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家庭暴力告诫制度专题调研苏州座谈会
《苏州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土地权益立法调研座谈会
苏州市母爱地图
注重立法维权。苏州市妇联先后推动《苏州市公共场所母乳哺育设施建设促进办法》政府规章出台,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建设指南——江苏省地方标准《公共场所母乳哺育设施建设指南》获批,《苏州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拟进入苏州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立法计划项目;参与98部国家、省、市级法律法规政策的性别评估,提交了337条意见,近半数意见被采纳。吴江区妇联联合有关部门,连续3年制作《反家暴案例口袋书》《家事纠纷案例口袋书》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案例口袋书》,收录典型案例与常用法律条文,开辟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新路径。
注重联合维权。苏州市妇联与公安、法院、检察院联合出台规范性文件《苏州市家庭暴力告诫办法》;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形成多方联动的维权格局。张家港市妇联联合市法院等部门下发《关于建立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联席会议制度的意见》,共同建立23人的家事调查员队伍,积极参与法院家事案件诉前调解、诉中矛盾化解以及判后回访帮扶等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注重实事维权。为更好地推动《苏州市公共场所母乳哺育设施建设促进办法》的落地,苏州市妇联创新工作手段,以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建设为主题,连续2年在全国率先承接市政府实事项目,推动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从无到有。3年时间里,城乡联动共建设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316家, 讓37℃母爱遍布苏城。
保平安促和谐。推动出台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和化解机制,将其纳入“平安家庭”创建体系,整合多方力量参与预防化解家庭纠纷和矛盾。苏州市妇联联合市公安刑侦支队建立案情月通报制度,做到婚姻家庭案件每月剖析,并进行逐个排查,促家庭平安。昆山市妇联整合心理咨询志愿者、法律工作志愿者、社工志愿者、人民调解志愿者、妇联干部等妇女维权工作力量,探索建立“1+4”的5人工作小组机制,建设家事公众评判庭,提升妇联组织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和化解能力。
重引导促和谐。苏州市妇联与有关部门联合建立“和谐婚姻·幸福家庭”引导机制,明确“婚姻缔结时、婚姻存续期、婚姻解体时”三个阶段的引导工作重点,建立日常宣传、多方调处、项目化运作机制、志愿者培训、激励机制等工作制度。工业园区妇工委联合女性社会组织打造“守护家庭”品牌项目,在法院、婚姻登记处、社区设置家庭情感服务站,已成功化解2500件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促进1200余对欲离婚家庭复合。
抓家教促和谐。开发建设家庭教育线上线下学习平台与课程,通过组建专家队伍、指导师队伍培养与使用、项目学校建设、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等举措,提供家庭教育分类指导服务和实践支持。张家港市妇联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协作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融合模式,将家庭教育工作列入民生实事项目,成立由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市家庭教育协调领导小组,设立有专项经费保障的“张家港市家庭教育服务中心”,为港城30万家庭提供家庭教育专业支持的“良方”。
搭建服务平台。成立苏州市妇女维权服务中心,整合律师、心理咨询师、调解员等社会志愿资源,培养一批具有专业背景和技能的家事心理疏导员、家事调查员和家事调解员,探索建立家事诉调“三大员”团队,使其成为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体系的主力军。加强与公检法司、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的联动合作,为困境妇女开放“绿色通道”,打造高效多元的婚姻家庭纠纷协调处理新模式。
构建服务体系。苏州市妇联推动建立1200个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示范点,做到有专人值班、有专门办公场所、有工作流程,把“娘家人”的关爱送到妇女群众身边。构建女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妇女维权中心牵头,业务部门参与,三级妇联组织联动的服务体系。太仓市妇联推动建立四级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网络,市、镇两级成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村、社区设立“七夕缘驿站”,为市民提供普法教育、法律援助、心理咨询、亲子教育、婚介服务和平安建设服务;新区“好阿姨”、双凤“老舅妈”等一批个人调解工作室成为响当当的工作品牌。
优化服务方式。苏州市妇联在官微上推出“母爱地图”,把已建成的316个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100个省级示范妇女儿童之家、80个乡镇街道级以上的婚姻家庭纠纷示范点在地图上标出。市民通过百度地图、腾讯地图和高德地图可以快捷地搜索到身边的服务点。昆山市妇联推动在全市女工集宿区、女职工较多的企业建立30余家“阳光女工学堂”,依托第三方机构项目化运作,主动送服务到妇女群众身边,提供婚恋讲座、情感沙龙等多种课程,为外来女工搭建交友平台,提供婚恋指导。
图文由苏州市妇联提供 编辑 文心
《关于加强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新闻通气会
母乳哺育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