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东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城市与环境研究所, 郑州 450002)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逐步推进,以人的需求为核心,旨在解决“睡城”“空城”“半城镇化”等问题的产城融合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产城融合的指向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促进和比例搭配问题。要实现产业与城市的有机融合,就需要二者的协调、均衡和匹配。对于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产城融合问题,学者们给予了广泛关注,对于产城融合的概念也做了深入探讨,但对产城融合的理解存在着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认识,到目前还没有取得非常一致的意见。从涵盖的范围看,一是认为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镇的融合,其中产业包括一、二、三产业部门,城镇包括了城市和乡村[1];二是认为产城融合是城市建成区与非农产业的融合[2];三是认为产城融合多指产业园区与城区的融合[3]。从融合的对象看,一是认为仅限于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融合[4];二是认为要实现产业、城市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融合[5]。从融合的机制看,一是认为应当是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互动式融合[6];二是认为两者不是简单的空间组织方式,不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还要互为渗透、复合发展[7]。
本文认为,产城融合既是城市各功能区的适度积聚和有机融合,也是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动态协调过程,它有着明确的目标导向,旨在解决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产业发展缺少城市依托或城市建设没有产业支撑的问题,其实质是追求产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匹配与相互支撑。当然,城市因人而兴,产业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存在的,产城融合本质上是产—城—人的融合,是在人本主义导向下对人、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再理解和再组合,“人”成为连结“产”和“城”的纽带。在这个意义上,产城融合不仅表现为产业布局与城市功能的耦合,还表现为居住和就业的融合,生产和服务的互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等,是生产、生活、生态的统一。产城融合对于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而言更是如此。本文拟以郑州市为个案,以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分析法为工具,从“产”“城”“人”三个维度综合考察城市的产城融合发展程度,剖析其间存在的问题,探讨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背景下进一步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
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的地位日益重要。国家中心城市居于全国城镇体系的顶端位置,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起到核心、示范和带头作用。在地理空间意义上,它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全球城市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在功能空间意义上,它担负着经济辐射、交通枢纽、创新发展、区域协调等功能,在城市网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要素空间意义上,它要实现经济、民生、科技、生态等各类要素综合发展,而且要在科技、金融、商贸、交通等领域具备无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从而成为能够承担国家重要战略功能,对区域发展拥有强大集聚和辐射作用的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被赋予的上述使命决定了它必须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服务体系、合理的产业结构、优越的地理条件、良好的人力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宜居的城市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要通过产城融合发展来实现。因此,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成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应有之义。要通过产城融合发展实现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升级,既要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先行先试,树立起旗帜和标杆的角色,以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撑起国家经济的脊梁,还要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搞好城市文化培育和城市文明建设。
如果将观察中心城市的指标体系和产城融合的指标体系加以对比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多方面的重叠。在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关的衡量体系方面,世界银行曾发布过“世界银行城市竞争力指数”,涉及制度与法规、基础设施和土地、技术和创新、企业支持等方面,观察指标包括基础设施、住房、人力资本、教育、产业集群、供应链、生活福利设施、城市形象等。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GN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则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四大系统,既有总量指标,也有均量和动态指标。王丰龙构建的国家中心城市评价体系包括外向服务、科技创新、交通信息系统、组织协调、经济实力、民生质量、生态环境等七个方面[8]。总体而言,上述指标体系都将反映产业构建、人力资源、民生质量、城市环境状况的细分指标纳入观察视野,而这些也是产城融合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产城融合的研究在设计测度指标体系时通常会涉及三大方面:一是有关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如GDP、税收、利润、产业结构等;二是有关城市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指标,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用地结构等;三是有关人的发展的指标,如收入水平、就业情况、文化程度、生活质量等。这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关的衡量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应的。换句话说,产业和城市互动融合发展有助于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在产城脱节、职住失衡、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空谈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则注定缺乏实际意义。
为了准确观察郑州市产城融合发展的演变走势和融合水平,本文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分析法对产城融合进行量化分析。基于数据的连续性和可得性,以及科学、实用的选取原则,对评价指标做如下选择:
第一,产业发展。一是发展规模。一定的经济体量是保持城市运行和实现稳定就业的重要保障。反映城市经济实力的地区生产总值自然是不二选择。同时,由于投资一直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也应该被纳入评价范围。二是发展质量。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主要矛盾变化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在产城融合发展中尤其需要注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水平,工业利润总额代表着企业的效益好坏,而专利申请数则象征着作为新时代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创新水平如何。因而,本文将这些作为体现经济发展质量的代表性指标。
第二,城市建设与服务。一是城市建设与配套。城市建成区通常拥有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已经成片开发建设,反映了一个地方城市化区域的范围。而道路、供水、绿化等市政设施建设是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不可或缺的物质保证,也体现着城市化的质量和水平。城市住房情况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本文将与上述情况相对应的建成区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道路铺装长度、供水管道长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列为评价指标。二是公共服务。广义的公共服务包括基础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等,这里仅指公共部门面向公众提供的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以及各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等。本文选取图书馆数和卫生机构床位数两个指标来反映。
第三,人的发展。实现产城融合的目的就是要以满足的人的需求为核心,打造一个宜业宜居,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的有机空间。人要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体面地生存和生活,高质量的就业情况和不算太低的收入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文将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考察收入水平的衡量指标,将全社会从业人员数、参加失业保险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考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由于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就业质量呈负相关关系,故视其为反向指标。
基于以上因素列出郑州市2000年至2017年的四级指标体系(表1)。其中相关数据均来自于郑州市历年统计年鉴。
表1 郑州市产城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考虑到主观赋权的人为因素比较大、精确性不够,本文采取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来确定指标权重。通常来说,熵值越大,指标的离散程度就越小,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就越小。由于下文将以“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服务”“人的发展”这三个子系统(二级指标)为单位考察产城融合发展程度,因而也是在各子系统内部确定对应的具体指标(四级指标)的权重。
第一,数据标准化处理。为了消除量纲的影响,需要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1)
(2)
上式中,i代表年份,j代表指标类型,max(xj)和min(xj)分别代表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xij为指标原始数据值,yij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数值。
第二,计算第j指标下第i年度指标值的比重Pij,其中,m为年份数:
(3)
第三,计算指标的信息熵ej:
(4)
第四,计算信息熵冗余度gj:
gj=1-ej
(5)
第五,确定第j项指标所占权重aj,其中,n为各子系统(二级指标)内部的四级指标数:
(6)
第六,计算各年度二级指标数值uit,其中,t是第i年度的二级指标数量:
(7)
第七,产城融合不仅是产业要素与城市要素之间的融合,也是人口、产业、空间的耦合。所谓耦合,按照协同论的原理,是指系统发展过程中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同与相互影响的程度。基于此,本文从“产”“城”“人”三个维度综合考察郑州市的产城融合程度,参照有关研究[9],构建反映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服务、人的发展之间以及内部各要素之间耦合程度的三元耦合模型:
(8)
在式(8)中,产城融合的耦合值C的取值范围为[0,1],当u1=u2=u3时,u1·u2·u3取得最大值,C=1,意味着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服务、人的发展这三个子系统之间实现了良性耦合,产城融合达到了相对理想状态。当u1的值相对较小时,说明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同理,当u2或u3的值相对较小时,说明城市建设与公共服务或人的发展相对滞后。
第八,C反映的是子系统间的耦合作用程度,当各子系统均处于较低发展水平时,会出现耦合度虚高,但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因此,需要综合考量“产”“城”“人”的耦合程度和协调水平,进一步计算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以全面反映产城融合发展情况,公式如下:
(9)
T=αU1+βU2+γU3
(10)
其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服务、人的发展三个子系统的综合协调指数,α、β、γ为待定系数。由于产业与城市的发展都比较重要,而人的发展则是产城融合发展的中心和依归,参照相关学者的研究,本文将α、β、γ的值分别设定为0.3、0.3、0.4[10]。
第九,将产城融合的耦合协调度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一等级对应的即是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如表2所示。
表2 产城融合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
表3 郑州市产城融合测算结果(2001—2017)
根据表3显示的测算结果,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服务和人的发展耦合度比较高,绝大多数年份在0.9以上。然而,由于各子系统的u值普遍较低,这种耦合反映的仅仅是低水平状态下的耦合而已。到2017年时,耦合协调度还不到0.4,属于轻度失调类型,此前甚至还有极度失调的情况。各子系统在同一年度的u值虽然总体相差不大,但仔细观察其差值及变动趋势也能一见端倪。
首先,在观察期间内多数年份,u1的值小于u2,说明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城市承载功能,需要进一步壮大经济体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郑州市的第三产业总量占比虽然已经超过了50%,但主导作用仍不明显。工业的体量尽管比较大,但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底端,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此外,由于产业的兴旺会带来就业的增加,人口的集聚通常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然而u1的值相对较小就从侧面反映出郑州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超过了人口城镇化速度。事实也能够证明这一点。2000年至2017年,郑州市建成区面积从133.2平方公里增加至500.8平方公里,增长了2.76倍,而市区人口则从257.7万人增至506万人,仅增加了96.4%,两者之间并未形成大体同步增长的态势。
其次,从2008年起,u3的值普遍小于u2,说明相对于居民收入而言,城市的居住和生活成本明显偏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就业保障水平有待提升。作为居住和生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购房成本一直广受关注。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年披露的中国主要城市房价工资比排行榜显示,郑州市的房价工资比(房价除以平均工资)为2.03,在37个主要城市中位居第16位。房价工资比过高对于招商引资以及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并非好事。
再次,u2的值虽然相对较高,但这并不等于郑州市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就已经比较理想。事实上,郑州的城乡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由中国社科院等单位发布的《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7)》蓝皮书,其指标体系涵盖了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住房、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城市环境、文化体育等诸多方面。该蓝皮书显示,在2017年全国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榜中,郑州排名相当靠后,位居倒数第三位[1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郑州市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距公众的期盼存在很大差距。
本文基于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分析法对郑州市新世纪以来的产城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各年份的耦合协调度值都比较低,郑州市产城融合发展远未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而从时间序列来看,耦合协调度渐趋上升,表明郑州市产城融合发展呈现出逐步改善的趋势,“有城无产”、“有产无城”等产业与就业以及消费人群相脱节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事实上,郑州市近年来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城市组团、产业集聚区、交通路网的改造和建设,推进农民和市民权益互联互通,让城市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在教育、医疗、文化、环保等领域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提升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和生活品质,进一步增强了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尽管如此,明显偏低的u值和耦合协调度清楚地表明郑州市在产城融合发展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建议如下。
第一,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构建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要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的规划体系,以高标准规划指导城乡建设,优化发展空间。在“多规合一”方面,郑州还需要积极争取、大胆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多规合一”的尝试早在“十五”时期就已经开始。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2017年1月,河南省还被确定为省级空间规划试点省份。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多规合一”能够有效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避免城市规划相互矛盾、信息平台各自独立、建设项目多头审批等弊端。郑州市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尤其需要注意解决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这两个关键性规划的衔接和整合问题。
第二,重视功能配套,优化城市环境。要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就需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拉大城市框架,吸纳更多的人口,以提高在国家城镇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与此同时,更应该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一方面,要注重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对城市人口的生活支撑。建设安全、高效、便利的生活服务和市政公用设施网络体系,在就业密集区提供更多与实际居住需求相匹配的可支付性住房,构建便捷的快速交通设施,降低通达成本,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特别是基础性的教育和医疗设施,努力实现地域均等化。另一方面,要注重城市生产服务功能对各类经济主体的支撑。国家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其对域内和域外的重大影响力,必须要有强大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其中就包括为本地、周边城市乃至全球城市网络服务的完善的商贸服务设施、金融服务设施、交通物流设施以及雄厚的研发能力、完整的产业链条、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等。这需要协调好城市各功能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城市交通、商贸、金融、通信、文化、教育、卫生等构成要素形成动态平衡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不顾此失彼,也没有彼此割裂。此外,优化城市环境不单是指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还要突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在资源节约利用和降低能耗上下功夫,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现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第三,构建融合互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产城融合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在产业间分工日益细化、产业融合发展日益明朗的大趋势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仅需要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各自发力,也需要服务业与工业、农业及其产业内部各子系统的融合互动。因此,一方面,郑州市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依托农业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园区,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化和产业化水平,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品质化方向转变;另一方面,要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类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提升其信息化水平,引导三次产业共享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产业链向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延伸。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行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扬长避短,不盲目跟风,不好高骛远,综合考虑既有的要素资源和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出本地的比较优势,尤其要处理好产业升级与促进就业、生产总量扩张与劳动生产率提升之间的关系。
第四,完善促进就业的体制机制,推进劳动者整体素质提升。产业与就业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产业的勃兴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劳动收入,同样,没有平顺的就业流动机制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也谈不上产业的升级与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不均衡、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阻碍了劳动力在城乡、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同时,各产业内部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都导致劳动者在就业流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转移成本。为了适应产业结构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要大力推进就业结构升级,优化就业和创业环境,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消除一些影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制度性壁垒以及城乡、性别、地域等各类就业歧视,构建城乡均等的就业保障和服务体系。二是持续加大教育和培训投入力度,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改善人才的内生性供给结构。开展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构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前瞻性,多层次、广覆盖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体系,完善劳动者终身教育体系,实现人力资本的持续增值。三是积极吸引外来人才,并确保既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在各大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开展人才争夺战的背景下,郑州要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不仅要有触手可及的短期激励,更要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为人才搭建好施展才华的平台和空间,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环境留人,千方百计增强城市的人才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