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爱波
《齐鲁周刊》:请况行长介绍一下国开行山东分行在落实金融辅导员制度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况澜:国开行山东分行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较其他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特殊性,山东辖区(除青岛市)仅有一家省级行,15地市均无市县分支机构,省行员工共计200余人,客户经理人均管理半径较大。为做好金融辅导工作,让金融与实体经济进一步结合起来,用金融的力量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我行高度重视,搭建“金融辅导员办公室-金融辅导员库-金融辅导队”三级组织架构,依托矩阵式组织架构,以团队为支撑,根据企业不同行业特点和业务需求,努力提供常态化、精准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同时,我们制定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山东省企业金融辅导员制度的实施意见》,对我行金融辅导队的工作职责、业务流程、考核监督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明确了工作规范和监督要求。
截至4月末,我们已完成全部20家对口辅导企业的对接和蹲点调研工作,逐一研究确定“一企一策”辅导方案。两个月来,分行在与辅导企业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思考总结,提炼出了分行金融辅导工作“送政策、送思路、送钱景”的工作指引。
《齊鲁周刊》:这个工作指引是如何具体落地实施的?
况澜:“送政策”就是向企业送金融惠企政策。及时向企业精准推送、解读金融政策,帮助企业更好地学政策、懂政策、用政策,做好金融惠企政策的“宣传队”。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实际上他们对政策的把握和理解是不到位的,我们把中央的政策、金融的政策送给企业手里,让他们用好金融杠杆。举例来说,济南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处于盈利能力偏弱的成立初期,项目融资受限于部分规划内容,资金筹集渠道不畅。我行金融辅导队积极宣介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领域的融资政策,探索自身支持企业融资路径,同时建议企业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成本低、期限长等优势,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红利。
“送思路”就是向企业送经营管理思路。根据企业财务、经营和融资等状况,对企业改进经营管理、强化信用建设等提出意见建议,做好企业规范运营的“助推器”, 让他们学会从市场里面要资源,找突破口,通过创新、通过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这样市场才会发展。比如,在对莘县城市开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调研期间,辅导队提出了规范股权架构、康泰颐养中心项目进一步明确医养结合模式等思路建议,帮助企业在项目市场化运营模式、融资方案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积极响应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
“送钱景”就是向企业送业务发展钱景。量体裁衣,指导企业选择最适宜的融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做好企业融资策划对接的“联络人”,让企业更好地跨越不同的生命周期,能够在市场上成长起来,送出一个光明的前景。目前,我行已向辅导企业提供融资支持7.25亿元,完成了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0.95亿元低息贷款合同签订及发放工作,有力保障了企业新冠疫情防控用款需求,向莒县城市建设投资发放棚改贷款6.3亿元,立足“稳投资、保民生”,助力重大项目开工复工。
《齐鲁周刊》:在落实金融辅导员制度上,国开行山东分行将融智、融资服务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当前重点领域有机结合,为企业经营注入开发性金融“活水”,助力山东实体经济发展。融资服务,众所周知,融智服务体现在哪些方面?
况澜:“融资”+“融智”是开发银行长期秉持的客户服务理念。开发性金融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集中体现在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关键时期等方面。在重点领域,主要是发挥骨干作用,集中支持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建设,是国家战略实施的金融主力;在薄弱环节,主要是发挥引领作用,坚持雪中送炭,创新产品和模式,成为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瓶颈领域的金融先锋;在关键时期,主要是发挥逆周期作用,以中长期投融资配合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持续发力、精准发力,顺境隐于市、逆境托举市,成为助力国家宏观调控的金融平台。
“融资”能否顺利到位、并发挥应有的作用,有赖于“融智”的有效配合。主要是以融资规划、财务顾问、思路建议等为手段,以“投、贷、债、租、证”多种金融产品为工具,加强政策传导、凝聚客我共识、提升运作能力,策划满足当前政府热点、符合未来发展方向、契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项目。并协助客户完善融资主体、资金来源、还款现金流、信用结构等融资要素,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金融辅导中,“三送”工作指引即是我行长期坚持的“融资”+“融智”服务理念的集中体现和自然延伸。我行金融辅导队积极引导对口企业响应当前国家政策号召,投身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春耕备耕等领域;引导企业使用统借统还方式,利用集团母公司等平台加快专项资金落地;引导企业根据今年疫情发展、内外贸形势等,合理控制投资规模;推动企业构造符合开发银行投向重点的中长期投资项目。
《齐鲁周刊》:国开行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在发展业务上,往往选取一些资金需求量大、事关中长期发展的大企业大项目作为自己客户,这样的属性与金融辅导员制度着眼于中小微企业的行动目标是否存在背离?
况澜:并不背离。开发银行一贯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己任,在支持国家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仍然心系百姓、关注民生。把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成功经验拓展到中低收入住房、扶贫开发、中小微企业等领域,以普惠金融服务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与全面进步。近年来,围绕国家全面小康、脱贫攻坚等战略,将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省域及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和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创新开展转贷款和民企专项贷款等金融工具,不断加大对普惠金融特别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其中,转贷款业务是当前我行面对自身人员、网点等劣势,主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以批发方式支持小微企业的主要手段。转贷款指由我行向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合作银行批发资金,合作银行再将资金转贷至符合我行要求的企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和自然人。我行负责选择合作银行并提供贷款和信贷技术支持;合作银行负责开发、评审和管理转贷款,并承担转贷款信用风险。
当前,我行突出疫情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将转贷款支持重点明确为以下领域:一是用于加强疫情防控金融保障。重点支持医用物资、重要生活物资供应企业,以及交通运输、医疗废弃物处理等上下游相关产业,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二是加大对山东省内31个省级贫困县域内的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三是加大对于春耕备耕相关需求的支持力度,重点用于解决农户在春耕备耕中的资金需求,包括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农机具的采购等,并支持相关农资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合作中,我行转贷款业务充分体现与合作机构及贷款客户合作共赢的原则,制定优惠定价政策,让利小微企业、扶贫产业等,切实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
转贷款业务开展以来,2019年我行发放转贷款41亿元,支持小微企业1070户。2020年初至今,已发放转贷款12.5亿元,支持小微企业750户。企业实际利率负担不超过市场平均水平,显著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金融辅导中,我行也将金融辅导与转贷款业务紧密结合。针对对口的中小企业,一是坚持金融辅导定位,在经营管理、项目运作等方面,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二是尽心尽责,对具备融资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向我行转贷款合作银行推荐,发挥金融同业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业务专长,在分工配合中多渠道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