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万亿元、增长7.8%,总量排名全国城市第7位、上升1位。2020年要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势头,并非易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不确定性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经济新消费的市场机遇。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运行秩序,成都首次将“韧性城市”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加强能够及时抵御、吸收、快速适应危害并作出有效反应的韧性城市建设,对成都有效应对各种灾害、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具有重要作用。
韧性城市的内涵及建设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成都作为人口大规模聚集、经济社会系统多元开放、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大城市,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影响,城市发展面临严峻考验。韧性城市,即当灾害发生的时候,城市(个体、社区、机构、商业体和系统等)能承受冲击,快速应对、迅速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近年来,面对病毒疫情、地质灾害、特大暴雨、持续高温、危险品泄露等灾害的急性冲击,以及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的慢性压力,诸多国内外城市将韧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努力提高城市系统适应不确定性的能力,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成都较早开始了韧性城市建设,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韧性城市建设不断加速。2011年,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和首届防灾减灾市长峰会上,联合国减灾战略署高度评价“成都韧性”,成都与其他国内外9个城市在峰会上加入“让城市更具韧性”行动,并共同签署《成都行动宣言》,为提高城市韧性勾勒出了路线图。
城市韧性为成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重要支撑
相比于传统被动应对灾害的城市建设,韧性城市更关注城市应对灾害的非物质条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更加强调增强城市的可恢复性、智慧性、稳健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征。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都主动作为,科学谋划,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体现出了较强的城市韧性。
迅速反应、有序应对,城市秩序较快恢复。韧性城市具有较强的可恢复性,即城市在灾中和灾后能够快速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成都第一时间成立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科学研判疫情形势,有力有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积极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活动,全面落实“一家规上企业一名联络员、一个行业一个专班”制度,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问题,促进稳产满产;实施了阶段性取消车辆限行等柔性政策,推动社会活力复苏;在保证疫情防控效果前提下,允许商贩临时占道经营,方便了市民生活,帮助人们从心理上找回对生活的美好期待。目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勢积极向好,经济社会秩序正逐步恢复。
强化科技赋能、突出创新应用,智慧开展疫情防控。韧性城市强调智慧性应对,即在面对灾害中,能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高效利用资源,实现更好地应对、更快地恢复。在疫情防控期间,成都充分运用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切实发挥“城市大脑”作用,汇集全市疫情相关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动态掌握疫情情况,实时开展远程调度,及时出台具体举措。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强新产品开发应用,诞生了头戴式体温监测装置等前沿硬核科技产品,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社区防控,稳健推进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韧性城市的稳健性特征,指城市系统能够及时抵挡内部和外部冲击。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全市社区坚持精细化、地毯式摸排,逐户走访、工作入户,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在防控关键时期,各社区创新管理方式,通过网格化管控、线上线下双轨运行进出卡等方式,对国内疫情高发区、境外高风险地区来蓉返蓉人员实行了逐户排查登记,扎实开展居家隔离人员服务管理,严格进行小区封闭管理等,牢牢守住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凝心聚力、联防联控,组织动员各方面合力抗疫。韧性城市还具有合作性,指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组织企业、社会、居民等各方面力量参与应对。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成都广泛发动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抗击疫情,引导生产防疫物资企业及时复工复产,发动企业、驻外人员、国际友城等开展境外采购,有效保障了防疫物资需求;与各社会组织进行对接,获得了物资、人员的有力支持。此外,引导全体市民理解、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主动落实防疫措施,有效团结了抗疫力量,有序组织起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及时公开、主动沟通,实现政府与市民的良性互动。在应对灾害的过程中,实现政府与市民的良性互动、密切协助至关重要,否则容易造成政府组织的失灵、应对的失败。此次疫情防控中,市指挥部结合疫情情况,及时发布通告,公布政府防疫部署和要求,引导市民理解、支持、配合政府工作。组织市级媒体和各区(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及时准确地滚动发布权威信息,大力宣传解读有关政策措施,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释疑解惑。同时,通过网络理政平台,畅通市民诉求和信息沟通渠道,倾听市民声音,及时回应、解决市民诉求,形成了有效互动的良好局面。
进一步提升成都城市韧性的建议
通过新冠肺炎疫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人口聚集性强、经济社会系统复杂开放的大城市的重大影响已深刻展现,建设韧性城市、有效抵御此类灾害的重要性凸显。建议成都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深刻检视城市韧性中的优势和不足,努力长优势、强弱项、补短板,加快韧性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强化“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将韧性城市理念融入“十四五”规划体系,开展专业研究进行风险源识别与易损性评估,建立韧性城市构建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构建具有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经济体系、安全可靠的应急基础设施体系、满足生存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多方力量的社会自治体系、较好应对外部自然灾害的生态体系,并实时开展动态评估。
将东部新区打造为全球韧性城市样板。东部新区是未来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重要支撑性工程。建议从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强化东部新区韧性建设,打造成为全市韧性城市样板。在规划中,大力倡导以产业功能区为代表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复合发展模式,实现小尺度空间的区域性产城融合,结合绿道、河流等自然隔离形成适度分散的分隔防灾区,为城市预留不同功能的可防御空间,增强片区应对灾害的可行性和城市整体的安全性。在建设中,充分体现海绵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廊等韧性城市建设基本要求,并根据城市防灾需要,对学校、医院、各类场馆等重要建筑和城市生命线系统等关键设施有针对性地提高设防标准。在运营中,建立新型综合应急管理平台,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基础,建立基于网络、社会和自然因素等不同来源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示范引领成都综合应急平台体系升级。
加大韧性城市“新基建”力度。加强5G、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各类技术的深度应用,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技术发展水平。加快5G网络布局和独立组网建设,为实现多样、海量数据的实时传输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建设韧性城市数据库,充分发挥“城市大脑”作用,汇聚城市人口、医疗、交通、自然灾害、防灾设施及应灾预案等各种信息,构建基于数据的危机预警模型。加快“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在网络空间构建一个与物理世界相匹配的孪生城市,更好从全局的视角洞察城市的运行态势和运行规律。
加快推进产业链配套同城化。保持产业链安全和供应链弹性,确保产业不因“黑天鹅”风险而陷入停产减产危机。建议大力推动产业链同城化,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在成都、四川乃至成渝地区集聚发展,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和配套风险。强化与德阳、眉山、资阳合作,围绕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装备、医药健康、先进材料、食品饮料等重点领域,合作推进产业链配套发展。依托“城市大脑”建立企业产品供求信息公共平台,推动上、下游企业间信息互通共享,为提高本地配套率创造良好环境。
切实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科技助力抗灾作用,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科技动力。持续加大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支持力度,推进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引导在蓉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对成都易受灾害形成机制、监测预报基础研究,以及应对易受灾害应用技术与设备产品研究,为有效应对各类公共安全事件提供科技支撑。进一步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通道,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简化针对性应災产品应用流程,在东部新区、天府新区等城市新建区域试点应用新型防灾技术成果,充分发挥“硬核科技”抗灾作用。
完善社区生活服务配套。完善社区基本设施系统,增强消防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和燃气系统等面对极端条件的稳定性,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网络通讯流畅,使社区在面临灾害时能够通过适当调节快速恢复。优化社区公共服务配套,紧跟居民生活消费升级新需求,以新零售、新业态、新模式为突破,加快打造多元化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从资金保障、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优化基础公共卫生配套,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居民基本生活服务获得能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赋予社区一定事权,全面实行社区规划师制度,提升社区自组织能力,定期演练极端条件下的社区运作,强化社区基层服务管理能力。
积极参与国际韧性城市建设合作。与国内外先进城市开展广泛的韧性城市研究和建设合作,在充分总结成都参与联合国减灾署“让城市具有韧性”计划执行经验基础上,加快融入国际舞台,在进一步加强韧性城市建设的同时,增强成都城市建设举措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提高成都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加强与国内外韧性城市专业研究机构合作,建立具有成都特色的韧性城市建设理论体系和与之配套的韧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韧性,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课题组成员
姜丽红 韩俊强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