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雪 华越 梁子玉
摘要:步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互联网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日常工作中。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管饭应用,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商业银行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针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十分关键。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背景及特征进行介绍,随后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探析,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以此供有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引言: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开始被广泛引用于各行各业中。互联网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对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也给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为追求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保持其在市场竞争中优势,需要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探析,并且针对影响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互联网金融的背景即特征
(一)背景
近年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但是目前互联网金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互联网金融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其面对大众的主要形式是电子商务,目前已被大众广泛接受。
(二)特征
互联网金融具有引致性、高效便捷性以及大众性[1]。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时代产物,这就决定了其具有引致性。互联网金融最初出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取利益,而是发挥对电子商务发张的促进作用。其引致性是指互联网金融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较于传统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具有的高效便捷性是其主要优势。顾客在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办理中,不需要像传统金融业务办理一样到特定商业银行进行办理,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高效地完成业务办理。
互联网金融的大众性是指其服务对象是广大普通客户,其操作简便的特点使得其具有大众性地特点。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一)负债业务方面
商业银行的存贮业务,主要是通过客户将资金投入商业银行存储,银行按照相应的利率标准向客户支付利息。存款利率的过高或者过低,都会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一定影响,在利率过低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获取的资本将会相对减少。
目前互联网金融中的第三方支付软件,一般会提供资金存贮功能,并且短期内客户获取利益相较于商业银行支付的利润要高。因此,大部分客户会选择第三方支付软件对资金进行存储。这也就导致了商业银行获取的资本要相对减少,为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二)资产业务方面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取经济利益的主要业务之一。其主要利益来源是客户存款利息与贷款利息之间的利差。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更多的实际投资者会选择个人网贷平台获知机构网贷平台进行贷款业务的办理。相较于商业银行,个人网贷平台的利益要高出13%左右[2]。但是由于个人网贷平台无法完全取代商业银行的地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也会相对较小。而由于机构网贷平台的贷款利率小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其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威胁也会相对较小。从根本上说,互联网金融会对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不会造成严重的威胁,两者的关系更趋向于互补方向发展。
(三)中间业务方面
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是收取的手续费也是其盈利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银行的中间业务受到了一定冲击。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获取的中间业务手续费相对减少,对行业银行的利益造成了一定冲击。
三、针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商业银行发展对策
(一)改变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
为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银行应该适当增加业务办理的种类,班组客户的不同业务需求。同时,其业务办理应该实现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合理的引用。此外,应该尽可能减少业务办理时的环节,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二)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设
人才资源是商业银行经营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可以在大程度上解决商业银行运营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同时,对商业银行的员工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可以为银行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三)改变传统经营模式
为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变十分关键,主要要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按照客户的类型进行细分,并且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与客户之间互动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必须重视市场营销工作,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对商业银行运营中的不足进行完善。
四、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同时也为其发展带来了启发。为保证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银行自身应该积极追求新的经营模式,降低互联網金融对其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姿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研究[J].商讯,2020(3).
[2] 叶宣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000(015):129-130.
(作者单位:山东英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