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嘉 宋健
【摘 要】利用网络知识社群获取专业知识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學习方式之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网络知识社群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对知识类直播社群有较高忠诚度、更关注网络知识社群中知识的有用性、知识社群内部交互性较差等结论。若要切实发挥网络知识社群的功能,还必须进一步提高其知识传播的有效性。
【关键词】网络知识社群 专业知识 有用性 忠诚度 有效性
网络社群是具有相近兴趣爱好和情感共鸣的人们组成的特殊关系网络,突破了以往基于血缘、地缘和业缘的群体组织方式,人们彼此交流沟通、分享信息与知识,使社区和社群的含义变得趋同,更使人的自由连接和兴趣聚合变得简单。
移动互联时代,各种知识社群打破知识壁垒,为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增长提供了新的渠道。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高校贯彻“停课不停学”的原则,要求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开始春季学期的教学工作。在知识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授课方式由原先的线下变为了线上。网络社群在横向上拓宽了弱关系网络,纵向上加强了强关系网络,使线上互动和线下生活融为一体,社群功能得到延伸,社群价值得到放大。
一、网络知识社群的使用情况调查
本研究以浙江省在校大学生为受访群体,在线收发有效问卷305份。问卷涉及4个获取知识的不同途径,通过网络途径有3个,即知识APP上专业知识问答社群(以知乎为例)、社交APP上的专业知识社群(微信群、QQ群等)、知识类直播社群(以网络授课为例)。知乎属于社会化专业知识问答网站;微信群、QQ群等是多人聊天交流室,创建后可邀请有共同兴趣爱好或知识需求的人到一个群;网课是通过在线收看视频直播、录播内容进行学习的方式,这三种途径都是信息时代催生的获取专业知识的新方式。
调查显示,近半数的大学生主要选择参与“知识APP上专业知识问答社群”学习,32.13%的大学生选择“社交APP上的专业知识社群”为主,13.44%的大学生以参与“知识类直播”为主,详见附表。
大学生知识社群使用情况调查
1.专业知识问答社群“知乎”的使用情况。调查中发现,使用“知乎”的大学生中43.05%的人参与过1-2个有关专业知识话题的讨论;21.85%的人参与了2-5个话题讨论;23.84%的人仅参与到一个话题的讨论;参与5个以上专业知识话题讨论的仅占11.26%。从知识社群的有用性来看,认为运用“知乎”对专业知识增长有积极作用的占75.5%;认为没有作用的占5.3%;剩余19.2%的人不知道是否对其专业知识增长有积极作用。
就自身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而言,6.62%的人认为帮助非常大;35.1%的人认为帮助比较大;53.64%的人认为帮助一般;3.98%的人认为帮助不大;有0.66%的人认为没有任何帮助。从忠诚度来看,在专业知识问答社群中知识诉求获得满足后,一直持续关注的占27.15%;不再关注的占21.85%;继续关注两到三天的最多,占41.72%;关注一星期以上的占9.27%。总体来看,认为知乎对于获取专业知识的有效性在30%至70%之间的是大多数,占比70.2%。
2.知识类直播社群“网课”的使用情况。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于互动性比较强的“网课”更感兴趣。参与3-4个互动型专业知识网课(非校内课程)的超过半数即56.1%;参与1-2个网课的有31.71%;7.31%的人参与3个以上网课;只有4.88%的人仅参与1个互动型专业知识网课。从有用性来看,85.37%大学生认为知识类直播社群对专业知识增长有积极作用。在网课中信息交互的有用性调查中,43.9%的人认为可以在话题讨论中各取所需;24.39%的人认为所授专业知识内容比成员互动内容更有用;17.07%的人能够实现对等的知识交互;9.76%的人认为互动内容比所授本身更有用。
从忠诚度来看,“当课程进行到一半或专业知识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时,41.56%的人选择继续观看但是注意力下降,26.84%的人会保持专注继续观看,29.27%的人会进行选择性的观看,仅有2.33%的人选择下线退出登录。
3.社交媒体专业知识社群使用情况。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QQ和微信中加入了1-5个专业知识社群的人数最多,有75.51%。从内容的有用性来看,64.29%的人认为可以在话题讨论中各取所需;13.27%的人认为无关内容过多,干扰有效知识信息;有7.14%的人认为自己分享的知识内容更有用;同样有7.14%的人认为别人分享的内容更有用;认为通过群聊能够实现对等知识交互的占5.1%;有3.06%的人认为内容无价值最终会变为骂战。身处社交媒体专业知识社群,73.47%的人认为对专业知识的增长有积极作用;9.18%的人认为身处社交媒体上的专业知识社群对专业知识增长没有作用;17.35%的人不知道是否对其专业知识增长有积极作用。
从忠诚度来看,在社交媒体上的专业知识社群,当知识需求得到解决后,55.1%的人会一直持续关注;29.59%的人会继续关注两到三天;9.18%的人会继续关注一星期以上;6.12%的人会退群不再关注。
二、大学生利用网络知识社群获取专业知识的特征
1.网络知识社群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增长有积极作用。上述数据显示,多数人都认为通过网络知识社群学习有利于其专业知识的增长,能够为其知识增长提供帮助。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知识社群调查对象中,均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通过专业知识社群中成员的互动能够获得自身所需知识:通过成员互动的话题讨论可以做到各取所需的社群第一位的是“知乎”,有84.77%;微信群、QQ群排在第二位,占68.29%;网课因互动少而排在最后,但也有64.29%。
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受众在面对大众传播时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和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媒介信息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并达到不同目的。几乎所有参与网络知识社群的大学生,其目的都是通过社群成员对专业知识的传播获得更多专业知识,或者对已学专业知识有更系统的了解,因此在知识社群中,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专业知识的传播过程并非是完全被动的接收。在接收到来自专业答主所传播的知识后,知识社群中作为受众的社群成员有意识也有能力从知识内容中进行选择来满足自身需求。
2.参与专业知识社群互动不积极,内部交互性较差。大学生通過网络社群获取知识时呈现出知识社群内部互动不够积极的情况,绝大多数人都仅作为信息接收者在知识社群中寻找或等待符合自身知识需求的信息,输出信息较少。在网课教学中,作为信息接收者的人占75.6%,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通过网课进行学习的人都是拿来主义式的接收,参与话题讨论的人只占7.32%,4.88%的人作为知识答主传播专业知识内容。在知乎中71.53%的调查者认为自己参与度较低,只有6.62%的人参与话题讨论,作为知识答主传播专业知识内容的只占0.66%。有相同角色认同的人在社交媒体的专业知识社群中,参与度比前面两个平台略好,也只有9.18%的人参与过话题讨论,多数根据自身需要以访客身份进入。
大学生作为知识受众,在网络专业知识社群中互动性差成为普遍性问题:
其一,以上三种类型的知识社群,具有同一社群成员能够看到彼此发布信息的特点,因此当社群内的大多数人都对该知识内容有需求,而且在有人已经针对该知识需求对答主提出问题的情况下,该知识社群内的其他大多数成员不会重复提问,所以大学生在专业知识社群中互动性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知识需求存在共性。
其二,身处专业知识社群中的大学生并非全部都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无法对专业知识内容实现有效的整理归纳,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专业知识储备较为完善且能够对知识内容进行系统表述的少数人(如意见领袖)提供服务,以此来满足“伸手党”的社群成员对该知识的需求。
其三,无论是在哪一种类型的网络知识社群中,社群成员传播的知识内容难度相对较低,大多为简单的基础性知识。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知识社群中答主的回答,对原本呈现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梳理,即可满足其知识需求。
3.通过网络知识社群获取专业知识的有效性不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知识社群中,超过半数的社群成员认为有效获取率低于50%,其中大部分人认为有效获取率仅为30%-50%。
其一,虽然网络信息呈现爆炸的态势,但大多以碎片化形式呈现,真正有助于实现知识增长的有效知识信息更是匮乏;网络知识社群作为现代网络社会的产物,内部依旧具有互联网大环境中信息芜杂、不规范的特点。而知乎和微信群、QQ群中专业知识内容更为零散,所以50%以上的有效获取率略低于网课直播。
其二,网络知识社群中各社群成员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及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个体知识水平差异决定了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对专业知识内容接受能力较差的人有效获取率则相对较低,反之依然成立;另外,与有效获取率相关的还有传者的水平,传者能够系统地对专业知识进行表述则有利于专业知识的传播,对于受者而言有效获取率会提高。
其三,网络知识社群中对有关专业知识内容的表述同质化现象严重,社群成员不仅要针对同一知识内容看很多次与此重复的表述,还要耗费大量精力从众多表述中选取较优的一种进而吸收,获取效率低自然拉低知识有效获取率。
4.社群成员对知识类直播社群的忠诚度最高。对比数据发现,专业知识问答社群中成员忠诚度最低,知识类直播课程其成员忠诚度相对较高,社交媒体专业知识社群成员忠诚度介于二者之间。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知识社群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忠诚度的差异:
其一,专业知识问答社群中,社群成员都对社群的职能有清晰的认识,对专业知识问答社群有清晰明确的定位和期待。在大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中,“知乎”一类的专业知识问答社群仅充当问询对象的角色,在自身知识期待得到满足后,此类社群就已完成功能。因此专业知识问答社群成员对其忠诚度最低。
其二,社交媒体上的专业知识社群依托社交媒体而存在,其成员首先成为社交媒体的用户,然后才是社群成员,因此这一类社群本身就带有社交属性,成员也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者与受者,还是具有社交属性的人。因此,成员对其所处的知识社群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情感归属,而且随着知识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归属感也会不断增强。社交媒体专业知识社群成员的忠诚度高于专业知识问答社群。
其三,知识类直播社群成员呈现出最高的忠诚度。知识类直播社群内部成员(学生或教师)传播的内容质量相对较高。首先,大多数高质量网络直播课都是需要付费的,因此付费后,即便知识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大多数人仍会选择继续观看学习;其次,从社群成员角度来看,多数人在进入社群内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前,就已经了解到其传播的专业知识内容质量较高,对知识社群知识内容的专业性或是系统的表述抱以认可态度。因此,知识需求获得满足后仍然保持较高忠诚度。
5.大学生更关注网络知识社群中知识的有用性。调查中,我们让受访者从“知识真伪”“知识表述”“知识对自身是否有用”三个层面对知识社群提供内容的重要性排序。在专业知识问答社群中,大学生认为知识真伪最重要,即知识真伪>对自身是否有用>知识的表述;在社交媒体上的专业知识社群中,大学生认为对自身是否有用最重要,即对自身是否有用>知识真伪>知识的表述;在知识类直播社群中,大学生也认为对自身是否有用>知识真伪>知识的表述。
显然,专业知识问答社群成员的选择与其他两个社群成员的选择差异较大。专业知识问答社群成员中有一部分成员仅以临时访客身份进入社群,而这一部分社群成员在社群内传播的知识内容大多存在真实性不足的情况。为了使社群内部形成传播知识信息的氛围,实现高效的知识获取,身处其中的大学生更看重信息的真伪。
三、提高网络知识社群传播的有效性
网络知识社群将继续并且更加深入地影响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和质量。与其他获取知识途径相比,网络知识社群获取知识较为方便及时,查询内容都有记录,二次查询回看较为快捷;社群内部有利于形成互动氛围,主体性得到彰显;各种知识内容相互延展可以产生新的内容,知识外延得到扩展,可根据自身需求对获取内容进行丰富且深入的学习。但是若要切实发挥网络知识社群的功能,还必须进一步提高其知识传播的有效性。
1.提高知识内容质量,增加信息真实性排查功能,建立奖惩机制,激发网络知识社群专业知识传播和使用的热情。在网络知识社群中,当其内部分享的信息多次出现虚假不实的情况,答主回答敷衍了事或过于娱乐化,关于某话题已经没有可供深度挖掘的知识点,需要转移注意力至新的知识社群时,社群成员对其关注度整体下降,自身兴趣转变,不想再关注原先社群中的讨论话题,也会彻底放弃原先关注的专业知识内容。
基于此类现象,网络知识社群应该增强其成员的互动参与度,以提高在网络知識社群中专业知识的有效获取率。提高参与度的关键在于增加专业知识对网络社群中学生的吸引力。专业知识本身相对枯燥,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学生很难高效吸收,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知识社群获取相关专业知识是为了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获得原本相对枯燥的知识,基于这一目的就要求网络知识社群中的专业知识的传播方式要比传统线下传播更加多元和丰富,大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能有更多的体验,势必提高网络社群中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
2.与线下课堂教育模式相结合,促进授课模式与知识交互发生转变,从而为大学生知识增长、知识体系构建提供帮助。以线下班级为单位组建网络专业知识社群,其成员往往采用匿名的方式参与相关专业知识话题的互动,并且专业课教师也同样以匿名身份加入该知识社群,仅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矫正与补充。如果产生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话题,任何人都可以发表与此相关的内容,营造人人参与社群专业知识互动的学习氛围。社群成员之间依靠专业知识及新颖的观点,在匿名的情况下建立强连接,组建线上网络知识社群。在此之后,可以将社群成员之间依靠知识交流互动建立的强连接,有效转移至线下课堂,由教师对之前线上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并点评,最终对线上互动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化传授。如此一来相关专业知识内容在知识社群中重复出现,有助于学生预习、复习专业知识,搭建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
总之,无论是通过网络直播课或是社交媒体中的专业知识社群传播知识,都应该将它们打造成传统线下课堂的变式。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此类以班级为单位而形成的专业网络知识社群进行学习就成了硬性要求,相比于自主选择的结果,在固定的且具有硬性学习要求的网络社群中学习,就有了一定的监督与压力;教师在此类社群中作为专业知识的传者,对进度以及学生接受情况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有利于全面地、细致地传播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形成专业知识体系;学生在此类社群中作为专业知识的受者,群成员既彼此熟悉又可采用匿名,能够更高效有序地进行交流与分享。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专业知识社群,群成员对社群的忠诚度会更高,依靠网络传播相关专业知识的量也更多,学生有效获取占比会有所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孔剑平.社群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商业驱动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20;[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65, 200.
【注】本文为宁波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JD19CB-1)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