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2020-06-03 15:00王金兰
天津教育·上 2020年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有效性

王金兰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采取课堂积极互动形式,从简单的视角出发,让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更加通俗易懂,且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主题进行教学思考,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迁移到生活视域中,牵引学生的思维展开系列的思考,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强化了学生的实际理解,将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与学生自身情况融合起来,学生在思想视域中畅想了更多有关道德与法治的情境,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德行意识更加充分。

一、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

(一)创新形式多样的活动课

初中时期学生们早已经对德行问题等的口头教育产生了厌烦感,一听到教师讲大道理就心里烦躁,难以真正与教师互动并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利用活动课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相应问题的讨论中来,表述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如结合传统课堂上的问题讨论形式,升级为竞争、辩论模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如教学人教版“绽放生命之花”之“感受生命的意义”时,教师提出疑问:“你觉得你的生命怎么过才最有意義,从现实情境中出发会如何,如若可以让你尽情地想象,那么你想要怎样具有意义的人生?”鼓励学生从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讨论,先从现实意义出发,按照学生现在的家庭背景、学习能力等畅想未来,而后从一种突破性的思维进行联想,鼓励学生从自己看过的网络新闻、电影、偶尔的自我幻想中寻找思路,有些学生提出要做英雄,而有的学生不置可否,认为做一名普通人也是有意义的,教师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分成两个组,一组有着英雄梦,一组认为平凡也挺好,各有精彩,两组都结合“生命的意义”这个主题,在辩论中大放异彩,讨论自己的观点,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

(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网络媒体的形式让学生观看声情并茂的视频,短瞬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在多媒体的信息平台上接收到更加丰富的知识讯息,依从教材又超脱教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现代技术可辅助传统模式一同展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学“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个问题时,学生习惯性地将思维放到自己的身上,探究生命这样具有哲理性的命题时,会想到人,但很少想到其他的生命,宇宙中有很多的生命,只有宏观地去了解生命,才能够更好地去认识生命,为接下来的敬畏生命、守护生命的讨论做好铺垫,教师可搜集一些宣传片,如侏罗纪时代蟑螂就存在,直到现在蟑螂的生命延续时问比人类还长,《聊斋志异》中认为生命可以轮回,这些有趣的问题都可以纳入课堂上进行讨论,从科学的角度、迷信的角度、人类的角度、动物植物微生物的角度去分析,期间教师还可以代入“秦始皇修炼长生不老仙丹、嫦娥吃了长生不老丹奔月”的传说,让生命是否可以永恒这样的话题更加有趣,最后结合我国烈士纪念碑上的“人名英雄永垂不朽”字样将这个问题升华到精神层次。

(三)紧跟时事丰富教法

道德与法制的问题可与真实发生过的网络案例结合起来,让相应的思考更加深刻,同时也让道德与法制的问题落实在真实的场景中,填充课堂的枯燥空间,让枯燥内容也变得灵动起来。如教学“师生交往”时,教师让学生说说最近看过的有关师生的新闻,学生们提到“20年后掌掴老师”男子获刑一年半,审判长解读量刑考虑及社会启示;四川被打教师还未完全苏醒,学生群众自发前往慰问;抡起砖头,15岁初三学生将教师打成重伤:我爸妈都不敢管我!小学生“打感情牌”,写下4张请假条,老师:被感动到但不会批准……教材中原本的信息内容均围绕浅层面的师生情展开,有关道德相应问题,而在法制上的问题很少,通过网络中的关联新闻导入,又将道德的问题升华到法制层面,结合这些内容,正可以让师生展开更加亲密的交流,教师可以让学生每人写一张纸条,匿名写写自己对教师的意见,而教师也提出对学生的期望,大家集思广益,让学生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让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有的学生提到开通师生交流信箱,有的学生提到在作业本上进行意见互动等,将可行的内容落实于实处,将课堂上讨论的问题真正地贯穿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为师生和谐沟通打下基础。

(四)创建教学情景有效性

韩非子曾说:“明夫恃人不如自恃,明于人之为已者不如己之自为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学生感同身受才能够真正理解,而又不能总是带学生去社会实践,那么就可以模拟实践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获得实践感受,加深知识印象。如教学“亲情之爱一爱在家人间”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情景剧,提前让学生预习知识,然后结合自己真实的家庭场景,加上一点想象力,构建成一出家庭小品,体现出我国家庭的风气、习惯,展现出当地家庭文化特色,如某小组表演了父母越管束就越要唱反调的情境,演示了初中生常见的逆反心理,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情景剧的表演或者是小品的创编,都让学生被代入一个家庭环境中,从课堂环境逐渐地突破出来,感同身受,这样的教育背景,一方面让学生更加独立自主地参与课堂的互动,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深刻地体验教材的主题,对一节课的重点问题了解得更加透彻,不采取教师讲述的方式,也不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而是在这种学生主动表演与自我感受的过程中,让课堂上的重点问题逐渐有了答案。

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需引起注意的问题

(一)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是需要学生知理明义,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具备道德素养。然而现实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导致学生很少有独立发言的机会,表面上看似意见统一,实则学生内心并不信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意见也许与教师的想法是相悖的,教师应倾听不同的声音,了解学生的真实内心,尊重学生不同于主流思想的想法,基于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探寻更适合学生的教导方式,而非是对所有的学生集中化进行教育,教师应了解学生,除了需要以身作则之外,还用关注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积极讨论,阐述各自的想法,最终实现情感上的共鸣。

(二)合理利用教学工具

当代教学逐渐地引入多媒体设备,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对多媒体设备还比较陌生,他们在构建课件时难免会厚此薄彼。有的教师发现学生喜欢这种声情并茂的教学形式,就滥用视频图像,学生们都在看热闹,很少进行主题思考。还有的教师制作的PPT比较枯燥,将教材上的东西原模原样地运送到PPT上,仍旧脱离不了照本宣科的陋习,学生无法真正地融入其中,阐述自己的见解,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身后死记硬背,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当代教师应本身具备高素质教学思维,能够善于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新时期多媒体教学形式结合,既能够导入趣味的信息又能够让学生有思维的空间。本文所述的教学形式并非一种,还有更丰富、更多彩的教学模式等待教师去开发。教师应紧扣道德与法治的命题,追踪时事,创设情景,从不同的角度引人入胜。

三、结语

初中时期学生需要在正确的道德与法制引导下,走上健康的成长之路,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熏陶,同时渗透法制的观念,让学生知法懂法,有明辨是非的意识,通过更为合理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在理论实践中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