“四季平安”。
园林中还有一处地方集中体现了这些吉祥图案,那就是铺地纹样。在我国的传统园林中,铺地用砖瓦,碎石,卵石,碎瓷片组成各种纹样,和山水、建筑、植物共同构成了园林景观。铺地纹样体现装饰性的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向往和追求幸福吉祥生活的心理。故宫御花园中把牡丹与凤凰放在一起,构成凤戏牡丹的的铺地图案,增添了凤鸟的优美情趣,象征着吉祥和幸福;莲藕和鲤鱼,借“莲”与“连”,“鱼”与“余”的谐音,作连年有余,表示对年年富余的祈望;借用寿石配菊、蝴蝶、猫的图案,希望皇帝和后妃子孙们能够健康长寿,从而使整个御花园充满了吉祥欢乐的气氛。苏州园林中留园铺地中有一副图案是张果老的法器渔鼓,用此图案意在迎祥;另有一副瓶中插三支戟,瓶代表平,戟代表级,寓意官运亨通,“平升三级”。除了上述图案,还有鹤、蟾蜍、狮子、鹿等其他一些吉祥动植物图案运用其中。
4 种植吉祥植物
园林中,建筑、铺地上选什么吉祥图案有讲究,园林中花木的安排是也是很有讲究的,因为植物也可以组成一些吉祥图案,或者说本身也有吉祥的含义。比如留园的古木交柯,便是一棵柏树和一棵女贞,两树缠绕相生,成为连理枝,被看作是吉祥的征兆;再如留园中的小蓬莱,栽紫藤数枝,便是取紫气东来的吉祥意;还有许多园林则在厅堂前种植桂花树和玉兰花,表示金玉满堂之意。再说植物本身的吉祥含义,例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寓意纯洁而崇高。青莲又与“清廉”同音,寓意居高而不贪,清正廉洁;又因一梗二花“并蒂莲”,象征夫妻恩爱、美满幸福。种植岁寒三友松竹梅,顶霜傲雪,象征主人的高风亮节。月季,杨万里赞月季花“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因月季四季开花而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5 结语
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给普通的树木花卉,飞禽走兽赋予了美好的涵义,园林也在它们的映照下多了一分情趣与活力,这些吉祥物,也让园林多了一层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刘海波.故宫花园石子路中的吉祥图案—吉祥动物篇[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1)
[2] 葛冰.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评价初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5)
[3] 俞锋.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可行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