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才,李春燕
1.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医院内科,陕西安康 71160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7医院消化内科,陕西宝鸡 721000
应激是机体稳态受到各种应激源刺激后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的统称,可以引起机体多种器官的功能改变。心理应激为应激的主要类型,其发生、发展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其潜在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1]。尤其是在应激情况下,由于局部血流量减少及再灌注损伤等,损伤因子作用增强使防御机制减弱,平衡被打破,从而造成局部黏膜糜烂、损害等,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3]。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在机体应激过程中会被大量释放,并发挥减轻应激诱导的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尤其是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对于应激诱导的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包括保护黏膜屏障、维持血糖稳态、维持胃黏膜局部血运等多种作用[4]。应激性溃疡是机体在各种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十二指肠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溃疡出血、穿孔,并使原有疾病恶化,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死亡[5]。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始于黏膜屏障的破坏,此后胃腔内的多种损伤因素侵入黏膜,从而促使溃疡的形成[6]。本文具体探讨与分析了心理应激诱导释放的内源性皮质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应激性溃疡的相关性,希望为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医院诊治的颅脑损伤心理应激患者99例,根据溃疡的发生情况分为溃疡组和非溃疡组。纳入标准:伤后24 h内入院的颅脑外伤患者;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伤后存活天数≥15 d;均无严重合并伤;临床资料完整;年龄20~70岁;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临床资料缺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应激性溃疡判定标准:在伤后7 d判定应激性溃疡发生情况,对无显性出血的患者,胃液或粪便潜血试验阳性、不明原因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可判断为应激性溃疡;对显性出血的患者,胃镜下发现有糜烂、溃疡等病变,即可确诊为应激性溃疡。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99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近半年未发生颅脑外伤;既往无消化道溃疡和其他疾病;年龄20~70岁;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孕妇、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此次研究。
1.2方法 调查与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以及溃疡组和非溃疡组的创伤类型、创伤原因等。 对照组在体检时抽取静脉血3~5 mL,颅脑损伤心理应激患者在入院时、伤后第3天、伤后第7天分别抽取静脉血3~5 mL,低温离心后分离上层血清(4 ℃以3 500 r/min离心15 min),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内源性皮质醇水平,其正常范围为50~280 ng/L;同时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
2.1应激性溃疡发生情况 99例患者中,发生应激性溃疡14例,发生率为14.1%,非溃疡组85例。各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2.2内源性皮质醇和SOD水平对比 入院时,3组研究对象内源性皮质醇和SO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的内源性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非溃疡组和溃疡组(P<0.001),SOD水平显著高于溃疡组和非溃疡组(P<0.001);溃疡组伤后第3天、伤后第7天的内源性皮质醇水平都明显高于非溃疡组(P<0.001),SOD水平明显低于非溃疡组(P<0.001)。见表2。
表1 各组一般资料对比
注:-表示无数据。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内源性皮质醇和SOD水平对比
注:与非溃疡组相比,*P<0.001;与溃疡组相比,#P<0.001;-表示无数据。
2.3相关性分析 在99例患者中,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时、伤后第3天、伤后第7天的内源性皮质醇水平都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呈正相关性(r=0.782、0.652、0.611,P<0.05),而SOD水平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呈负相关性(r=-0.535、-0.643、-0.555,P<0.05)。
心理应激是颅脑损伤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常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7]。有研究表明,合并有严重心理应激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比较差,病死率在20.0%左右。从机制上分析,心理应激可使得胃肠功能紊乱,可造成胃黏膜屏障的破坏,使胆盐反流,加重胃黏膜损伤。尤其是颅脑损伤可导致黏膜蛋白的破坏,降低胃上皮细胞核酸和蛋白合成,实际反流入黏膜内的会增加,从而造成心理应激[8]。
应激性溃疡一般出现在颅脑损伤后1周内,是下丘脑及低位脑干神经中枢功能改变,神经体液平衡失调引起胃黏膜损伤的结局。其中应激性溃疡出血主要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胰胆、胃、十二指肠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9]。本研究显示99例患者中,发生应激性溃疡14例,发生率为14.1%,目前应激性溃疡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涉及胃黏膜血流减少、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功能障碍、胃内酸度改变、氧自由基的损害作用、胃黏膜内酸碱平衡破坏等[10]。特别是颅脑损伤时引起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性增高,使胃黏膜动脉痉挛引起胃黏膜缺血,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加及胃泌素增高,引起局部胃黏膜缺血、糜烂、出血,从而形成应激性溃疡[11]。
肾上腺皮质功能在心理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应激状态下,可导致内源性血皮质醇水平升高,抑制炎性反应,恢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12]。本研究显示,入院时,3组研究对象的内源性皮质醇和SO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的内源性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非溃疡组和溃疡组(P<0.001),SOD水平明显高于溃疡组和非溃疡组(P<0.001);溃疡组伤后第3天、伤后第7天的内源性皮质醇水平都明显高于非溃疡组(P<0.001),SOD水平明显低于非溃疡组(P<0.001),说明应激性溃疡患者多伴随有血清内源性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不能抑制机体炎性反应,从而导致疾病状况恶化。 而SOD除了具有选择性减少内脏血流,抑制胃蛋白酶、胃酸分泌外,还能减少细胞膜磷脂转变成花生四烯酸,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对胃微血管损害作用降低,使白细胞在胃微血管内聚集减少,从而可抑制内源性皮质醇的释放[13]。
当机体面对应激源刺激而发生适应性反应时,可引起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的大量合成并释放入血;而在应激前预先给予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后,会减轻后续急性应激诱导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现代研究也表明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过量释放可扩张内脏血管,提高门静脉系统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从而导致溃疡的发生[14]。本研究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心理应激患者入院时、伤后第3天、伤后第7天的内源性皮质醇水平都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呈正相关性,而SOD水平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呈负相关性。从机制上分析,心理因素的刺激和脑组织损伤时,能使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大量释放入血,造成血清糖皮质激素的升高,而SOD水平的升高可减少胃肠道血流量,从而抑制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表达。当SOD水平降低时,糖皮质激素水平会迅速上升,可直接造成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导致H+反向弥散入胃黏膜,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使腹腔内脏血管收缩,导致胃黏膜血流量减少,从而诱发溃疡形成而致出血[15]。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检测时间比较短,且糖皮质激素类型多样,将在后续研究中深入分析。
总之,颅脑损伤心理应激诱导可释放大量的内源性皮质醇,使SOD水平降低,促使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两者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