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黄超
【摘 要】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妇产科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孕妇4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产前出血分为出血组(21例)和无出血组(19例),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出血组孕妇入院孕周、分娩孕周、保胎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无出血组不同类型孕妇,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出血组孕妇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均高于无出血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出血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无出血组,但对比无差异性(P>0.05);在急诊分娩孕妇中,出血组边缘性前置胎盘、中央性前置胎盘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出血组(P<0.05)。结论: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可延长孕妇住院时间,显著增加早产及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
【关键词】 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妊娠结局
前置胎盘为妊娠期女性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产前出血和围产期子宫切除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1],且产科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2-3]。若未采取及早、有效的临床干预,对母婴生命安全可造成极大的危害。本研究对本院妇产科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孕妇4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明确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对妊娠结局的不利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妇产科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孕妇4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产前出血分为出血组(21例)和无出血组(19例),所有纳入研究孕妇均为单胎头位。出血组孕妇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0.5±5.3)岁;孕周30~37周,平均孕周(34.1±3.0)周;妊娠史:初产妇12例,经产妇9例;前置胎盘类型:边缘性8例,部分性8例,中央性5例。无出血组孕妇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0.8±5.2)岁;孕周32~36周,平均孕周(34.7±3.2)周;妊娠史:初产妇11例,经产妇8例;前置胎盘类型:边缘性8例,部分性9例,中央性2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妊娠史等对比无差异性(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孕妇是否出血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分为出血组和无出血组。前置胎盘诊断以丰有吉主编的《妇产科学》为参考标准。产前出血为孕妇产前有过≥1次出血史,无产前出血为孕妇产前未发生出血或临产时发生出血。产后出血诊断标准:24h内阴道分娩孕妇阴道出血量>500mL,剖宫产出血史>1000mL[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对比采用方差分析,各组间两两对比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前出血对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孕妇入院孕周、分娩孕周、保胎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出血组边缘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及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入院孕周、分娩孕周、保胎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无出血组不同类型孕妇,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果见表1。
2.2 产前出血对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孕妇妊娠结局影响
出血组边缘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及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均高于无出血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出血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无出血组,但对比无差异性(P>0.05);在急诊分娩孕妇中,出血组边缘性前置胎盘、中央性前置胎盘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出血组(P<0.05),但两组部分性前置胎盘孕妇对比无差异性(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现阶段对于前置胎盘的发生机制已逐渐明确,即女性既往存在多次流产史、多孕多产史、剖宫产史等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完整性受损或发育缺陷,若在手术中因操作不当甚至还可导致子宫肌层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使女性子宫内膜生长发育不良,若此时受精卵着床于受损的子宫内膜上,势必会导致胎盘生长发育过程中因供血不足,为维持受精卵正常发育,胎盘下缘会逐渐延伸直至子宫颈内口,从而导致前置胎盘的发生[5]。本研究结果表明,出血组孕妇入院孕周、分娩孕周、保胎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无出血组不同类型孕妇,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出血組孕妇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均高于无出血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出血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无出血组,但对比无差异性(P>0.05);在急诊分娩孕妇中,出血组边缘性前置胎盘、中央性前置胎盘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出血组(P<0.05)。
综上所述,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可延长孕妇住院时间,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则显著增加。
参考文献
[1] 孙洁.产前出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09):54-55.
[2] 刘爱.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对妊娠过程及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6,(12):4.
[3] 杨凯乐,刘展,谢菲,等.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09):1105-1107.
[4] Priya V,Deborah A.Postpartum Hemorrhage:Evidence based medical 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J].Clino bstet Gynecol,2010,01(53):165-181.
[5] 李晴.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02):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