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2020-06-01 07:54尹训飞
先锋 2020年5期
关键词:试验区成都人工智能

尹训飞

2020年,新经济仍是成都经济发展“关键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成都提出要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当前,人工智能等领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引擎。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的排头兵,主动加快创建全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既是抢抓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新经济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主动作为,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领跑新一线城市的战略部署。

创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意义重大

为国家战略输出“成都方案”。为落实国务院部署要求,科技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提出要依托基础较好的地方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示范、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进而发挥区域带动作用。2020年,成都正式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至此全国共有11地获批建设。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既是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担当和作为,全面落实国家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依托本地特色和优势对国家战略进行的重大实践,借此机遇,探索出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形成可复制和可推广经验供其它省市借鉴,为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贡献独有的“成都方案”。

为城市经济发展提速赋能。成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經济社会发展势头迅猛,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宜居宜业,交通网络立体发达,产业生态及配套完善,是干事创新创业的热土。成都创建人工智能试验区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建设、社会治理、城市发展的决策部署,力争充分运用国家、省给予的政策、资源支持,抢抓发展先机跨越发展。同时,成都加快推进“国字号”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也是谋求变道超车,将人工智能打造为成都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关键指标的战略决策。通过人工智能和智能革命,为城市经济发展提速赋能,把成都打造成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空间布局示范地、创新资源聚集地、典型场景标志地、产业发展主阵地、社会治理先行地,进而辐射带动兄弟市区创新发展。

为产业融合发展抢位布局。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重要驱动力,是推动成都产业融合发展和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要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转型中的作用。当前,成都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和研究机构正迅速成长,新一轮人工智能大潮使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同时,成都也率先认识到,人工智能在产业升级、产品开发、服务创新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人工智能既可以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也可以加速各产业要素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支撑传统制造业和发展层级较低的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在重点产业功能区集中组织实施人工智能技术示范、开展政策试验和优化布局,可以为相关行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要素支撑,充分发挥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的“头雁”效应。

先天优势+政策扶持,人工智能发展蓄势待发

科教资源丰富,领跑新一线城市。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离不开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的支撑。除了北上广深之外,成都高校及科研院所众多,如,电子科大、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商汤未来创新中心、科大讯飞成都研究院等。人力资源和创新资源丰富,在新一线城市中展现出较强的吸引力,在发展人工智能理论研究、技术突破和重大技术应用方面具备很强的人力和技术优势,既奠定了成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创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基础,也将为成都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寻求新的增长点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布局合理,应用场景多元化。目前,成都按照“一源双核四带”生产力布局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战略眼光全力打造8个先进制造业类生态圈、5个现代服务业类生态圈和1个都市现代农业类生态圈共14个产业生态圈,推动全市产业功能区精准化定位、协同化发展、动态化布局,为发展“人工智能+”经济,营造人工智能中小游应用场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创造了很好的产业拓展空间。其中,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上企业营收达8400亿元,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约4300亿元,智能制造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发展载体方面,主要依托成都科学城和多个产业功能区,全力推进“一核一城多区”的人工智能载体建设,努力把成都打造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国内领先示范区。

政策措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成都立足国家战略需要,立足新发展理念,不断加强规划,积极建设产业生态圈,在发展人工智能的招商引资和人才培养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包”。不断优化制度环境和创造氛围,在人工智能产业链打造、行业融合、创新应用、企业发展、场景支持、人才供给等方面主动对标国内重点城市,找差距谋发展抓落实。针对人工智能专门出台专项方案和政策,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2019年,印发《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要建成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示范区,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应用)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带动关联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同时出台专项政策,提出要利用财政资金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着力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另外,还积极组织有关单位和机构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借助举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题研讨班、论坛和研讨会等形式,充分利用国家头部企业经验和国内外专家智慧,助力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和企业发展,大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着力点

把发展人工智能摆在“新基建”的重要位置。近来,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都要借势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试验区机遇,把发展人工智能摆在推进建设新基建的重要位置,借势发力营造机遇和抢占发展跑道。一是以加快国家超算中心在成都布局为契机加快高效能、智能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推动IPv6规模化部署、5G试商用等,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三是人工智能新基建要以应用需求为目标,结合成都新经济领域应用场景,发力软硬协同,融合新老系统,助力建设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加快推进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要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体系,推进产业协同创新,重点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和推动研发模式创新,加快产业化应用步伐,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是要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支持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等智能认知算法库、工具集和开源框架开发,加快智能传感器、图像处理器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依托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争创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二是整合人工智能创新资源,加强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主体主动抱团,汇聚高校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资源力量,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省级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

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新业态新模式。当前,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等技术酝酿重大突破,正与制造技术加速融合,对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带来革命性影响。而人工智能技术通用性强,可以广泛应用在社会生产生活的金融、医疗、自动驾驶、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下游应用场景丰富多样,横跨众多领域应用。一是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加速产业融合发展。结合成都产业生态圈,推动人工智能与5G、超高清视频、金融、智能制造、车联网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应用创新,培育以行业融合应用为引领的人工智能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二是加强应用示范。通过实施“AI+产业沙箱”培育计划、“AI+场景应用”具象化工程示范,加强场景应用示范,提升人工智能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水平。三是加强宣贯力度,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定期发布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创新应用产品和模式案例集。支持各类创新机构联合创建市级和省级人工智能制造业创新中心。

有关政策建议

加大组织推动力度。以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建立试验区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审议并推动成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专项安排,协调跨部门、跨区县重要事项。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强化协同和联动,定期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目标情况等的督促检查,探索建立质量效益水平的评价、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建立龙头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密切配合工作机制,确保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需要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推动形成创建人工智能试验区合力。

依托“点、线、面”创建试验区。创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要依托人工智能龙头企业这个“点”,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链这条“线”,进而激活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这个“面”,实现产业链真正同频共振。在龙头企业层面,持续推进“AI+企业培育”工程,结合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链进行“建链强连补链”,着力引进一批行业领先的头部企业落户成都,全面带动和激发产业链活力,畅通产业链循环。同时,要突出品牌宣传,全力提升成都品牌形象,带动创新要素集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化、规模化和高端化发展,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百亿级甚至千亿级的产业集群,成为创新发展试验区中的有力支撑。

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離不开财税金融的支持,要利用现有的财政资金和政策,重点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发展。一是落实好《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从加快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不断提升人工智能产业能级、全面营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三个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二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统筹利用成都现有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资金,探索设立人工智能专项资金,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和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人工智能企业贷款时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鼓励龙头企业和各类社会资本设立市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共同参与人工智能项目投资建设。

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给。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的机制,打造人工智能领域高端领军人才和高端技能人才的“双高”人才高地。一是在人才引进方面,探索人才引进新模式,充分利用各类渠道积极引进各类专业化、高端化和国际化人才,将满足条件的人工智能人才优先纳入新经济“双百工程”优秀人才。二是在人才培育方面,鼓励成都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依托中科院大学成都学院和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微软天府新区AI人才培训基地等,打造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育基地。积极引导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建设人工智能人才培训基地。三是在人才吸引方面,要依托发展产业生态吸引人才,以重大项目引进带动优秀人才引进,通过“招商引资”带动“招才引智”,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人工智能高精尖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作者

工信部赛迪智库研究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试验区成都人工智能
18个自贸试验区
穿过成都去看你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数读人工智能
成都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