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广明
看风景和所处的高度有关系,坐着看是一种景象,站起来看又是一种景象。“一览众山小”,那得站在最高峰。在山脚下也可以遥望山峦云海,但所见与山顶上看到的景象有显著区别,感受、心情也大不相同。古人早就揭示了这个道理,《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望远不仅意味着站得高看得远,还意味着人们抒发胸臆、调整心态的复杂情愫。登高望远不单单指高楼凭窗,或者登上山顶,来个“山高人为峰”,更意味着观察形势时视野广阔,思想认识更上一层楼,进入新的境界。
以登高望遠为题材的诗文许许多多,名篇佳作广为流传。陶渊明的“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说明登高和诗意有密切关系。岳阳楼上的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登高望远的体验并非诗人所独有,谁都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只不过往往没有表达出来,或虽有抒发,未能流传而已。工作、生活、健身、旅行……人们随时都可能登上高处,放眼瞭望,自有一番感受。
登高望远既是常见的生活现象,也作为一项文化体育活动,自古至今流传下来,进一步形成一种文化心理,用于观察形势和思考问题,绝非偶然。站得高看得远不仅反映了视觉上的规律,还有更深更广的意涵。看得远,不仅视线延长,远景、全景不是近景的重复,而且望远会发现寻常看不到的景象。高处眺望,一般比较专注,胸怀也舒展起来,此时更容易“思接千里”,视野的宽广往往伴着思路的驰骋。古诗文描写登高多是观景与抒情相融合。“登临送目”,不仅眼前景物尽收眼底,还有直接看不到,却能想起来的万千景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写道:“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眼前的历史遗迹多么寂寥,引发诗人思古之幽情和生动的想象。登高望远心潮起伏,不仅因为看风景,更在于此时的心理活动。视野扩展,情思激越,容易使思想感情从种种束缚中解脱出来,看得远,想得更远。
登高望远令人心胸开阔、精神升华。深入想一下,产生这样的思想境界也不一定非得登上山峰,伫立楼台。身体的登高有助于精神境界的提升,可也不是必备的条件。战场上的指挥员可能在地下指挥所里运筹帷幄,何必非要登高瞭望。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诸葛亮就在茅草屋里,与刘备纵论天下大事,极具全局视野,洞悉发展大势。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印证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诸葛亮在茅庐里也能登高望远,“高”不在于他身体立在何处,而在于胸怀大局、把握趋势的战略眼光,在于提出了高明的韬略。登高望远的意义,多指思想境界的广阔、高远,至于人体站在哪儿,是高峰还是幽谷,倒不是重要的事情。
把握形势、思考问题时登高望远,既然不依赖于身处何地,所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登高望远可以经常化。观察国内国际形势,需要登高望远的全局视野;谋划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发展也需要登高望远的思维方式,放眼大局,在大局中考虑局部的工作。每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工作生活也应该登高望远地筹划。个人观察情况、考虑问题的时间、场合可以更灵活,面临的问题怎样认识、怎样解决,都应该适时地登高望远。
在思想认识上登高望远,要有登高的自觉。有时候思想上的灵光一现,也可能挺高明,但通常情况下思考问题作决策还是需要缜密。对相关情况、信息掌握得怎样?更多地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一步一步地努力,不就类似登高吗?调查研究基础上还要分析、判断,努力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把握时代发展大趋势,也是在“登高”。如果囿于个人私利或者局部利益,眼界狭隘,认识很可能陷入片面性,目光短浅岂能望得远?观察形势、思考问题时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和方针政策,也是在登高望远。用科学理论和丰富知识武装自己,看问题才会更深刻、更广远。思想上的“登高”不仅应该在重要时间节点,或作决策前的重要时刻,更应该平时多下功夫。学习、提升修养的过程也是“登高”的过程,有了良好的素养,看问题才会多有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