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勇
【摘 要】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日报社为例,探究其如何克服融合深度不够、资金人才短缺、运行模式和平台建设技术有待优化等问题,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融媒体建设之路,为欠发达地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融合 转型优化 发展
县级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时下媒体领域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但是西部地区特别是欠发达民族地區的县级新兴媒体的发展还处于探索发展状态。
近年来,凉山日报社守正创新,融合质变,奋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从2017年全新启动新媒体建设各项工作,2019年9月2日,凉山日报社融媒体(简称凉报融媒)投入运营,在媒体融合发展路上,抢占了主阵地,打造融合发展新引擎,在发展中兼顾县级融媒体建设,走出了一条协同县域融媒建设的创新之路。
一、打造凉报融媒,内外形势严峻
媒体融合,已成为现代传媒发展的大势所趋。其中,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基石。
凉山彝族自治州既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和民族类别最多的地区,又是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凉山媒体行业的整体发展远远落后于内地,发展县级融媒体更是存在资金人才短缺、起步起点低等现实困难。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构建新型的现代传播体系正式列入国家战略议题,标志着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进入发展期。
2016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就下发了《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专项方案〉的通知》,要求媒体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创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
2017年9月,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制定下发了《全省推进新闻出版广电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工作方案》。随着“高清四川 智慧广电”建设的全面启动,四川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8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再一次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重要性提到国家战略高度。
随着中央层面对融媒体建设的高度重视,融媒体建设也从国家、省级全面铺向市(州)县级。由省级报业集团还是广播电视台主建?建好后入驻哪个平台?凉山面临着资金人才短缺、“媒体生态”薄弱的现实困难和建设融媒体方向不明确的深层难题。
二、探索凉报融媒,融汇创新之智
面对眼前的实际困难,凉山日报仍然负重前行,坚定建设全国民族地区一流媒体的决心,誓要闯出一条符合凉山实际,达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标准之路。
2017年底,凉山日报社在搭建起“3+N”全媒体宣传平台(即3报+2网1刊1客户端1小程序2微博3微信公众号4手机报)的基础上,开始探索融媒体发展之路。
通过实地考察、专题调研等方式,按照“高起点、接地气、聚人气”的要求,根据凉山实际,在决定媒体融合深度和广度的“技术自主与适配”上着力,在关乎传播力与影响力的“终端平台建与融”上探索,启动凉报融媒服务平台建设。
自2018年以来,凉山日报社在资金捉襟见肘的困难下,先后投入410万元用于融媒体中心建设。2019年9月2日,凉山日报社融媒体中心前端一期工程宣告完成。凉报融媒整合媒体资源和生产要素,再造采编流程,整合报、网、端、微、屏,实现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种传播。依托“3+N”融媒体矩阵,打造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实现新闻+政务+服务,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凉山日报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市报业中,以创新和果敢率先探索出一条融媒体发展之路。
前端建设是基础,平台运营是关键。为全面优化“融”的功能,2019年凉山日报社还投入170多万元,在人工智能、数据资产运营上着力,在后期运营的硬件、软件建设上“补强配全”。
凉报融媒搭建起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媒体融合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体系。目前结合融媒体特征和凉山实际打造出了六大功能。一是重构“策划、采访、编辑、审稿、发布、分析”等流程;二是音视频直播平台,通过新华社现场云、网易直播、抖音短视频等平台实现音视频直播、录播;三是政务服务平台,在省州相关部门协调支持下,实现数据共享;四是舆情监控平台,实现舆情分析、舆情监控、实时报警、舆情报告等;五是绩效考核平台;六是指挥调度平台。
身处凉山地区媒体行业主流地位,凉报融媒在建设中始终以责任和担当作为首要考量因素,始终在与17县市协同共建中思考布局。凉报融媒从一开始,就定位“凉报引导 县市协同”的建设理念,促进与全州17个县市融媒体中心的“相融”。通过构建“整合新闻信息资源、统筹县域宣传队伍、建立联动宣传机制、畅通对外宣传渠道”的新闻宣传格局,各县(市)与凉山日报社形成“共融、共享、共赢”的格局,实现“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融合生态, 打通宣传工作“最后一公里”。
凉报融媒最终将携手省级媒体,连通县级媒体,实现省、州、县三级融媒体中心的融合互通,在信息服务、新闻宣传、平台共享、人才引进、业务指导、联合运营、电商扶贫等方面形成上下顺畅的共商共建机制。
三、发展凉报融媒,开创转型之路
当今时代,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信息传播的主战场已由传统媒体扩展到新兴媒体。凉山日报社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提高政治站位,实现媒体转型跨越发展。
1.优化发展。凉报融媒依托凉山日报全媒体聚合优势资源,做强产品引领,强化一体发展,推进内容、渠道、技术、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努力在重点产品、重大项目、重要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力争突破性进展。一是实现从单一经营到立体经营。凉山日报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多渠道发展经营业务,如开发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视频、音频、电影、书籍等产品,同时增加产业渠道,进行立体化经营。二是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在增强品牌效应的同时,打造具有深度影响力的“拳头栏目”,避免“杂而全”“散而乱”的现状。三是在统一指令下,“全媒体矩阵”各自发挥优势,推出品种更齐全、内容更丰富、读者面更广的优秀新闻作品。
2.优化机构。凉报融媒的务实建设与有效运营,能促进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对转型发展有重要意义。融媒体构成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基本配置包括一个有技术支撑的工作平台、一套策采编发的运作流程,后者包括全媒体内容管理、传播效果监测反馈、工作绩效考核评估等。它能促进媒体在空间、技术、业务上融为一体,使传播体系与组织机构融为一体,从而倒逼调整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策采编发环节的壁垒,最终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促进全媒体“一体化”建设。为优化架构,全方位实现功能,凉山日报社将以“化零为整”“化繁为简”原则,按照工作实际,组建“新闻采编”“报业经营”“后勤管理”三大中心,将多部门重新整合,重塑策采编发流程,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现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一体化。
3.优化考核。量化考核,一直被传统媒体行业所采用,但因为考核维度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而滋生很多问题。凉报融媒通过构建多元、科学、精确的考核系统,最大限度规避考核中的不确定因素和人为因素,实现公平、合理、公正的考核,让量化考核这个媒体行业的“指挥棒”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全面带动编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优化人才。健全的融媒运行必须有素质过硬的全媒体队伍。首先,凉报融媒提出“以建代练”的理念,让原先的新媒体技术人员通过参与凉报融媒建设,及时学习并熟练掌握融媒体系统、设施设备的功能。目前已形成初步的融媒体技术人才储备库。其次,准确认识全新的融媒体传播特征,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人员以凉报融媒平台为重要依托,同台竞技、协作交流、共同提高,把分散在报、台、网、端、微等不同平台的采编力量集中起来,资源共享、统一调度,进而发挥融合发展核心平台作用,培养出以移动终端为设备,以“文、图、视频”为形态的融媒体采编人才。最后,根据凉报融媒特点和需要,引导传统媒体管理人员转变观念、提升技能,适应融媒体时代要求。
5.优化服务。为实现合作共赢,凉报融媒为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提供全方位一对一技术指导和“上门服务”,畅通对外宣传渠道,各县(市)与凉山日报社形成“共融、共享、共赢”的格局。
着眼未来,凉山日报社将继续秉持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依托凉报融媒,做大做强舆论引导新阵地,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作者单位:凉山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