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阅读教学价值研究

2020-06-03 02:53李贵楼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根基韩军孔乙己

李贵楼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环节、主要问题、关键点、主旨/主题等要素出发,比较韩军老师两次执教的《孔乙己》课堂实录,发现:阅读教学的根基是从文本本身出发的文本解读,文本掌握着文本解读的“话语权”;阅读教学的价值一是个性化之视角、二是独立之思想、三是自由之精神。

关键词:韩军 《孔乙己》 阅读教学 根基 价值

韩军老师在2018年两次执教《孔乙己》一课,是他对“新语文教育”理念的教学实践。阅读教学意味着对学生阅读经历的初始塑造,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更是将“阅读”作为一个独立板块贯穿初中阶段的学习,可见阅读教学之重要程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依托——文本,对文本的解读成为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基础,回归文本的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话语变革的应有之变。文本是文本解读的土壤,当中的字词句段为根基,文本解读一方面需要打破束缚,另一方面需要逻辑推导。当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思维及解读的过程会分毫不差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能够感受到的是教师解读视角之独特、学识之渊博、逻辑之强大、语文之有趣、阅读之乐,阅读教学本该如此。韩军老师对《孔乙己》的两次执教是以文本本身为依托,不论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问题的提出与讨论还是主题/主旨的挖掘,都是以文本本身出发,实现阅读教学的价值,给学生以个性化的阅读视角、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

一.韩军两次执教《孔乙己》之对比分析

(一)教学环节之对比

教学环节是课堂进行有秩序、有深度的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环节的设置不仅体现出教师文本解读的思维过程,而且体现出其教学进行的深度。韩军老师两次执教《孔乙己》的教学环节比较,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韩军老师两次执教《孔乙己》的教学环节都為7个,并且环节与环节之间相互衔接,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触摸孔乙己,感受鲁迅先生的精神世界。语文基础知识是进行语文学习的必要环节,两次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都是字音的认读、词语的释义,并且根据后面环节的不同调整第一环节的基础知识,这是对灵活应变以适应教学需要。不同之处在于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思考过程,两次课的切入点不一样,第一次的切入点是“酒”,由酒的温度进入课堂;第二次的切入点是“孔乙己”,由人物进入课堂。

(二)主要问题之比较

课堂问题的设置在阅读教学中是“启发点”,问题设置的好与坏、对与否都影响着教师文本解读的呈现,逻辑思考的过程,也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认知。韩军老师执教《孔乙己》一课的课堂主要问题的比较,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两次课的课堂问题设置正是韩军老师解读《孔乙己》的教学体现,两次课,除了环节一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认知外,进入文本教学的环节是环节二到环节七,两次课都提出了12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对《孔乙己》一文的理解当中。第一次执教《孔乙己》,韩军老师的教学重点的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寓意,即羼水之寓、茴香之寓、孔乙己之寓三个寓意,关键词“凉薄”处处体现,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第二次执教《孔乙己》则是在第一次的基础进一步深化对《孔乙己》及孔乙己的理解,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三寓“孔乙己之寓”,从孔乙己有什么样的特点进入,孔乙己之“孤”、“异”,在分析谁是异者后顺理成章的将文本的主题引出。不论是第一次执教的“三寓之理解”还是第二次执教的“孔乙己之寓”的理解,都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为基础设置的问题。

(三)主题/主旨之比较

文章主题/主旨的是文章教学的中心点,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至于“跑偏”,同时也是让学生在文字的排列组合中找到核心,找到一些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发,这是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是不可忽视的部分。韩军老师在执教《孔乙己》时确定的主题/主旨是贴合学生的认知的,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知道,韩军老师第一次执教《孔乙己》的主题/主旨的关键词是“凉薄”,主题是关于“一般人对于社会苦人儿的凉薄”,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孔乙己》的“三寓”来揭示主旨。第二次执教《孔乙己》的主题的关键词依然是“凉薄”,不过主旨的侧重点更加深入,将它用“群体暴力”这种理解告诉学生,另外,在第二次执教时时,韩军老师重点关照“咸亨”二字,用这两个字贯穿教学环节,得出“群体暴力”这一主题/主旨。

从教学环节、主要问题及主题/主旨三方面,对比分析韩军老师两次执教《孔乙己》后,教学环节的相互衔接、主要问题的设置与引导、主旨/主题的水到渠成的基础是文本解读,因此,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根基,让文本说话、将“话语权”交给文本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基础。由此,阅读教学的价值依托于文本解读体现出来,它能够扩展学生阅读视角域、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力、加大学生阅读兴趣值,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二.文本解读——阅读教学之根基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塑造的是基本的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而精神的涵养则是要通过文章的阅读、文化的接触等实现,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能够做到这一点。要阅读,必须要有文章,阅读的过程就是文本解读的过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话语历来为人们使用来形容对文章的理解、对文本的解读要具有个性化。“真实自由的个性精神”是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观”所首要之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就是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因此,阅读教学之根基就在于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依托写作时代背景的文本解读、有依托作者身世的文本解读、有依托文化的文本解读等等,那么什么才是文本解读呢?即依托文本的文本解读,将解读的“话语权”交到文本的手中,这里所谈的“话语权”并不宏大,只是“让谁说话”的意思,即让文本说话,文本如何说话?自然是字、词、句、段、篇的排列组合让文本说话。韩军老师执教的《孔乙己》皆让文本说话,“要温暖,要回香”、“救孩子,要回香”的教学环节围绕文本中的“茴香豆”中的“茴香”二字,解读它们的寓意;“找出写孔乙己特点的关键句”、“孔乙己与众不同的句子”的问题提出,解读出孔乙己之“孤”、“异”。这就是通过字、词、句让文本发声,进行文本解读,依托时代背景、作者身世、文化的文本解读应是辅助一般的存在,有即锦上添花,无即无伤大雅。但依托文本的文本解读并不是硬解读、强解读,并不是天马行空的解读,它需要逻辑的支撑,需要思考论证的过程,这是应有之义。

三.阅读教学之价值

“存在即是合理”这一哲学观念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价值,阅读教学的价值在何处?通过比较韩军老师两次执教《孔乙己》,思考其对《孔乙己》的个性化解读,发现阅读教学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拥有个性化的阅读视角、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

首先是个性化的阅读视角。个性化并不是“异化的”、“反自然的”、“不合理的”,而是独特的,独特的解读实际上就是创造。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由此独特的、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的价值是能够给学生提供阅读视角的,那么就是说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万不可生搬硬套教参,要有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解读视角之独特、学识之渊博、逻辑之强大、语文之有趣、阅读之乐,使学生向往之,实现阅读教学的价值。

其次是在于使学生拥有独立的思想。思想为何物,有形还是无形,这些是哲学家们探讨的深奥的问题,这里说的独立的思想,一是在阅读教学中,实现的价值使学生拥有思考的过程,从而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或者在形成自己逻辑体系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拥有独立思想的过程是充满艰难險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这过程,不思考的学生是僵化的、不活泼的,因此阅读教学的价值就在于使学生拥有独立的思想。

最后是在于使学生拥有自由的精神。古往今来,精神自由是进步之士的共同追求,韩军老师的“新语文教学观”也提到学生需要自由的精神。但学生在追求自由的精神的自觉并不强大,需要引导、引领,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承担着相应的责任,阅读教学最能体现之,对自由的精神的追求是阅读教学的价值之一,之所以阅读教学能有这样的价值,在于文本本身是“自由的”,解读的个性化及思想的独立能够塑造自由的精神。

在有深度与有逻辑的解读文本后,如何将文本解读的成果展示在课堂当中,即阅读教学的该如何进行、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将文本解读的成果转化为阅读教学的效果,做到“一课一得”,实现阅读教学的个性化视角、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的价值,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参考文献

[1]韩军.孤异者死:凉薄国民的群体暴力——再教《孔乙己》[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1):44-47+76.

[2]韩军.凉薄:浓情似酒与人情如水——我教《孔乙己》[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08):50-53.

[3]韩军.我的“新语文教育观”[J].教师之友,2004(12):24.

[4]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根基韩军孔乙己
Recent advances in two-dimensional layered and non-layered materials hybrid heterostructures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Based o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culture research
夯实法律的道德根基
健康是“五福”的根基
致中和 扎稳根基再出发
好课堂让人思绪万千——基于韩军老师《老王》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