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泓涛,邓位喜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贵州遵义 563000
犬腰椎间盘突出疾病较难在早期诊断,主人多因患犬运动机能障碍前来就诊。本病主要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外力作用、营养失调所造成。在小型犬身上容易发生此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以第4~6腰椎发病率最高,约占80%。其临床症状多为运动机能障碍、后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临床常以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为主,用手术治疗的方法鲜有报道。收治一例经核磁共振确诊为椎间盘突出的北京犬,通过椎板切除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把诊疗过程介绍如下。
2019年10月23日收诊一例北京犬,6岁,雄性,体重10 kg。近日精神不振,1周前腰背弓起,触摸后部躲闪。昨日不愿走动,食欲减退,后肢拖地,大小便失禁。
体温38.5 ℃,呼吸次数12次/min,心率120次/min,精神沉郁,眼结膜潮红。强行使其运动时,靠前肢支撑前行,后肢拖地,触摸脊椎颤抖,有剧烈疼痛感,触诊腹部腹壁紧张。刺激后肢,反应降低,叩诊屈键反射消失,后躯麻痹。
1.3.1 血常规检测
采用VetArtoreadTM干式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白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明显增高,结果详见表1。
表1 血常规检测结果
1.3.2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
采用爱德仕VeTestR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钙离子低于正常值,结果见表2。
表2 血液生化检测结果
对胸腰椎(T1~L7)进行轴位和矢状位扫查发现,T12-L1、L4-5腰椎椎间盘于T2WI序列呈低信号,后方轻度突出,对应处硬膜囊受压(见图1、图2)。
图1. 矢状T1WI红箭头为椎管狭窄,硬膜囊受压
图2. 矢状T2WI红箭头为椎管狭窄,硬膜囊受压
T12-T13椎间盘轻度突出,T13-L1椎间盘中度突出,L4-5椎间盘中度突出。
经主人签字同意后,于2019年10月24日实施背侧椎板切除手术。
术部除毛消毒,麻醉前15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04 mg/kg。肌肉注射舒眠宁0.01 mL/kg进行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呼吸麻醉,俯卧保定,将术部皮肤除毛,用肥皂水洗净背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铺盖创巾,手术全程心电监护。
3.2.1 手术通路
在T11-L6之间的背中线做一切口,钝性分离皮下脂肪、棘肌、半棘肌,在即将显露椎骨背侧棘突之间环绕T12-L1、L4-5的棘上韧带切断。
3.2.2 椎板切除
以T12-L1段为例:用骨膜起子从棘突和背侧椎板上钝性分离多裂肌,并将其牵拉至乳突水平外侧。在切口的前后两端用两个牵拉器,向两侧牵拉固定肌肉。用骨钳剪去T12-L1椎骨棘突。自远侧椎节的椎板下方分离黄韧带与其附着处,用高速气钻连接直径4 mm的锯齿状钻头去掉背侧椎板。椎板的横向切除范围包括T12椎体的下关节突(靠内侧)到L1的上关节突。接着用神经剥离器分离硬膜外脂肪,显露神经根并用牵开钩向中线牵引,用手术到切开T12-L6突出来的椎间盘,用骨匙和16号针管配合取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和髓核,还原神经。L4-5段同上。
用生理盐水冲洗椎板切除部位,以清除血凝块和骨碎片。然后将分离的肌肉复位,并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腰部背侧筋膜。皮下组织与皮肤常规缝合。
用两块夹板贴住犬的两侧来固定胸腰椎,用绷带环形缠绕夹板,肌肉注射麻佛微素0.1 mL/kg,防止感染,连用5 d,每天1次。术后第2天即可进行康复训练,术后7 d拆线,两个星期拆夹板,1个月后复查恢复良好。
该病在小型犬身上容易发生,这是因为小型犬硬膜外腔较小,即使少量的椎间盘突出,也会产生严重的压迫脊髓;而大型犬硬膜外腔较大,同样程度的椎间盘突出就不会产生严重后果或只是轻微的压迫脊髓,从而不会产生临床症状。本病4~5岁发病率最高,占73% ,7岁以上占21%[1];研究表明[2]软骨营养障碍类品种犬(如腊肠犬和北京犬),遗传因素可以加速椎间盘的退变过程。
椎间盘突出有保守疗法和手术治疗。保守疗法一般仅在发病初期或轻瘫动物使用,如中医针灸疗法中的水镇、电针、激光等,张红超等[3]曾用穴位埋线结合药物的方法治愈犬的腰椎疾病,但保守疗法仍有部分犬会复发。本病例因诊断为腰椎中度腰椎间盘突出,已出现损伤脊神经现象,考虑到预后和预防复发,决定采取手术治疗。
该病例本有多发性椎间盘疾病,而且血清钙偏少,存在软骨营养不良情况,考虑到不让其再复发,选择椎板切除术联合椎间盘开创术,营造一个稳定的纤维化空间,以防脊髓压迫复发[4]。在人类医学上较多使用环钻和髓核钳取出椎间盘物质,但对于小动物来说,空间狭小,这些器械难以发挥,为确保椎体完整性和防止术后大出血,骨匙和注射用针管配合取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和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