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芹 ,邢程 ,卢松岩
1.吉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长春 130062;2.吉林省磐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磐石 132300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1]。主要经消化道传染,与病鹅直接接触或接触病鹅排泄物污染的场地、设备用具、饮水和饲料可感染。主要感染雏鹅和雏番鸭,雏鸡和雏鸭等具有较强抵抗力[2]。1956年,方定一教授等人发现小鹅瘟,并于1961年成功分离病毒。此后,欧洲、亚洲等多个养鹅业发达的国家相继报道小鹅瘟流行,我国广东、浙江、安徽、四川、内蒙古、河北、吉林等多省份相继报告小鹅瘟疫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鹅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3]。
2019年8月,吉林省磐石市某养鹅场引进10日龄雏鹅5 000只,饲养至15日龄时,部分雏鹅精神萎靡,食量减少或不食,流浆液性鼻液,排灰白色水样稀粪,个别出现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感染数量日益增多并不断死亡。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质脆,小肠黏膜充血出血,肠腔内有大量的纤维素性凝块和碎片;未见小肠中下段明显膨大,肠腔内形成“腊肠状”栓子等小鹅瘟典型病理变化。发病之初,养鹅场投放头孢拉定进行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明确病原,养鹅场采集病死雏鹅组织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
采集病死雏鹅肝脏、脾脏、肠管等组织作为病料,1:5加入无菌PBS置入离心管,经反复冻融后研磨制成细胞悬液,-20 ℃保存备用。
无菌PBS,DNA提取试剂盒,PCR扩增试剂盒,PCR产物回收试剂盒,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
使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组织悬液DNA,按说明书步骤操作,洗脱产物-20 ℃保存备用。
根据GenBank中小鹅瘟B株VP3基因设计两对引物,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PCR引物序列
使用50 μL体系进行反应,体系中包含核酸提取液 2 μL,DNTP 2 μL,Buffer 2 μL,上、下游引物各 1 μL,Taq 酶 0.5 μL,ddH2O 38.5 μL。反应条件:95 ℃预变性5min,94 ℃预变性1 min,51 ℃退火 1 min,72 ℃延伸2 min,30个循环后72 ℃ 10 min,4 ℃保存。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经扩增获得大小为173 bp的产物,与预期大小相同,经切胶回收鉴定,可判定鹅细小病毒核酸阳性。
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PCR方法检测结果,确诊为小鹅瘟。
做好病死鹅无害化处理,对育雏舍、设备用具使用聚维酮碘和稀戊二醛消毒,健康雏鹅与发病雏鹅分群且隔离饲养,全部雏鹅一鹅一针头地注射小鹅瘟精制蛋黄抗体,饮水中添加板蓝根多糖、黄芪多糖,饲料中添加硫酸粘杆菌素,用以增加鹅群免疫力,控制继发感染。经过治疗,雏鹅20日龄时,症状明显改善,无新增发病,雏鹅群逐渐恢复健康,存活雏鹅4 500只。
小鹅瘟预防重于治疗。为种鹅注射疫苗,使得雏鹅具有母源抗体,切断垂直传播;对种蛋、孵化和育雏环节严格清洁消毒,切断水平传播;为雏鹅注射小鹅瘟精制蛋黄抗体,使之得到有效保护。
2018年12月13日,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 2941-2018《种鹅场小鹅瘟净化技术规程》。有条件的种鹅场可应用此标准开展小鹅瘟净化工作,在种源环节净化,切断传播途径,最大程度降低发病率,对促进养鹅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