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倩
(兴化市人民医院,江苏 兴化 2257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骨科的高发疾病,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1]。有研究指出,在运用妇科恶性肿瘤术进行诊治的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的发生率约为16%~40%,在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诊治的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的发生率高达49%[2]。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筛选出2018年2月~2019年6月于我院实施手术室治疗的手术患者92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例数均为46例。参照组男女例数之比为24:22,年龄均数为(62.19 ±3.20)岁;观察组男女例数之比为25:21,年龄均数为(61.99±2.93)岁。
参照组运用基础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运用手术室术中护理干预模式,包含保暖护理、穿刺护理及术中护理。首先需确保手术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均处于患者可接受的适宜范围内,对注射液实施加温处理,以免产生不良应激事件,将温毯覆盖在患者的上半身及下肢部位,以免热量过度散失。在穿刺过程中,穿刺部位应尽可能选取上肢静脉,同时应对相关的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以便提升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削减血管壁破损事件的发生率。术中,相关的护理人员需遵循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指导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尽量减少止血带的使用频率。
记录、对比两组的护理结局,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不良症状的存在情况、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不良症状:苏醒延迟、暴躁、寒战。
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计数资料接受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照组中存在1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为28.26%;观察组中存在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为4.35%。可见,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削减23.91%(P<0.05)。
参照组中苏醒延迟、暴躁、寒战等不良症状对应的例数分别为5例、2例、2例,对应的占比分别为10.87%、4.35%、4.35%,即不良症状的存在率为19.57%;观察组中仅存在1例苏醒延迟患者及1例寒战患者,即不良症状的存在率为4.35%。可见,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不良症状存在率明显削减15.22%(P<0.05)。
表1 两组的凝血指标水平对照(±s)
表1 两组的凝血指标水平对照(±s)
注:与参照组比较,*P<0.05
组别 血小板计数 纤维蛋白原水平参照组(n=46) 94.34 ±2.43 3.01±0.35观察组(n=46) 126.58±3.28 4.26±0.52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属于临床上相对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多见于髋关节置换术中,其诱发因素包含外源性因子刺激、血管壁破损、血液高凝等方面。其中血液高凝是指患者的凝血功能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血液粘稠度不断增长,致使患者的凝血机制被激活,进而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因此,应及早对患者实施相关的诊治处理,以便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若患者未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治处理,极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有研究指出,在骨科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入手术室术中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削减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的存在率,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临床护理服务质量[3]。对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可知,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削减23.91%,观察组的不良症状存在率明显削减15.22%,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
综上所述,在削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时运用手术室术中护理干预模式,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护理结局,能够有效削减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增强机体的凝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