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辉, 王益彬
(1.陕西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2.陕西高校“绽放青春”就业工作室,陕西 汉中 723000)
2020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到874万,同2019年相比增长40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本研究在对一万余名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并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对增强当前高校教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助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综合提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就业能力在近二十年的研究中,正朝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演变,从单一视角走向多要素的集成。就业能力不仅是学生面对职业选择时岗位的能力需求,更是要考虑到学生未来在职业领域能否获得长久发展的能力,是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适应岗位及职业发展的综合素质。[1]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体现出学生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中具备的能力、资本和未来观,涵盖学生的认知、性格和能力等多个方面,目前,对就业能力维度的界定逐渐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包含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这些特征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施炜考量了适应性、发展性、动态变化的规律,整合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十个维度。[2]
本研究以于海波教授提出的可就业能力为基础,结合程利娜教授的研究,整合概括出可以影响大学生在求职中获得成功的十个能力特征。分别为:(1)职业认同。学生为职业做出期望并进行科学规划的能力。(2)人际关系。能否融入新的人际环境并能处理好其间关系。(3)乐观开朗。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求职过程和处理问题。(4)解决问题。思路清晰,有效率地处理多件或复杂问题。(5)社会支持。能够发掘朋友或亲属的就业支持。(6)学习能力。具有学习的意愿和做基础工作的准备。(7)团队合作。能在团队中进行配合和交流。(8)网络差异。具有较广的交际范围。(9)职业道德。有较好完成工作的毅力和心态。(10)求职能力。就业过程中的基础能力,包括表达、信息处理等能力。
本研究以陕西省某高校在校非毕业年级学生为调查样本,以学生年级为样本分层,随机抽取不同年级人数比例60%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向其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并剔除无效数据问卷,得到有效问卷共计10 872份,其中一年级学生4 029份,二年级学生3 322份,三年级学生3 521份。
1.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结合研究需要自行编制了基本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有学生的专业类型、生源、录取类型、是否获得校级及以上荣誉称号、是否获得科技竞赛奖、是否获得国家或学校的资助、是否有学生工作经历、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是否参与过职业生涯课程学习或者测评、担任学生干部的时间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
在于海波等提出的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模型[3]和程利娜等编制的就业能力问卷[4]的基础上,根据研究需要整合编制了本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量表内容包括职业认同、人际关系、乐观开朗、问题解决、社会支持、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网络差异、职业道德、求职能力等10个维度,共42个题目,问题采用五点计分法,总分越高则学生就业能力越高。
3.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
内部一致性检验反映问卷内的题目是否为统一主题,经过SPSS20.0的分析研究发现,就业能力各因子的克隆巴赫系数α均在0.700—0.913,就业能力总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是0.961。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本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可靠的(见表1)。
表1 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注:1代表职业认同,2代表人际关系,3代表乐观开朗,4代表问题解决,5代表社会支持,6代表学习能力,7代表团队合作,8代表网络差异,9代表职业道德,10代表求职能力,11代表就业能力,下同。
表2 大学生基本情况的统计
本次调查基本情况变量统计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有6 168人,另按照任职时间的不同分为,任职不足一年的有2 656人,担任学生干部一至两年的有2 538人,任职两至三年的有609人,有三年以上学生干部经历的有365人。
1.大学生就业能力在性别、生源类型和社会实践经历上的差异
由表3可知,大学生就业能力在性别和生源类型变量上具有较显著的差异性,男生的就业能力(37.4)显著高于女生(36.7),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就业能力(37.4)高于农村生源的学生(36.9)。其中职业认同、乐观开朗、学习能力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上,除社会支持维度不显著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他维度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有过社会实践经历的学生在各维度上的得分较高。
表3 大学生就业能力在性别、生源类型和社会实践经历上的差异分析
注:***P<0.001,**P<0.01,*<0.05下同
2.大学生就业能力在获奖经历上的差异
大学生的获奖经历包括校级荣誉称号(主要有获得各类奖学金、文体活动、先进个人、集体荣誉奖励等)和科技竞赛获奖(涵盖专业赛事获奖和发表论文、参与项目等科研活动),由表4可看出,获得过荣誉或竞赛奖励的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各维度上的分值均显著高于未获奖学生的能力分值。
表4 大学生就业能力在获奖经历上的差异分析
4.大学生就业能力在职业生涯规划经历和获得资助情况上的差异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经历主要包括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或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测评等,在这个变量上按照学生的生涯规划经历不同可分为参与过职业生涯课程的学习、进行过职业生涯测评、两者都有和两者都无四种情况。根据表5的分析结果可知,曾经有过不同职业生涯经历的学生在就业能力及其维度上的差异十分显著,总的来看有课程学习和测评经历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就业能力,无职业生涯经历的学生就业能力明显较低。在人际关系、乐观开朗、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和职业道德5个维度中,仅有过测评的学生和仅有课程经历的学生之间的就业能力没有显著的差别。同时曾获得过国家或学校资助的学生在就业能力上的得分较高于没有获得资助的学生,其中在问题解决和求职能力维度上是否获得资助对得分而言没有显著差异。
表5 大学生就业能力在职业生涯规划经历和和获得资助情况上的差异分析
注:“/”代表两者间无显著比较关系,下同。
5.大学生就业能力在学生工作经历和学生干部任职时间上的差异
表6 大学生就业能力在学生工作经历和学生干部任职时间上的差异分析
注:“-1”表示不足一年,“1~2”表示一至两年,“2~3”表示两至三年,“3+”表示三年以上
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维度在担任学生干部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有学生工作经历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就业能力,其中担任学生干部时间超过三年的学生就业能力显著较高,在乐观开朗、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职业道德和求职能力维度上,任职时间三年以上学生干部的就业能力也有显著的差异性,高于其他学生。
6.大学生就业能力在不同专业类型上的差异
学生的专业类型是基于对学科门类和其所属培养学院综合考量进行分类,包括工学、理学、历史学和法学、教育学和文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艺术学和体育学。由表7可看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各维度在学科类型上有较显著的差异性,艺术、体育学学生的就业能力综合较高,教育学、文学和理学的学生在就业能力上需要加强。
表7 大学生就业能力在不同专业类型上的差异分析
注:“艺体”为艺术、体育学简称;“历法”为历史、法学简称;“文教”为教育、文学简称;“经管”为经济、管理学简称。
7.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回归分析
表8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回归分析
为研究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以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因变量,以学生基本情况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仅有生涯规划经历、社会实践经历、是否获得校级荣誉称号、性别、学生工作经历、专业类型、生源类型、是否有科技竞赛获奖这8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对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直接影响。年级、学生干部任职时间和是否获得过国家或学校补助3个变量在本次研究中没有显著影响就业能力。
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有直接影响的变量中,是否有生涯规划经验能解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32%),其次是社会实践经历(12%),是否有科技竞赛获奖对就业能力的影响最小。
从整体上看,男生的就业能力略高于女生,内部维度也基本高于女生,在求职能力维度上男女生的得分差异最大。男生在综合能力运用上更为显著,能快速的处理信息并予以分析解决。
不同生源类型学生就业能力的差异主要在于城乡教育基础和就业需求差异。城镇生源的大学生在职业认同维度得分较高,这说明了他们相比较农村生源学生具有更多关于就业的思考设计,一方面是对城市的熟悉和对不同行业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有来自家庭的愿景和资源,这也是城市学生社会支持和网络差异得分较高的原因之一。[5]由于基础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进入大学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城镇学生的认知性技能的掌握量和熟练度明显高于农村学生,例如计算机技能、信息搜集与处理等方面。而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意愿和态度,学习能力维度的得分就略高。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主要以“三下乡”社会实践为主体,也包括社会兼职和勤工助学助研岗位。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断产生的交互行为,获得的主观体验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有过社会实践经历的大学生,其就业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未经历社会实践的学生。[6]大学生社会实践一直以来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直接途径。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能帮助学生对专业能力及其行业现状和发展深入了解,在实践体验中运用专业知识,获得的职业认同更符合学生自身期望。[7]同时面对难以预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综合运用所习得的知识去处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重复运用中总结产生问题解决的范式。另外社会实践活动有更多的群体交互,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学生是否获得过校级荣誉称号对就业能力影响较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参与并获得奖励的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在文化、体育或文艺领域有一定的特长,这些学生在求职情境下能较好地适应并表现自己。获评先进个人的学生在职业道德的得分也显著较高。由此可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参与奖学金评选有助于学生发展就业能力。
同样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产生影响的还有学生获得科研竞赛奖励的经历。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科研竞赛基本是与自身学科或专业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参与中持续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性技能,能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且竞赛全程的实践体验会加深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另外,学生为了完成科研竞赛和学术论文会主动探索和学习知识,并在综合运用中提升自己的高阶思维能力。在遇到问题时或实现目标时要寻求社会支持,既能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和网络差异,也能通过完成竞赛项目提升大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参与过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和课程学习的学生就业能力自评显著较高,在就业能力的多个维度上表现出职业生涯规划测评较职业生涯课程学习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影响较为显著。[8]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是提升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能通过不同项目检验呈现自身的兴趣、性格和能力的偏好,其简单快捷的特点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探索欲。相比较周期性的生涯课程,生涯测评对学生的职业认同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是学生自主开展生涯规划的最佳助力。大学生通过对生涯测评结果的判断与分析,能帮助学生在处理生涯困惑和就业方向选择时提高其问题解决水平,拓展处理问题的思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单一以测评作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手段显得有些单薄,部分测评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会造成对结果解读的混乱,弱化测评的科学性,所以还需要面向大学生开展系统性生涯课程。在群体化的能力提升途径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就具有良好的土壤促进其水平提升。同时通过课程讲授理论,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性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开发社会支持资源和扩张网络关系的方式。
大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或学校减、助、补等政策并不能直接影响就业能力,数据结果显示,获得资助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职业道德方面具有较高水平,但是能明显表现出社会支持的低分,这与高校学生的资助标准较为相符。
大学生的学生工作经历包括各级团学组织的学生干部,具有学生工作经历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尤其在求职能力和人际关系维度上的差异较大,但是在研究中学生干部的任职时间并未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造成显著影响。学生期望担任学生干部的主要动机有认识更多的朋友、获得能力提升等,在工作中学生之间的交流随平台的延伸而持续扩张,学生在其中的主动融入或被动适应都会促使他们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水平,在团学组织中更能直观的提升团队合作和网络差异水平。[9]学生工作经历对学生干部而言,不仅形成了一些问题解决的方法论,而且在处理日常事务的过程中有助于其增加信息处理能力,对学生的求职能力也是一个促进。
就本次调研结果来看,艺术、体育学专业的学生就业能力显著较高,其多个维度显著高于其他专业学生,长期同质性的学习让艺体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更为聚焦,因此高水平职业认同和学习能力尤为显著。其次,工学类专业的学生就业能力因其培养模式更侧重技术运用,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学习给予工学类专业学生在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维度方面有较好的表现。整体来看,社会科学类和理学类专业的学生就业能力认知较低,需要在问题解决和求职能力方面做针对性的提升指导。
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维度,结合高校教育和管理的职能,可以将就业能力的各维度按照表现特征分为外显性和内隐性,同时按个体发展和社会化进程可分为基础性和综合性。外显性特征是指学生外部体现出易观察的特质,内隐性特征是需要进一步观测的学生内在的属性;基础性特征主要是指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资源和基础行为特征,综合性特征是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复杂行为特征,基于此构建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模型
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环,较长的校园学习导致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选择时,不仅要面对观念和行为的转化,同时要具备职业生涯的应对能力。基于此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需要注意扎实培育学生的基础特征,做好就业服务支持,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氛围。
1.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发展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角色发生变化的重要节点,若要使得学生能顺利度过这个生涯阶段,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觉发展意识,其核心是要做好就业价值观的培育。大学生的就业教育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就业价值观,融入就业指导全过程。[10]通过价值引领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职业需求和理想追求,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家与社会的价值取向,深刻理解作为不同社会角色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既不能对自身定位不清、好高骛远、高估自身价值,也不能“无欲无求”、自我松懈、降低职业愿景。加强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和对国家政策的解读,使学生对自己的价值定位合理化,要使学生具备客观考量国家战略导向、社会发展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意识,鼓励学生志存高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支持学生支援西部、建功基层。[11]以此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2.完善大学生生涯服务网络的建设
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期,且生涯规划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生涯教育掌握生涯探索方法。大学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包括生涯发展理论的教学、生涯探索的方法教学、生涯困惑的解决等。[12]一般生涯规划的课堂教学侧重于生涯理论和生涯规划方法论的教授,在短时间内集中授课是学生入校直接接受的生涯教育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多元教育作用交融的高校是较不合理的,对于新生来说生涯理论和生涯规划并不是处于适应期的他们的短期需要,所以很多学生对生涯规划课程不以为然,这样的生涯教育就会大大降低其本该有的效能。一年级的学生处在生涯探索的初期,首要的是激发自身的生涯兴趣,激活生涯探索的意识,而这些是不能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就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完善学生的生涯服务网络的建设,对生涯教育进行分层分类指导。大学生生涯服务网络主要以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和研究组织为主导,以专职教师、团学组织和各学院教研室为主体,吸纳各学院分管就业工作的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教育。线上的生涯测评覆盖面广,碎片化的生涯教育不会占用学生多余时间;线下的生涯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兴趣、获取知识并运用实践,同时群体性社会交互更有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水平提高。同时要注重就业信息的整合,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就业信息,便于其有效选择。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综合内隐特征是居于高阶的认知和思维,是对个体能力的综合运用,包括了就业能力的职业认同、问题解决和学习能力三个维度。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依靠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持续吸收为基础,发展社会科学的辩证思维,充实专业知识的积累。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信息充斥的“网生代”,是崇尚自由和自主的青年。但是他们面对的挑战和需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时更依赖于网络信息,缺乏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情绪化和片面化的信息影响其寻找真正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候就需要学生掌握审辨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以辩证思维遵循形式逻辑,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生涯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教授可迁移的知识技能,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基本范畴、方法论、价值目标等等。[13]社会科学知识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在生涯规划中多元化的探索个人特质和生活态度,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侧重多视角、全方位地培育学生的理想信仰、道德情操、政治素质、法律意识、审美能力,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选择能力。[14]
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要利于专业学习和实践技能的积累,学生的职业方向大多数还是与其专业能力密切相关,因此需要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成就体验,以此增进职业认同感。生涯教学要与专业课同向同行,要在课程中体验专业技能的实践运用方法,使学生客观认识专业知识学习的实际意义,形成专业学习的意愿。在加深本专业理解的过程中,逐步进行专业发展的规划,并将其与社会发展中的行业现状相结合,转化为对职业的认同。[15]因此,更需要强化学生对专业能力的见习和实习环节,在与职场对接的实践活动中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拓展见习渠道和效果,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好储备。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竞赛有助于提升就业能力,高校要加强第二课堂的指导和支持,拓展校园活动的形式,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活动。以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就业能力有直接和间接两个渠道,直接的提升就业能力,就活动组织形式和有效开展性而言,仅集中于求职能力的提升,例如面试技巧、求职礼仪等等。间接提升就业能力的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实践能力累成,所以要将实践活动分层次、有系统的建构,才能逐步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要逐渐改变独立的活动目标,将缺少聚集的活动系统化,加强组织者之间的沟通,从多个方面进行同类聚集、异类相关,聚集力量服务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实践活动的组织要加强引导和指导,消除学生盲从的参与活动的动机,促进理想活动与现实社会需求的统一。活动组织方要加强指导和宣传,使学生能参与到适合自己、符合需求的活动中,在活动中积累自己的就业能力。完善活动指导提升大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和反馈收益,将活动成效落实到立德树人的作用上,高校在设计大学生实践活动时,不能仅满足学生体验的扩展,追求活动形式的多元化,更要真正加强实践活动的目的性。
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和生涯教育要有侧重点和差异性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而实现这一举措就需要立足专业类型的不同,基于此对就业能力差异化的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艺体类专业的学生就业能力较高但其就业渠道较为狭窄,所以要增加对这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信息搜集或创业指导,帮助学生就业认知和观念的转变,化被动为主动;针对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在广阔的就业路径中凝练特色、结合市场需求找准发展定位,较早明确发展目标。而对一些农村生源的学生要根据专业特点提供较为多元的就业途径,一些基层计划或企业管培计划,往往因为信息不畅或自信不足而忽略这些重要的市场需求通道;城市生源学生要客观认识城市就业形势,合理定位目标,明确职位和能力的匹配标准,在信息中精准筛选。[16]工学类专业的女生,要加强在其学科的交叉领域寻找更为适合的就业方向,将劣势向优势予以转化,从而寻求突破。同样对于缺少校园活动经历和学生工作经历的学生,要鼓励、支持学生去积极参与,并设置一些激励引导机制予以保障。同时要着力打造丰富的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校园活动与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契合,并充分做好与就业市场需求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