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2020-06-03 08:46武海燕
文史月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进士人才

武海燕

人才,是一个国家最可宝贵的财富。古往今来,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视人才选拔。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为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早在上古时期,智慧的华夏先民就产生了禅让式选拔部落首领的制度。相传舜耕历山,善于捕鱼制陶,以贤能与孝闻名;大禹治水,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劳神焦思,泽行路宿”,终使“水患大治”,二人皆被推举(禅让)为部落联盟首领。原始社会,无“官”无“民”,大家共同劳动、共同战斗,朴素地推选部落领袖和联盟首领,以带领先民从事生产劳动,抵御外敌侵袭。选出来以后“荐之于天”,被推举出的领导人主持祭祀,上达天廷,得到上天的认可;之后,还要在管理事务中得到人民的认可,“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夏商以降,阶级分化,部落首领不再推选产生,而采用世袭制,即世卿世禄制。及至西周,除在卿大夫阶层承袭商代宗法制外,在任用基层低级官员中开始选贤任能。主要有“乡遂”和“贡士”两种。“乡遂”又称“乡举里选”,由国都近郊的乡大夫每三年向朝廷推荐“能者”,或任用,或通过在国家教育机构学习后入仕。“贡士”,即要求各诸侯国向周王朝贡献人才。《礼记·射义》中记载:古代天子每年都要求诸侯推荐“贡士”。《礼记·王制》中记载,周王要求各诸侯国按乡选出秀士,提拔为司徒,叫做“选士”;司徒里面的优秀人才,要去国家公学升造,称为“俊士”。学成之后,称为“造士”。再由大乐正选出造士中的优秀人才,上报周王后,可升为司马,称为“进士”。此后,再由司马品评,从进士中选拔贤能的人上报周王,由周王主持论定其官爵俸禄。

对难以贡士者,则要进行惩罚,如黜爵、黜地等。与此同时,商周时期用人也比较开明。开国时期,商王重用“耕于莘野”的伊尹,励精图治,辅佐五代君主,为商朝强盛奠定了强大基础;武丁时期,任用“版筑之间”的傅说担任丞相,实现了殷商中兴。周文王任用姜尚,推翻商朝统治,建立了周王朝。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在人才观上也进行了大量思想启蒙。孔子认为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主张德才兼备,认为应“举贤才”“学而优则仕”;法家主张“量能授官”;墨子提出尚贤,“不党父兄,不偏富贤,不嬖颜色”,强调有能力的就推举,没有能力的就让贤。正是在这些先进思想的主导下,各诸侯国开始任人唯贤、因功受禄,以新的选人用人制度取代世卿世禄制,从而产生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列举的这些人物,皆是春秋时期从下层人民中被选拔出来的杰出人才。“祁奚之举”“楚才晋用”被传为一代佳话。

春秋战国时期还产生了养士和客卿制度,即国君和贵族选拔有学问、有才干的人,供养其生活用度,让他们提出政治谋略,或授予官职。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等等,皆“尊贤而重士”。齐国建造公馆,招聘上千优秀人才在此讲学交流,其中不乏淳于髡、荀子等大家名家。燕昭王筑高台,置黄金,礼聘天下贤士,著名的有乐毅、邹衍等。苏秦、张仪合纵连横,孟尝君狡兔三窟、信陵君窃符救赵、蔺相如完璧归赵、廉颇负荆请罪、荆轲刺秦王……一时智者迭出,精彩纷呈,蔚为大观。在秦国,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客卿制。所谓客卿,即“以客为卿”,就是秦王将引进的人才委以重任,最著名的有百里奚、商鞅、范雎、李斯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顶尖人才,方能成就秦国一统天下的皇图霸业。

“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各国纷纷选拔优秀军事人才,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奴隶平民可以通过在战场上立功脱离奴隶或平民籍,并担任一定官职。秦国白起就是出身平民的名将。但一般来讲,普通吏民只能获得低等爵位。到了秦、汉时期,军功授爵一般不超过“公乘”等级,即可以坐公车的级别。汉文帝以后,“公乘”以下的官吏仍然要求服役,东汉明帝时规定赐民爵不得超过“公乘”。

汉高祖开始,要求各级举荐人才,形成察举制。汉文帝两次察举,要求推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入仕,皇帝“问策”,考察人才、量才适用。著名政治家晁错、张释之就是在“策对”中脱颖而出的杰出人才。武帝时,除已有的“贤良科”之外,又增加了“孝廉”“秀才”等新科目,并实行策问考试。由皇帝提出关于如何治国的重大问题(策问),按难易分甲、乙等科,被荐举者抽取回答,叫作射策。董仲舒就是先被推举为贤良文学,又在射策中极力宣扬天人合一“大一统”思想,武帝大喜,当即重用。虽然察举制在文帝时已建立,但在当时并没有成为选官的常制,被察举者基本上限于现任官吏。汉武帝时期明确了察举的标准,《汉书·董仲舒传》记载:“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自此,察举的主要标准就以儒家学识的高低而定。两汉岁举科目主要有孝廉、茂才(材)、察廉、光禄四行等;此外还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至孝、有道、敦厚、尤异、制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等特殊定向类科目。

位于太原市钟楼街33号的唱经楼

汉代在要求各级举荐人才的同时还实行“征辟制”(由皇帝直接任用为“征”,由官府任用叫“辟”或“除”)。著名的智者东方朔、文化大家杨雄、史学家班固、科学家张衡等,都是汉代皇帝征辟所得。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曾七次下诏征辟人才,尤其注重从基层选拔任用人才。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刘秀下诏以“四科”辟士,即“德行高妙,志节清白”“学通行修,经中博士”“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就是因精通天文算术器械等被皇帝征辟的。

汉代察举还有“试用期”。《后汉书》载:“令试之以职,乃得充选。”《汉官仪》称“吏职满岁,宰府州郡乃得辟举”。同时,对举荐对象有名无实或作奸犯科的,举荐人要承担责任,视情节轻重受到各类惩罚。即“举非其人,并正举主之罪”。

在察举制盛行之时,由于人才标准不一,乡闾评(清)议、人物品题应运而生,在察举中被推荐的人都要经过评议。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臧否人物”蔚然成风。水镜先生风评卧龙凤雏,成为一代佳话。与此同时,一些豪门大族以乡闾评议控制地方察举,使权力更加集中,从而滋生了大量选人用人方面的腐败。桓灵二帝时期的童谣戏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以致汉末袁绍袁术家族“四世三公”,居然在官渡之战中大败于举孝廉出身的曹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提出“唯才是举”,一时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曹魏时期制定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将人才分为九等,由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的人才能任用为官。曹魏后期,人才品评也被门阀世族把持,“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制逐步走向没落。

隋唐开始,以科举制度选拔官吏。科举考生的来源,既有“公立学校”的学生(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的生徒,经学校考试合格后,可参加尚书省组织的“省试”),也有“私立学校”的学生,即经州县考试合格后参加尚书省的“省试”,称为“乡贡”。考试科目常见的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武举(武则天始创)等。唐朝宰相多是进士出身。一旦高中,则可突破阶层甚至阶级,一跃而进入政治高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雪落梅园香人梦,状元今日披花红(佚名)”“探花尝酒多先到,拜表行香尽不知(白居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便是当时才子的真实写照。“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也正由于此,唐太宗李世民才充满自豪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考中后由皇帝当场授官,其余要由吏部按其才干选用授官。如果没选上,亦可由官员举荐为官,称为“论荐”。唐代以降,考生要拿上自己的诗文去拜见权贵或名家以求推荐,叫“行卷”。传说白居易16岁刚到长安赴顾况府上求推荐,顾况见了拜帖上的名字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当然顾况发现白居易才思过人,也就力荐了他,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宋代沿袭唐代,但不考诗赋,改考经义,考上进士即可授官。通过科举考试,大量优秀人才被选拔为中央和地方官吏,大大提升了行政效能和管理水平,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和文化水平在全世界遥遥领先。

明清仍以进士科考试最重要,从下到上依次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由知县主持考试,俗称县试。县试通过后,再经过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府试通过的称为“童生”。通过县试府试的士子,要赴府城举行院试。院试由学政(学台、宗师)主持。学政一般是进士出身,由皇帝直接任命。有的人屡试不中,但一心想改换门庭,于是产生了大量“范进中举”式的白发士子。县、府、院三级考试又称为“童试”。通过院试的“童生”称为“生员”,又称秀才。从“生员”开始,才算是进入了士大夫阶层,有了功名,可以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对“生员”不能随便用刑。生员分三等,成绩最好的是“廩生”,按月供粮;其次是“增生”,不供粮。“廪生”和“增生”有定额;再次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生员可以经过学政的选拔参加下一级乡试。乡试一般三年一次,在京城及各省省城贡院举行,多在秋季(农历八月)考试,又称“秋闱”。因九月发榜,适逢桂花开放,故称“蟾宫折桂”。中了乡试“桂榜”的称“举人”,高居榜首的为“解元”。“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考上举人,就可以担任教职甚至候补知县。会试在京城的贡院举行,由礼部主办,又称为“礼闱”“春闱”,被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由于会试在农历三月前举行,发榜时北方正是杏花盛开,故称“杏榜”。殿试由皇帝主持,一般在四月进行,分为三甲:一甲取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第一名叫“传胪”,赐“进士出身”,其余若干名;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以上都称进士。一般来讲,状元会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为“翰林院编修”,其余的则按成绩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各部主事或知县等,以上一般为六品或七品官职。著名的安徽桐城“六尺巷”张英家族,考出了64412名翰林。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朝举行最后一次科考,状元为刘春霖。

从隋朝到清朝1300年间,共举行725次科举考试,选拔出98749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由于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唯才是举,使各类人才成为皇朝帝业的中流砥柱,巩固了中国封建政治体制和社会体系。与此同时,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学说为核心内容,兼容道释及其他学说,使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传承而不衰。我国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纷纷仿照推行;英美法等欧美国家的文官选拔制度也多有借鉴。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如今听来,依然振聋发聩。

猜你喜欢
进士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秀才捉弄进士
四进士(上)
一共几个人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智珠
秀才捉弄进士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
进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