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2020年初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猝不及防。湖北告急,武汉告急!疫情汹涌蔓延,确诊、疑似病例急剧上升,人们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全国340多家医疗团队的4.26万医务人员驰援武汉,一批批医疗物资源源不断送到武汉,一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全面展开。在这场战役中,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彰显了人间大爱和共克时艰、坚韧不拔的中华民族精神。可以预测,全民动员、戮力同心抗疫情的壮举,必将成为高考作文的绝佳素材和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题材。
“战疫情”是一个宏大的历史题材,倘若以此命题作文,大多数人特别是广大考生会因为没有一线抗击疫情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而写得蜻蜓点水,空洞无物,甚至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能否沉着应对宏大题材的写作,正确处理好“大素材”与“小作文”的关系,直接影响作文的成败。因此,“战疫情”主题写作务必把握好三个“度”:
所谓挖掘题材的深度,主要是指从审题到写作,沿着“纵深方向”的思维路径,解读材料,立意谋篇。任何宏大题材的作文命题,都会由一个或几个小小的“点”切入。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要求写一篇文章向外国青年介绍“我”所认识的中国。对于这个宏大的主题,材料提供了“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等切入点,化大为小,具体可感。写本题,可以由其中的几个“点”纵深挖掘,以小见大,表现主题。一般来说,大题材所选的“点”,可能是一位普通的人,一件普通的事,一句普通的话,一个普通的场景……对于这众多的“普通”,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表象遮望眼,纵深挖掘最里层。如,由一个人,透视这个人的美好品质以及这种品质的深刻内涵;由一件事,透视这件事发生的根源、意义以及产生的深远影响;由一句话,剖析这句话揭示的某种道理或具有的警示作用;由一个场景,剖析这个场景隐含的特定社会关系或特殊的背景意义。通过这样纵深方向的联想、引申,由一人、一事、一景,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某种意志品质、精神风貌、道德情操等。不但懂得“百炼成钢”的道理,更要剖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理,就像人物通讯《红桃是怎样盛开的》那样,不仅交代“红桃”终于成功了,大红大紫,而且深刻揭示了其成功背后的原因,突出了同志的关爱、党的关怀促使年轻人健康成长的主旨,凸显思维的深度。
“战疫情”主题写作,也必须在审题立意上体现这样的深度。如根据下列材料作文:
武汉疫情爆发后,各地驰援武汉,出现了一批批的90后白衣天使,他们毅然担起了“战疫情”的重任。这些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他们勇敢奔赴前线,遏制疫情,保护亿万国人。
材料叙述的对象是90后白衣天使,陈述的事件是武汉疫情暴发后,这些年轻的白衣天使积极驰援武汉,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如果在平时,材料中的人和事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是,在疫情肆虐,每一位奋战在疫情重灾区的医务人员随时可能被感染、随时可能有性命之忧的特殊时期,这些年轻的90后就是真正的“天使”了,因为他们顽强地与疫情较量,让无数患者转危为安,将多少重病患者从死神那里抢了回来。在写作时,我们不仅要思考他们做了什么,更应该深思他们为什么如此拼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因为他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国难当头之时,他们毅然担起了“战疫情”的重任,彰显出勇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他们具有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具有敢于挑战、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心中具有神圣的使命感;他们青春的热血在涌动,他们要让青春在战胜疫情中熠熠生辉。
由一群普通的“90后白衣天使”,联想到一种精神,一种担当,一种奉献,一种价值观、使命感,再由他们联想到国家、民族,联想到大国担当、民族精神,这样的思考无疑是有深度的,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是深刻的。
所谓提升题材的高度,主要是指以材料提供的内容为基点,沿着“垂直向上”的思维方向,探究题材中隐含的更高品位、更高境界的丰厚意蕴,在此基础上立意谋篇,表现超越常人想象、超乎材料之上的高远意旨,小中见大,体现出思维的高度。对此,文学史上的不少名篇给人们作了绝佳的示范。杨朔的《荔枝蜜》,由小蜜蜂辛勤酿蜜,联想到像蜜蜂一样勤劳的农民;由对蜜蜂的赞美,上升到对劳动人民的讴歌。文中最后这样写道:“透过荔枝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文章从歌颂蜜蜂的酿蜜精神升华到赞颂水田里辛勤分秧、插秧的农民,再由这些农民上升到千千万万普通劳动群众创造美好新生活的吃苦耐劳精神,最终让读者进一步联想到勤劳无私的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人生为谁谋幸福的重大课题,使人深刻领悟到谋个人私利者渺小、谋人民公利者伟大的哲理。通过步步拔高,境界大开,立意高远。
在“战疫情”这场艰苦的保卫战、阻击战中,也有很多的小人物、小故事在时时感动着无数国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这些看似渺小的人、事中,人们感受到了人间的大爱、大智、大手笔、大格局;危难之际,人们在小人物、小事件中看到了须仰视才见的伟大的人格魅力。如果以这样的“小”题材为题写作,一定要在立意上进行合乎逻辑、最大限度的拔高,这样才能写出技高一筹的扛鼎之作。
如,阅读下面的文字,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武汉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是最早预警冠状病毒人传人的8名医生之一。2019年12月30日下午,李文亮在同学群里提到,“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一个小时后,他在群里补充称,“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2020年1月1日,武汉警方发布通报称,一些网民不经核实,在网上发布、转发不实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两天后,李文亮被警方训诫。此后,李文亮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他在病床上对记者表示,希望尽快治愈,重返前线战场。不幸的是,最终李文亮因抢救无效,与世长辞。
李文亮是一位平凡的医务工作者,他在同学群里发布SARS确诊病例和冠状病毒感染的消息,乍看,只不过是信息时代相互交流、互通消息的随意之举,但往细处、大处和高处想一想,李文亮发布信息的目的绝不是一般的消遣,而是有意对人们及时的提醒和警示,因为此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一无所知,新冠病毒会乘人不备迅速蔓延,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对于上述文字,可以这样解读:
首先,作为医生,李文亮深知这种病毒的致命危害,他深知不遏制这种病毒蔓延,会对国人、对国家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所以,他在第一时间接二连三地发布消息。正如李文亮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的那样,他不是传谣,而是在提醒大家注意防范,“如果当时大家都重视这个事情,或许不会有今天疫情的暴发”。正因为如此,中国疾控中心首席科学家曾光在接受采访时,高度评价李文亮是可敬的,在他身上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其次,如武汉警方通报所称,李文亮“不经核实,在网上发布、转发不实信息”。李文亮明知这样做是有风险的,会被误解,甚至受到处分,但他还是鼓起勇气成为疫情早期预警的“吹哨者”,他想以此尽到一个医生的本分,拯救身处疫情之中而浑然不知的大众。受到训诫之后,他无怨无悔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不幸被病毒感染;躺在病床上,他心系疫情,情牵大众,希望尽快治愈,重返战场。从李文亮身上,我们看到了医者仁心的担当精神,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再次,李文亮虽然被冤枉,受训诫,不可避免对他的声望和人格造成负面影响,但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意志消沉,更没有消极怠工,而是以满腔的热情、勇战疫情的斗志,积极投身于疫情阻击战中,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他的博大胸襟,让那些心胸狭隘、动辄给人扣帽子、打棍子限制他人言论自由的人无地自容。李文亮的形象,也因此愈显高大。
对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材料,如果能从这样的高度解读、立意,那么写出的文章一定会文新意远,鹤立鸡群,赢得读者的青睐和赞许。
所谓拓展广度,是指对写作材料作“发散方向”的解读,体现发散思维的特点。朱光潜在《作文与运思》中谈到:“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讲的就是发散思维的运用。在大多数情况下,高考作文试题的写作材料都是选取生活中的某个“点”,这个“点”所展示的内容相对单一,它只是审题立意的一个“引子”。我们要善于发散思维,以一种物体、一个问题、一则材料为核心基点,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探求材料影射的现象或问题,全方位思考,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见解。这就像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一石块儿,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一“点”如涟漪般向四周充分铺展开来,联想到与“点”相关的事物、品质、哲理、精神,从而形成一个“面”。这样,既可以丰富文章的内涵,又可以彰显文章的代表意义和创新价值,增加文章的分量,这也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由白杨树笔直的干、靠拢的枝、向上的叶、光滑的皮等外在的形象美,联想到正直、团结、进取、质朴等内在的精神美,再由精神美联想到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联想到质朴、坚强、团结一致、不屈不挠的根据地人民,联想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如此层层联想,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陶铸的《松树的风格》、茅盾的《风景谈》无不如此。
发散思维是文学创作的魔笛。清人薛雪《一瓢诗话》云:“诗文家最忌雷同,而大本领人偏多于雷同处见长。”同样,用发散思维拓展题材的广度,构思“战疫情”高考主题写作,无疑能给创新插上有力的翅膀。
如,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含义写一篇文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大量顶级专家先后紧急驰援武汉,用最专业的医学知识为救援工作“问诊把脉”。84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一马当先,日夜奋战在病毒一线,再现斗士风范;年逾古稀的李兰娟院士忘我工作,每天只睡3小时,让人心疼……终于,一批批重危患者治愈出院,疫情防控形势出现向好局面。
这段文字简要叙述了两位年逾古稀的院士在疫情阻击战中的感人事迹,人物数量有限,身份特殊。如果仅仅在他们身上做文章,立意难免受限,文章的价值可能会大打折扣。这是因为,在武汉疫情阻击战中,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人纷纷参战,表现出全民抗疫的浩大壮举,决胜防疫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解读这段文字,可以由工程院院士,联想到数以万计奔赴武汉的医务人员,他们舍生忘死,救死扶伤;联想到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的设计者和工人,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震惊全球的中国速度;联想到浩浩荡荡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联想到自告奋勇奔走于疫区的志愿者……在层层发散联想中,脑海中逐渐呈现出万众一心战疫情的浩大壮阔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舍生取义、救死扶伤、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美德逐渐凸显出来。在国难面前,炎黄子孙舍小家、为国家的家国情怀感天动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通过这样生发联想,由“点”到“面”,题材的广度得到极大的延展,材料由单一变得丰富,由单薄变得丰满,写作时可以驰骋想象,文章的立意自然也就更高,可读性更强,价值更大。
作文难,写宏大主题之文更难,“战疫情”主题写作便是如此。然而,只要处理好“小材”与“大题”的关系,张开思维的翅膀,在题材的深处、高处、远处,精心构思谋划,就一定能从容写出立意高远、内容深刻的具有创新价值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