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础在基层,基层的重点就在社区和网格。淮安作为全省首批网格化治理试点市,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充分彰显网格化治理的机制优势,建强“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运行体系,以网格为防控阵地和作战单元,精准高效地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有效筑牢社区这个疫情联防联控第一道防线。
依托网格责任化推进,凝聚疫情防控合力。防控疫情管住社区很重要,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省政府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淮安市根据网格化治理体系“规模均衡、单元较小、便于管理”的特点,全面实行“战区+网格”管理模式,发挥联动协同优势,切实拉紧疫期社区封闭管控的责任链,构建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新格局。创新网格化组织体系,明确以网格为基础,持续深化“红网引航”行动,充分发挥“支部建在网格上”两网融合优势,建强用好网格员队伍管理体系,推行“网格+部门”“网格+企业”“网格+志愿者”,形成公安、民政、卫健等多个部门参与,物业公司、园区、商场等多种力量融合,50多万平安志愿者积极投入的共战格局。各个社区依托网格员队伍,全面构建“一格一团队”的网格防控责任体系,放大网格员熟悉网格内情况的优势,搭建以网格员为纽带、以下沉干部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网格防控小组,有效克服防控力量不足的难题,真正实现网格抗疫“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创新网格化运行体系,加强社区与市、县(区)有关部门的联动对接,聚力政策指导、任务派发、研判分析、舆情引导、服务保障等重点,统筹资源力量,共同做好指导、协调、推进等工作。创新网格化指挥体系,组建市区两级工作专班,依托市、区、街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充分发挥分类处置、汇总分析、预警指导的枢纽作用,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在网格内落地落细。
依托网格智能化防控,阻断疫情传播路径。疫情防控时期,最紧要的工作当属“地毯式”人员往来排查。疫情发生时正处人员流动高峰时节,外来人口和返乡人员信息必须及时登记,巨量的信息采集比对单纯靠传统人力很难奏效。淮安市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智慧警务”建设成果,创新建立线上+线下核查、建库+建模排查、视频+网格巡查、关系+轨迹倒查、记账+销账检查等形式的“五查工作法”,通过对海量数据精准研判,构建起“大数据研判、地毯式排查、全流程追溯、网格化防控”的现代化疫情防控模式。根据疫情防控实际,及时升级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汇聚融合各类涉疫大数据信息资源,每日对新确诊患者衣食住行等数据开展比对,推进疫情溯源和实时监测,对疫情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定期发布包括确诊病例分布图和新增确诊病例详细情况的通报。坚持将网格中的“人网”与大数据“云网”结合起来,率先在全省开发“疫情管理模块”,打通网格员手持终端和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间的数据通道,统一扎口、规范标准、集中下发、综合利用,直接将疫情管理数据服务“点对点”发送到基层网格及工作人员,实现精准化赋能、扁平化管理。加强疫情预警研判,区别高危、关注、健康风险等级,标识红橙绿三种颜色,精准指引网格员开展摸排、走访、跟踪、服务等工作,构建起“研判—指令—反馈—再研判—再落地”的核查工作闭环,在病例溯源、轨迹追踪、落地查人、封闭管理等方面发挥有力支撑作用。疫情防控后期,创新研发“淮上通”线上平台,依托网格开展来淮返淮人员网上自主登记,进一步实现对在淮来淮离淮人员的精细化管理。
依托网格高效化服务,减少疫情负面影响。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硬核”举措,难免给广大群众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我们坚持一手抓“硬封控”,一手抓“软服务”,千方百计解决好影响群众生活的各种实际问题。围绕居民服务,组织网格员全面落实“五个一”服务举措,上门见一次面、发一张爱心提示卡、赠送一支体温计、建一份重点人档案、每天一次电话回访,并积极帮助居家隔离人员采买物品,最大限度争取居民理解支持,确保不外出、不漏管、不失控。对发现确诊或疑似患者的一类隔离小区,积极组织下沉干部、社区干部、志愿者开展小区生活物资配送,突出解决孕产妇等特殊患者的送医就医问题,突出解决一些老人不会上网、难以参加团购的问题,打通联接家家户户的“最后一米”。围绕复工复产,淮安市人社部门专门开展“网格助企”活动,以专属网格为基础,主动对接格内企业和单位,摸排复工人数、宣传防控政策、跟踪动态情况,收集反馈企业需求,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此外,积极依托网格开展防疫宣传工作,在线下,通过入户走访、小喇叭等“面对面”的方式,重点向居民宣传防控政策和防疫知识;在线上,利用网格微信群等“屏对屏”的方式,及时转发疫情进展和周边信息,教育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
依托网格精细化排查,维护疫期社会稳定。历史上,大灾大疫往往导致社会失序。疫情既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冲击,也会对社会治安带来影响。随着疫情防控战线的拉长,一些居民会产生焦虑、烦躁、埋怨等不良情绪,很容易诱发矛盾纠纷和涉疫违法行为。作为化解矛盾、防范风险的“首道关口”,网格化治理必须未雨绸缪,时刻绷紧社会稳定这根“弦”。针对居民由于长期封闭管理可能产生不良情绪,邀请心理卫生专家通过电视和网络开展集体心理辅导,发动广大网格员密切关注关心患者家属、孤寡老人等群体,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针对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违法犯罪和隐患纠纷,淮安市进一步健全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突出重点人头,组织专业人员提前介入、上门服务,努力从前端防范案事件发生;广大网格员引导群众下载“无讼淮安”“指尖调解”“阳光信访”等应用平台,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让群众在“掌上”反映相关诉求,有效防止新老矛盾叠加和各类信访问题的堆积,目前全市网格员收集上报各类治安线索7536条,分别有效落实管控措施。针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坚持以网格员为纽带,发挥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的职能优势,全面推进“三官一律”进网格,加强与各类调解力量密切配合,做到妥处已然、快处即然、防患未然。隨着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及时关注网格内群租房、寄递物流、重点企业等领域的安全生产问题,排查化解各类苗头性隐患,坚决防止因抢赶工期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责任编辑:冷超