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理之维看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2020-06-03 09:09汪婷
艺术评鉴 2020年8期
关键词:真理科学艺术

汪婷

摘要: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智人学會了制造和使用工具,学会了取火,靠智慧和语言夺得了自然的统治地位。智慧和语言催生出了人类文明,整个人类文明史就是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的历史,科学与艺术在无数次的邂逅中,碰撞出绚丽的火花,照亮真理之路。

关键词:艺术  科学  真理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8-0179-02

纵观历史,从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从古老建筑到钢筋怪物,从石窟岩画到数字图像,貌似处于感性与理性的极端的艺术与科学,其实一直在合作之中共同装点着人类生活。如果说科学是获得知识的武器,那么艺术便为真理披上彩衣,既是真理的华丽装扮,又使真理得以去弊彰显;如果说动物是欲望的奴隶,那么人不仅是欲望之奴,还是真理之仆,渴望通过科学和艺术,窥探真理女神婀娜多姿神秘莫测的身影,在思考和创造中一路走来,创造了今天的文明奇迹。

一、艺术与科学的发端

最初科学、艺术、哲学是一体的,人类依靠感觉经验来认知世界,能够归纳出因果关系、能够解释的事物归于自然哲学的研究范畴,这就是自然科学的前身;而无法归纳、解释、把握的事物则归于神学范畴。古希腊作为西方自然哲学的发源地,得益于有利的地理环境和自由开放的学术精神。这片辽阔肥沃的精神土壤诞生了无数先哲,他们孜孜不倦地探索世界的本源,思考人生的意义,创立和发展了几何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公元5世纪,欧洲进入了中世纪时期,理性之窗被锁闭,自然哲学从此沉寂千年。古希腊学术著作在阿拉伯得以保存并且发扬光大,为文艺复兴埋下了希望的种子,文艺复兴又为自然科学的发展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艺术也起源于人类最初的生命活动。艺术的无功利性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无功利,艺术是生命演化的结果,艺术承载生命体的感受,生命体通过艺术感到生命力的流动。生命的演化本身就体现了功利性,这种功利是有益于生命体生存发展意义上的功利。生命体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特殊的感官和心理反应,开始有了审美意识,审美活动逐渐从中分离,出现了舞蹈、文学、音乐、装饰、绘画、建筑等等不同艺术形式。无论是哪一种艺术形式,都是人们对某种感受体验作出的反应,这个反应便是人们想要通过某种可感形式将此时此地的所思所感承载、延续、表达,而人们又对这个脱离了创造者的可感存在有了新的感受。换句话说,艺术是感受的收发器,是灵魂的收容所。

艺术与科学都是人类认知世界、把握世界的不同方式,是通向真理的不同道路,它们共同指引人们从原始的时代走向文明的未来。

二、通向真理之路

在坎坷的真理之路上,理性摆脱了中世纪时期的束缚,开始转向自我怀疑——科学方法真的是窥探真理的路径吗?科学知识真的是可靠的吗?世界真的可以被理性认识和把握吗?怀疑主义使本质论迎来了彻底的瓦解,世间没有什么不可怀疑的存在,包括存在本身。怀疑主义自古有之,古希腊智者便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既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世间就没有绝对的真理。怀疑主义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不可知论和可知论,虽然都是怀疑主义,可他们的立场却相差甚远甚至恰恰相反。其中可知论的代表是笛卡尔,他提出了普遍怀疑的说法。但对他来说怀疑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怀疑一切是为了构建起坚实可信的知识的基础。通过对思考的主体“我”的存在的怀疑,得出“我思故我在”,从而以不可怀疑的真理破除了经验论的不可靠性。休谟是不可知论的代表,他无懈可击的理论摧毁了因果关系,认为经验不构成知识的来源,知识是不可靠的,使经验论走上了自掘坟墓的极端。为解决这一难题,波普尔试图以可证伪性来划定科学的界限,然而这一理论实际上也是基于经验的理论,不过是换了种说法而已,并且可证伪不一定就是科学的,而科学不一定可证伪,比如对黑洞的研究理论。证伪论完全没有解决科学的定义问题,库恩又提出,所谓的“科学革命”本质上是范式的转移,解释力更强的新的范式会取代旧的范式。胡塞尔认为以物质和经验为前提的科学主义会否定精神性从而带来危机,这不是真正的科学。而破解危机的办法便是将一切悬置于括号之中,包括康德的物自体,只有现象,然后回到前科学的日常世界,回到意识本身,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海德格尔则认为艺术才是存在者的真理的自动显现,科学关乎规律、本质的真理,而艺术关乎存在、自由的真理。

在人类认知分野、融合、解构、重构的历史过程中,不光有科学认知的革命,还有艺术认知的革命。绘画死亡论,艺术走向哲学,关于艺术本质的问题争论不休。如果说艺术走向了虚无,科学何尝不是走向虚无?哲学何尝不是走向虚无?虚无——宇宙的本源,万事万物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人类认知也是如此,在不断地建立和推翻之间打造着原本虚无的世界,这个过程便是生命。这个生命虔诚地凝望着真理的面纱,想要一探究竟,真理之路上的每一次死亡,便是涅槃重生。

三、艺术与科学的邂逅

绘画作为一门传统的视觉艺术,经历了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轮回,在这过程中少不了科技革新对绘画艺术的影响。最初绘画主要承担的是认识世界和记录信息的功能,为了再现一个真实的世界,艺术家将解剖学、光学、透视学等科学知识运用于绘画创作。摄影术的出现让艺术家重新思考绘画的意义,以及绘画与摄影图像的本质区别,印象派画家试图表现一个光与色的交织下真实而又梦幻的瞬间。而有一部分艺术家并不满足于仅仅单纯地再现肉眼中的世界,仿佛画面之中少了某种耐人寻味的东西,转而探索画面形式如何更好地表现感受、思想。而后艺术家开始不断追求纯粹精神,追问绘画本体,绘画的语言形式经过天翻地覆的变化最终甚至成为一面白板,绘画真的死了吗?

猜你喜欢
真理科学艺术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纸的艺术
换个角度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潜伏在应试教育背后的“真理”
科学拔牙
爆笑街头艺术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